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維生素C的出口價格現趨于平穩態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8日 09:15 新華社 | |||||||||
2004年12月份,我國維生素C出口報價跌到4美元/公斤以下,而在2003年底國內維生素C的出口價格曾高達9~10美元/公斤。來自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顯示,2004年前10個月,我國維生素C出口數量為5.26萬噸,金額為2.52億美元,出口平均價格為4.78美元/公斤。與2003年同期相比,維生素C的出口數量增長了24.28%,金額卻下降了6.22%,出口平均價格下跌了24.61%。
--非理性漲價后的合理回歸 據業內人士分析,此次維生素C價格下跌主要是受市場供求的直接影響。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受美國羅氏、日本武田相繼停產的影響,國際維生素C市場出現很大缺口,導致幾個月內,維生素C價格從3.2美元/公斤一路竄升至12美元/公斤,最高報價曾高達15.82美元/公斤。在大好出口形勢的刺激下,有不少原已停產或減產的國內廠家開始把重心重新轉移到維生素C市場,一些新興企業也紛紛投入維生素C生產行列。據上海海關統計,2003年1~8月份在上海口岸出口維生素C的78家企業中,有20家在2002年同期沒有出口記錄。此輪價格上漲持續到2003年5月后,才因美國帝斯曼(2003年2月荷蘭帝斯曼公司收購了“世界維生素之王”瑞士羅氏公司的維生素產業)將要恢復生產的消息,出現了回落。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西藥部主任喬海利認為,2003年價格飛漲本身就是非理性的、不正常的,對行業發展并無益處。在高利潤驅使下,該行業會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投機者進行生產、倒賣,干擾行業的正常發展。 因此,2004年年底維生素C出口價格的回落,實際上也是維生素C市場趨于平穩、合理回歸的表現。 --全行業經營思想趨于成熟 喬海利認為:我國維生素C的生產采取兩步發酵法,技術先進,生產成本要比美國帝斯曼同檔次產品低1個多美元。目前美國帝斯曼已不生產維生素C低端產品,這部分市場已基本被我國企業所壟斷,因此,這也是2004年前10個月我國維生素C出口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國一些企業為搶占國際市場份額,借助成本優勢已紛紛擴產,其中河北維生藥業2004年一次就擴產1.5萬噸。如今,全國維生素C的總產能已突破10萬噸。 目前,維生素C生產企業的經營思想正趨于成熟,在2004年10月份醫保商會召開的維生素C分會理事會擴大會議上,企業一致認為,要以商會預核簽章手段為依托,加強自律意識,規范經營秩序,爭取將出口價格維持在4~5美元/公斤的合理價位上。喬海利說,其實早在2003年底,國內一些企業就預測2004年維生素C的價格將會因為擴產而下降,并且研究制定了停產檢修計劃,這種做法執行情況良好,比較有效地抑制了價格下跌的幅度。 據華北制藥(資訊 行情 論壇)有關人士預計,在2005年以后,隨著新的市場競爭格局和供求關系的確立,維生素C價格將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年增長率在5%~8%之間,平均價格區間應在7~8美元/公斤之間。華北制藥目前維生素C年產能為18000噸,占到國際維生素C年需求量的20%左右,具有較強的規模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