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父子情結 政企平等博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0日 11:03 證券時報 | |||||||||
日前報載,財政部將深化所得稅稅制改革,逐步統一內外資等各類企業的稅收制度。數十家跨國公司聯名上書對此表示異議;相反,我國企業界拍手稱快。由于目前的稅法給外資企業以超國民待遇,其實際繳納稅率比內資企業要低10到12個百分點,國內企業對此十分不滿,也一直以自己的方式與這種雙重標準的稅制進行博弈。“避稅”就是這種斗智斗法的直白描述。多年來企業與政府的博弈,不能不說是稅收政策即將改革的一個重要基礎。
經濟學眼中的經濟人,是一個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的人。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企業、消費者只要不違反政策,就想盡量減少經濟責任。而政府則希望企業、消費者盡量多地承擔經濟責任,成為政策的忠實執行者。從這個意義上講,經濟政策實質上是一個有著上下限的區間范圍,只要企業的行為合理合規,不超越這個邊界,那就天經地義,無可指責。 然而,長期以來,政府職能部門中的某些管理者,卻并不認同這一游戲規則。遠的不說,2004年政府實行宏觀調控時,有些部門就以嚴厲的口吻警告企業,要求它們必須遵守宏觀調控政策,不得與政府進行博弈。否則,將有更為嚴厲的舉措出臺。這種心態很不健康。筆者認為,在政策規定的區間內,企業不僅有權與政府的經濟政策進行博弈,而且經濟政策的實現本身也是企業與政府博弈的結果。在這個斗智斗法的過程中,政府將不斷校正、修改、完善政策,而企業將不斷依據新的政策而校正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的行為。政府的智慧在于使經濟政策的頂線實現,而企業的智慧在于借助經濟政策實現利潤最大化。 中國正在爭取更多國家承認自己的市場經濟地位。在“入市”的過程中,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者首先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自己的思想、理念首先應該融入市場經濟。現在的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者)計劃經濟的意識似乎太重了,動不動就對企業進行教訓、警告。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是公企還是私企,都是平等的,企業與政府也是平等的。政府與企業已經不是過去的“父子關系”,父子情結必須擯棄!政府及其管理者必須放下架子,按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與企業斗智斗法,在博弈中求得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