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20日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盜版和侵權行為是新興市場的通病,它不僅存在于當今中國,也存在于19世紀的美國。企業間互取所長,模仿先進技術及觀念既有助于市場競爭,又能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中國企業所要學習的是如何巧妙模仿——即以不竊取知識產權的方式學習他人技術。
方法之一:密切觀察對手,了解行業動向。大多數公司發明的其實并非完全意義上的
新產品,而是對前人研究的整合及延伸。蘋果的Ipod不是第一款MP3播放器,但許多新理念的融入使該款極具創新性。同樣,制藥企業也常互用各自的技術突破生產類似產品。
方法之二:引進外部人才,發展新型產品。西方公司往往不局限于已有人才重金聘請專家、收購相關技術。制藥企業購買由生物科技公司發明的新藥的相關權利,大軟件公司購買小軟件公司,他們不僅獲得有關產品發展的新思路,也獲得了專業人才。訴奇瑞QQ侵權的Matiz本生也非原創產品。菲亞特(Fiat)一直在城市轎車生產中居領先地位,大宇(Daewoo)于是聘請了菲亞特烏諾(theUno)和菲亞特熊貓(thePanda)的設計師打造了自己的Matiz。很多中國公司選擇白手起家,希望完全依靠自身能力生產百分百原創產品。他們沒有充分利用現有技術,研發的商業化程度也不夠高。
文章指出,中國企業須在追求純中國造和侵犯別國知識產權間走出一條合理合法的發展道路。上汽與羅孚正協商建立合資企業,奇瑞委托歐洲供應商為其生產新車系列,這些都顯示了中國企業正積極朝此目標邁進。中國工程師眾多,市場巨大,企業資金雄厚,中國企業所面臨的挑戰不是停止模仿西方,而是如何創造性模仿。(駐英使館經商處胡克濤2005-01-20)
(信息來源:駐英國經商參處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