(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在鐵路運輸企業不具備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的前提下,其自身有無能力改變資本結構,有無能力吸納民營資本是值得懷疑的
中國的鐵路建設領域正前所未有地敞開大門,等待民資和外資進入!拔覀儗⑼貙捜
資渠道,積極吸引地方政府、企業、民間、境外等資金參與鐵路建設。”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1月12日的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說。
事實上,在此之前數個月,鐵道部陸續同全國20余省達成意向合作修建鐵路。與以往“部、省合作”不同,這次鐵道部一再對地方政府強調,要積極吸引社會資金,鼓勵民資和外資參股鐵路建設。
數月過去了,“民營資本和外資好像還沒有做好準備,目前我們沒有談成一家。”1月13日,安徽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交通處處長張天培對本刊說。在沒有民資、外資參與的情況下,安徽省已經同鐵道部達成合作,共同修建數條跨省鐵路,其中合肥到武漢及合肥到南京段已在去年底開工。
民資觀望
與安徽的狀況相似,據本刊了解,其他20多個與鐵道部合作的省份中,絕大多數也都沒能成功地引入民資和外資!岸际且庀蛐缘恼務劊瑳]有動真格的!标兾魇“l改委相關人士對本刊說。
但在本輪“部、省合作”中,無論是“部”還是“省”都對民資和外資表現出求“資”若渴的態度。
鐵道部的急切不難理解。今年全國鐵路工作會議透露,2005年鐵道部的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到2020年鐵路建設總投資要超過2萬億元,平均每年投資都在1000億元以上。但事實上,2004年及2003年的中國的鐵路建設投資規模都僅有500多億。
如此看來,投入要翻一番,而資金來源面臨窘境:多年來國家財政部支持的鐵路建設基金將在今年被取消,這部分的規模是300多億人民幣。
另外,撥改貸后,鐵道部的鐵路建設大量地向政策性銀行長期借款,目前累計的建設長期貸款形成的債務已高達數千億元人民幣。這些貸款也將陸續到期。
眾所周知,鐵道部盈利有限,因此資金缺口迫使鐵路系統向地方尋求解決。而地方政府的財政緊張也是由來已久,一方面地方政府希望鐵路通過本省轄區,帶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依靠財政肯定是不行的,這就要求必須到市場上尋找投資!睆執炫鄬Ρ究f。
至此,“部省合作”的出路被鎖定在外部資本 民資和外資上。但結果卻是,民資和外資望而卻步。
它們最大的風險是:一切都是未知的。
“在國家鐵路5000多億元的總額存量資本中,國有資本所占比重將近99%!
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文力對本刊說。
這些國有資本還被細分為鐵路系統國有資本和非鐵路系統國有資本(主要是地方政府)。其中,非鐵路國有資本所占比重又是微乎其微的。這意味著,此前即便是非鐵路系統的國有資本也很難進入鐵路行業,更不要說其它性質的資本。
誘惑和困惑
投資鐵路的誘惑不外是穩定的收益。
鐵道部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張建平透露,下一步,鐵道部對于盈利前景較好的客運專線或其他鐵路項目,會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
具體運作方式是,鐵道部與地方政府(各自出資人代表出面),一起開展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包括一些大型國有、民營或股份制企業、金融保險業等戰略投資者加入,按《公司法》組建公司。然后,公司將作為鐵路建設、經營的業主,市場化運作。
但問題就在對“市場化運作”的疑慮上。安徽省目前正是按照上述模式進行的,安徽省投資集團作為安徽省的出資人代表,而上海鐵路局是鐵道部的出資人代表,雙方已經進行了初步的會談。
在即將成立的“部省合作”公司中,“安徽省投資集團占10%的股份,上海鐵路局占90%!
安徽省投資集團基礎設施投資部經理楊俊社對本刊說。雙方約定,安徽省的投資份額可以再適當地擴大,其前提是,有民營資本或外資愿意大規模的進入。但是楊俊社目前并沒有找到合適的企業。
“鐵路項目動輒上百億,民營企業很難給鐵路投資,如果投了數千萬,在股權結構中也輕如鴻毛。”文力說。
另外,鐵路的效益要靠網絡效應,鐵路建成后,線路承擔怎樣的運力?主要在什么時間?走什么樣的線路?這些都是由鐵道部門統一調度的,如果這些條件滿足不了,鐵路就會被“憋死”。
實際上,即便一切順利,民營資本仍然面臨窘境:每個鐵路局的真實所得并非其收入。鐵路系統目前仍是核算主行業盈虧,而非企業盈虧。
其程序是:各鐵路局將收入統一交給鐵道部,鐵道根據運營情況按一定系數返還。比如,某鐵路局向鐵道部上繳100萬收入,如果返還系數為60%,鐵道部就將60萬返還該局。一般而言,條件越好,系數會比較低;而條件艱苦的路段,返還系數甚至會超過100%。
這被稱為交叉補貼機制,每個局的收入并非真實的所得,每個局也都不能稱為真正的企業,民資無法忍受這種清算體制。
改革者的憂慮
事實上,不單是民資猶豫不決,此前已進入鐵路建設的一些非鐵路系統地方國資也幾欲退出。這些矛盾體現了改革主體的邏輯不一致:“一方面鐵路系統迫切地希望引入資本,實現‘跨越式’發展;另一方面,卻因為部門利益無法讓利于人,常常挫傷合作者的積極性。”福建一位地方鐵路工作人員對本刊分析。
比如,福建省有一條地方出資興建的鐵路,當時初衷是希望客車能夠通過這條鐵路上國家大網(干線),并出省運營,但一直未通過審批,這直接導致了長期虧損。
直到2004年春節,鐵道部才批準該線路在春運期間可開臨時客車。至今,這條地方鐵路仍然無法扭虧。
另外,在山西省中部有一條地方出資修建的鐵路,初始設計年運量為800~1000萬噸,但實際建成后運量竟然只有60萬噸。這是因為當地鐵路局車輛有限,甚至在國家干線上都不夠用,更難說照顧到地方鐵路了。
后來地方政府將該鐵路控制權交給鐵路局,鐵路運力才逐漸恢復!斑@說明外來者很難平等地享有路網的使用權和通路權,無法獲取應有的經濟收益。”文力說。
因上述種種原因,“部省合作”被一些地方視為畏途,有些甚至萌生退意,如在珠三角的一條地方鐵路已經連年虧損,地方政府目前只求全身而退。
這些矛盾和邏輯上的混亂最終被歸結于政企不分。由于尚未實現這一起碼的改革步驟,鐵路運輸企業仍然是鐵道部門的行政隸屬單位,既不具備法人財產權利,也非規范的市場主體。
“無論民營資本還是其它出資人,在鐵路運輸企業既非法人實體,亦非市場主體的狀況下進入鐵路,則意味著民營企業相應喪失了對自己財產行使的完整法人權利。”文力說。也因此,他們對這一盛宴還在持觀望態度。
稿件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王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