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上海焦化有限公司通過利用外資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延長煤炭化工產業鏈,發展環保型循環經濟,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走出了一條國有企業以引資促創新,以改革促發展,不斷提高競爭力的新路。我們通過實地考察撰寫此文,上網發布以饗讀者。
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將“資源-產品-廢棄物”開環式經濟流程,轉變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資源化”的閉環式經濟流程,實現廢棄物的減
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以此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上海市政府一直對發展循環經濟十分重視。以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的前身上海焦化廠為例,它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運用政策和經濟手段加強技改挖潛,并與周邊吳涇化工等6家下游企業進行經濟連接,較好地解決了該公司排放的煤氣、熱水、蒸汽、二氧化碳、氮氣、和炭黑尾氣等資源的綜合利用問題;同時,還借助外資的技術、資金和現代化管理等優勢,吸引外資合理開發“廢料、廢氣”等可再利用資源,對發展循環經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地處閔行區黃浦江西岸,是一家擁有54億元資產,4800多名員工、年耗煤300萬噸的大型企業。1988年以來,他們按照科學的發展觀勵精圖治,在進行股份制改造等現代化企業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先后與美國的卡博特化工公司、德國的林德股份公司、法國的阿托菲納(中國)投資公司和香港的林德氣體有限公司等外商企業合資在其周邊地區建立了它的下游企業。它們分別是:上海卡博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上海阿托菲納雙氧水有限公司和上海華林工業氣體有限公司(籌建中)。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吸引外資推進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特點就是利用該公司的可再利用資源,向上述合資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生產原料;合資企業以自身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運用高科技手段將這些原料變“廢”為寶,以此形成互相依存,共同發展的循環經濟鏈(如圖)。上海焦化有限公司通過不斷加大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的力度,不斷向上述合資企業以及其他下游企業輸送再生資源。其中氧氣5萬立方米/小時、氮氣9萬立方米/小時、一氧化碳15000立方米/小時、氫氣3900立方米/小時,粗二氧化碳7.2萬噸/年、甲醇35萬噸/年,焦油處理15萬噸/年,鈦白粉1萬噸/年、笨酐4萬噸/年、活性炭1萬噸/年,氧化鋅1萬噸/年、油脂化工品1萬噸/年等等。上述合資企業充分利用這些再生資源生產出大量高附加值產品,為我國經濟建設和擴大出口發揮了重要作用。上海卡博特化工有限公司以焦油(蒽油)為原料,年產炭黑13萬噸,為輪胎工業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將二氧化碳再度處理,年產食品級二氧化碳6萬噸,成為食品飲料工業的必需品。上海阿托菲納雙氧水有限公司利用氫氣,年產(折100%濃度)雙氧水3.8萬噸,成為醫院消毒用品的必備物資。其中有些高附加值產品除了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以外,還大量出口,并顯示出極強的國際競爭能力。利用外資發展循環經濟,促使上海焦化有限公司插上了經濟騰飛的翅膀。現在,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的產值從1999年的13億元上升到2003年的19億元,累計增長46%;銷售收入從1999年的18億元上升到2003年的33億元,累計增長83%;人均勞動生產率在1999年至2003年期間累計增長了101.7%;利潤總額和通過中外合資獲得的投資收益也大幅增長;數年來一直穩居全國大型企業500強的前列。利用外資發展循環經濟,還極大地提高了社會效益。上海焦化有限公司所在地區,不僅因中外合資增加了近300個就業機會,而且還逐步實現了綠色化工。公司廠區綠樹成蔭,繁花似錦。近年來,上海焦化有限公司連續兩次被評為閔行區環境綜合整治先進集體。按照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發展戰略,他們計劃將本企業所在地建設成為具有一定規模、附加值較高的示范性創新基地;并繼續與上述外商合作,向天津、安徽、山東等地區進軍,與當地合資新建煤炭綜合利用基地的循環經濟鏈,大力推進和發展循環經濟,為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我國煤炭資源做出新的貢獻。由此可見,上海焦化有限公司除了以焦炭為主,不斷滿足國內外市場需要外,還吸引外資,大力發展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多元化產品,極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并使所在地區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鏈,是上海市的一條成功經驗。我們從中可得到以下啟示: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大吸引外資力度,重點鼓勵外商投資建設或改造某些有利環保、資金缺乏、科技和管理相對滯后的瓶頸項目,是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的政策性措施。
(信息來源:上海特派員辦事處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