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網]1月22日報道,在消費和投資的雙拉動下,北京市去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創下10年來的新高。
北京市統計局召開記者會公布,北京去年的經濟生產總值(GDP)為4280億人民幣(850億新元),較前年增長13.2%,是199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統計局發言人于秀琴說,北京經濟去年表現好有幾方面原因。首先是北京人均收入已超過3500美元,達到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進入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消費活躍的時期。另外,國內外經濟增長步伐加快,也給北京經濟的發展制造了很好的外部環境。
她預計,盡管今年“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還是比較多的”,但經濟增長率應已在去年達到頂峰,今年很難到同樣高度。
她也提到,北京房地產投資比重仍然偏高,在土地供給受到控制的情況下,需求的居高不下和成本的增加,意味著房價走勢的不確定因素也在增加,房地產業的經營風險和市場風險都比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去年的經濟增長已不再單靠投資拉動,消費對經濟活動的推動作用也非常明顯。2004年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率達到14.4%,和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全年17.2%的增速比較,僅相差2.8個百分點。在2000年到2003年之間,北京市投資增速平均每年要高于消費增速8個百分點。
北京是上海和廣州以后中國的第三大經濟城市。上海市較早前已公布,上海去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13.5%。從增速上看雖然上海經濟發展較快,不過如果從消費分類來看,北京的發展要顯得更平衡。上海去年的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高達25.8%,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則只有10.5%。
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投資重,消費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隱患。投資增長太快雖然短期內可以拉動需求刺激經濟增長,但長遠來說卻將導致投資效益迅速遞減,最終帶來供大于求和壞賬大量產生的問題。
不過,北京去年消費增長強勁,部分也只是反映了沙斯以后的恢復性增長。2003年的沙斯一度重創北京的服務業,2003年的一些對比基數因而比較低。去年北京市的餐飲業增長率高達56.6%,旅客人數較2003年增長70.4%,沙斯的倏來倏去顯然對這些數字造成了一定的扭曲。
北京服務業目前占GDP的60%,制造業則只有37.6%,農業2.4%。第三產業大于第二產業,和其他國際大都市情況相似,但在中國城市當中較為特殊。
(信息來源:駐新加坡經商參處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