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消息:這是農業領域的一場“革命”:中國在加大支農政策力度和投入力度的同時,著力提高糧食單產水平,已培育出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大豆五大農作物100多個新品種,突破了中長期糧食增產的技術瓶頸,將深刻影響未來10至20年中國糧食生產。
對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說,糧食安全始終是一個不輕松的話題。盡管2004年中國糧食生產出現恢復性增長,超過4550億公斤的預期目標,但全國糧食播種面積連續多年下降,水稻
、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產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隨著中國人口近日突破13億,中國糧食安全尤為世界關注。
我國五大農作物常年播種面積在12億畝左右,占全國糧油播種面積70%以上,是中國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撐。權威人士指出,目前制約中國糧食持續增產的原因,除了耕地減少、農業投入不足外,我國農業科技發展水平在不斷縮小同發達國家差距的過程中,仍然處于落后狀態。農業生產中的科技貢獻率在40%左右,而發達國家在70%左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轉化率僅為30%左右。特別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新品種選育沒有重大突破,主要糧食栽培技術缺少創新,技術推廣不到位,導致我國糧食單產近年來徘徊不前。
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我國農作物的育種工作基本建立在“近親繁殖”基礎上,造成品種性狀相近,產量性狀相近。我國玉米科技項目首席專家張世煌介紹,在目前基礎上,玉米生產的遺傳單一性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全國玉米產量可能下降9%。
著力培育高產、優質、抗逆新品種,是實現糧食安全的重大保證。近10年來,我國投入資金近10億元,實施“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學技術計劃”。從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方位、大規模地引進了一批高新技術和適合我國農業特點的技術近2000項。引進的技術內容之豐富,幾乎涉及到了我國農業所有領域。同時,五大農作物集中引進與利用國內外品種資源和育種材料9000多份,創制新的育種材料50多萬份,培育新品種100多個。這些新品種和育種材料表現出高產、優質、抗病蟲、抗旱、水肥效率高和適應性廣的特點。
要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特別是在耕地不可能擴大的條件下,要進一步提高糧食總產,就必須依靠農業科技,提高糧食單產。我國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大豆五大農作物品種與技術的創新,對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具有重要意義。農業專家介紹,2004年,我國油菜新品種推廣面積達4000萬畝,增產10%以上。從2003年至今,我國與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合作,每年小麥新品種的推廣面積約2000萬畝,年凈增效益4億元以上。
我國水稻科技項目首席專家張啟發介紹,中國科學家正在全力培育綠色超級稻,在提高產量和品質的基礎上,實現水稻生產“基本不打農藥、大量少施化肥、節水耐旱”的目標。我國農業耗水約占全國總耗水量的70%,而水稻的用水幾乎占整個農業耗水的70%。培育耐旱品種,降低水稻用水,不僅對糧食持續增產,而且對國民經濟發展乃至人類社會的生存都有十分重要意義。
培育更多的綠色超級稻,這是充盈13億人的糧倉的重要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