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剛
截至1月24日,按規定應該披露去年第四季度季報的153只基金已全部公布完畢。上證綜合指數在去年9月底的點位是1396.70點,12月底時為1266.50點,累計跌幅為9.33%,幅度處于較大的水平。在進入披露年報的第一季度之前,大多數公司已經按照規定對年報業績進行了預測,機構也針對年報行情完成了戰略性建倉。市場普遍預期年報業績將比第三季度季
報業績的增速出現下降,但大盤經過持續大幅下挫已經得到了充分反映。那么,在公布年報之前,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對后市持何種態度?持倉結構會表現為什么樣的偏好呢?我們不妨根據天相系統的基金組合數據情況,洞察機構投資者的持倉變化。
從已經公布報告的基金整體股票持倉匯總情況看,去年第四季度股票持倉比例由第三季度的47.06%上升至51.37%。若剔除掉新設立的基金持倉偏輕和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老基金的股票持倉比例預計會上升至60%左右,說明基金經理對后市的信心顯著增強。從前十大重倉股占市值的比重看,由第三季度的26.12%輕微下降至第四季度的26.04%。從持股集中度看,由第三季度的55.51%下降至第四季度的50.70%。基金整體的持倉比例出現上升,但持股集中度卻出現下調。總體看,在去年第四季度的下跌行情中,基金有增倉的操作,但呈現分散建倉的跡象。
從已經公布報告的基金整體行業持倉匯總情況看,股票持倉市值所占比例最大的前五個行業與第三季度相同,但次序和市值比例出現較大的變化。僅有排名第一的交通運輸和排名第三的采掘業市值比例出現上升,而金屬、非金屬,電力、供水供氣,機械、設備、儀表的市值比例則出現下降。這些情況說明基金在行業上的投資重點領域方面沒有發生變更,但增減出現明顯的分化。見表1。
22個分類行業中,僅有六個行業市值比例出現下降,其余行業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從股票持倉市值所占市值的比例增減變化居前的五個行業上看,基金在去年第四季度顯著大幅增持了交通運輸、倉儲業板塊,采掘業、房地產業被增持幅度也相對較大,被小幅增持的醫藥、社會服務業都屬于日常消費領域。屬于上游產業的金屬、非金屬,機械、設備、儀表,兩個行業被減持的幅度最大,屬于能源類的電力、供水供氣繼續遭到減持。不過,這三個行業板塊仍保持較高的比重。紡織服裝和其它制造業被減持幅度較小。具體見表2。市值減小幅度第六的電子業未列入表中。
分析基金持倉行業市值的變化,有以下特征:能源供應緊張的瓶頸是運力不足,交通運輸、倉儲業的業務量大增,而被機構紛紛看好;水、電、氣的價格被國家嚴格控制,雖然需求緊張,但相關企業獲益不多,而機構減持;金融、非金屬,和機械設備則繼續受到宏觀調控的負面影響,而遭到減持;采掘業被看好顯然是由于冬季供暖和煤電改革的原因;房地產則必然是受到全國房價上漲和需求升溫的影響;醫藥、社會服務業則屬于防守型品種。
(紫/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