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中國古代外貿的三次飛躍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1日 09:51 商務部網站

  中國商業和對外貿易的源頭已經湮沒在久遠的歷史中而難以確認,但我們依然可以從傳統典籍、傳說乃至日常語言中辨別出許多痕跡。商朝人因善于做生意而聞名,以至于后世將從事此道者一律稱為“商人”;周穆王西行直抵吉爾吉斯斯坦草原,又為華夏先民打開了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甚至充斥奇禽異獸、傳說成書于大禹時代的《山海經》 , 根據現代學者考證,實際上也是先民四出探險的實錄。在商人們的努力下 , 當張騫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抵達大夏 (今阿富汗) 時,驚訝地在當地市場上發現了產自蜀地的布匹和邛崍竹杖 , 而這些中國貨
物又是從身毒 (印度) 轉賣而來的。從戰國直至明末,中國一直是全世界制造業最發達的國家 , 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令中國在國際貿易中始終占居著有利的主動地位。在此期間 , 中國對外貿易先后發生了三次飛躍,每次飛躍都顯著深化了外貿對中國社會與經濟生活的影響。

  中國外貿的第一次飛躍始于漢武帝時代 , 那是一個全社會自信向上、奮發有為的時代 , 那是奠定了統一中國基本格局的時代,那是確立了凝聚中華文明基本秩序兩千年的意識形態的時代 , 也只有這樣偉大的時代才能造就張騫、唐蒙這樣英勇無畏的探險家群體,他們分別從西北、西南兩個方向開辟了絲綢之路和蜀身毒道兩條國際商道,衛青、霍去病、陳湯等名將則以其赫赫武功保證了這兩條國際商道暢通無阻。此前中國對外貿易不過是少數勇敢商人單槍匹馬的個體探索,此后則成為受到強大中央政府保護與支持的國家事業;此前中國與印度和西域的貿易必須幾經中轉才能抵達最終消費者,此后中國與印度和西域的直接貿易蓬勃增長。通過絲綢之路和蜀身毒道 , 我們輸入了葡萄、苜宿、黃瓜、胡羅卜、汗血馬和佛教、魔術,同時源源不斷輸出精美的絲綢、瓷器等制成品 , 令遠至大秦(羅馬)的各國消費者目眩神迷;也令百科全書式的羅馬帝國著名學者普林尼焦慮不已 , 他將本國經濟危機歸咎于對華貿易,認為羅馬進口中國絲綢等制成品逆差過大 , 黃金持續外流造成了國內經濟危機。西北絲綢之路貿易歷經三國、南北朝時代的動亂考驗而不絕,在唐朝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代!熬盘扉嬯H開宮殿 , 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描繪的景象在千百年后仍然令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弟心馳神往,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在國家衰亡之時奮起追求漢唐重興。

  “煙柳畫橋 , 風簾翠幕 ,參差十萬人家!(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創造了神話般物質財富的兩宋時代無疑是世界中古史上最富庶繁榮的國家!笆辛兄榄^,戶盈羅綺”,以農業為主體的傳統經濟結構在兩宋時代發生質變 , 國民經濟貨幣化程度空前提高 , 政府財政收入 70% 來自工商稅收,在很多方面已經相當接近近代工商社會 ,“販夫走卒”之輩也能穿上絲質鞋子,以至于現代外國學者慨嘆當時西歐貴族實際生活水平只不過相當于開封府守門士兵。在此基礎上,以貿易路線轉向海洋、貿易商品結構轉向日用消費品為標志 , 中國外貿迎來了第二次飛躍。由于國內經濟空前發達而絲綢之路又被西夏隔斷,始于漢晉的海路貿易在兩宋時期取得了長足發展 , 并很快就顯示出了相對于陸路貿易的優勢。在陸路貿易為主的時代 , 受陸路運輸能力之限,中國外貿商品結構不能不以量少價高的奢侈品為主;而在兩宋時期的海路貿易中,日用消費品日益嶄露頭角。宋朝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帆船艦隊和商船隊 , 從東亞的高麗、日本到遠處西洋的印度、阿拉伯、東非,中國商人和水于在各處海岸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對外貿易的空前發達使之第一次具備了財政上的重要性,局促于東南半壁的南宋朝廷對外貿收入的需求更為強烈 , 宋高宗趙構以帝王之尊 , 也津津樂道于“市舶之利最厚 , 若措置得宜,所得動以百萬計 , 豈不勝取于民!蹦纤谓B興末年 (1162 年), 僅廣州、泉州、兩浙三個市舶司關稅收入即達 200 萬貫,接南宋進口商品關稅率 7%-10% 推算 , 僅上述三個市舶司年進口納稅貨物即達 2000 萬-3000 萬貫 ,加上其他口岸的貿易, 當時南宋人均進出口貿易額當在 l 貫以上。

  當軍事先天不足的趙宋王朝最終淪亡之后,接收了宋朝航海技術的蒙元政權更感興趣的是把這些技術應用于武力擴張而不是和平的貿易交往。直到明成祖朱棣決心在海外恢復中國的文明形象之后,中國外貿才重新走上正常發展軌道。明武宗正德十二年 (1517 年), 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派遣使臣托梅.皮雷斯抵達廣州,歐洲商人隨后相繼揚帆東來 , 歐洲、美洲與中國的直接貿易從無到有迅速膨脹 ,里斯本——好望角——果阿——馬六甲——澳門、福建月港(今龍海海澄)/廈門/廣州——馬尼拉/澳門——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澳門——長崎等貿易航道相繼建立,中國對外貿易迎來了它歷史上的第三次飛躍 , 不僅對國內生產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通過貿易順差、白銀內流引起了中國財政與貨幣制度的革命。

  直至明初 , 中外貿易仍以奢侈品居多 , 自南宋以降 , 中國大量購買海外珍寶、香料、藥材 , 長期處于貿易逆差,金、銀、銅錢大量外流。西人東來后 , 中國日用消費品獲得了廣闊的新市場 , 對外貿易商品構成發生質變,憑借千百年間發展起來的精湛工藝和低廉價格 , 中國商品在與歐、美和日本各地商品的競爭中一路凱歌,生絲、絲織品、天鵝絨、綾絹、綢緞、棉布、麻織品、珠寶、工藝品、鋼鐵錫鉛制品、硝石、火藥、食品、家禽、家畜等各類商品均大量輸出,尤其是紡織品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國際競爭力。從英吉利海峽到東非沿岸 , 從美國切薩皮克海灣到墨西哥阿卡普爾科,出土文物和海底沉船中的中國瓷器、紡織品無聲地向人們訴說著那個時代中國制造業和對外貿易的輝煌。中國出口的空前增長徹底扭轉了中國的國際收支,來自美洲、日本的白銀源源不斷流人中國 , 貨幣金屬匱乏的中國消除了自從北宋以來持續數百年的“錢荒”, 白銀成為全社會通行的本位貨幣,為萬歷九年 (1581年) 張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全面建立貨幣財政制度奠定了物質基礎。

  當明朝后期中國商品生產、市場交換和社會生活的正常發展全部被天翻地覆的明清鼎革打斷之后 , 在滿清統治者眼里,工商實業、科學技術、對外貿易、海外移民一概屬于危險因素而應當百般限制,致使中國生產技術、航海技術在很多關鍵方面不進反退。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被法國國王視為瑰寶,顯著推動了日本、歐洲制造業技術的發展 , 在中國本土卻因文字獄而失傳兩百多年 ,直到清末才從日本重新輸入?滴跄觊g一度開放海禁而設立4 處通商口岸 , 到乾隆二十四年 (l759 年) 就收縮到了廣州一處,其功能局限為向權貴階層提供西洋奢侈品和正常稅收之外的“報效”,為中國開辟海外市場發揮了巨大作用的華僑也被乾隆皇帝輕蔑地稱為“天朝棄民”而聽任荷蘭、西班牙殖民者屠殺。正是在“康乾盛世”的贊歌聲里,中國制造業喪失了維持兩千多年的世界領先地位 , 對外貿易喪失了持續發展的基礎 , 昔日高踞全球經濟體系頂層的中國淪落到了第三世界,直到英國侵略者用鴉片、洋槍洋炮轟開大門 , 中國外貿在極端屈辱、極端不平等的條件下被動地走上了血淚鋪砌的“發展”道路,中華民族也開始了漫長、艱辛的救亡和“趕超”進程。

  作者:梅新育 博士后 商務部 研究院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研究部

 。ㄐ畔碓矗嘿Q研院子站)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新酷鈴選
最新最HOT鈴聲推薦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