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從突圍到超越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8日 08:57 中國經濟時報

  國產潤滑油品牌三年變革,贏得“潤滑油中國造”美譽

  李鵬程 吳亮

  2005年元月,最新公布的年度第一個有關中國潤滑油品牌的數據,有著標志性歷史意義:在權威的“新生代市場調研機構”所進行的“2004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調查”發布會上
,統一首次超越不少國際知名品牌,緊追殼牌、美孚位列“2004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年度排行”榜國內品牌第一。這次抽樣調查覆蓋全國30個城市中15-64歲的成年消費者,樣本量達7萬人,涉及32類消費產品、10類服務產品682個品牌,是迄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投入最多、訪問最深的自主性調查之一,描述了過去一年中國市場變化的軌跡。這一消息足以令中國潤滑油行業為之鼓舞。它不僅是統一的成功,更是以中石化、中石油、統一為代表的國產潤滑油第一品牌方陣3年來強勢出擊市場的總體成功。

  2004年,統一、長城、昆侖三大國產潤滑油品牌每家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統一更是以超過21.5億元的總量成為中國車用潤滑油市場銷量第一品牌,而多年來一直擁有品牌優勢的“洋品牌”則增速緩慢,眼睜睜看著高端市場被迅速瓜分、切割。

  透視中國潤滑油市場走向,一個明顯的結論是,在中國潤滑油市場的風云變幻中,國產領導品牌已經從眾多國際品牌的強大包圍圈中突圍而出,并呈現出日益銳不可擋的超越之勢,足以讓國人為之自豪。

  有學者認為,在中國入世初期,中國潤滑油市場的格局變化可以稱得上是中國企業與國際品牌短兵相接的“教科書式的樣本”。2005,在入世3年之后,在眾多產業領域對外國品牌全面開放零售市場之時,本土產業和國產品牌如何警醒、發力、應對、崛起,都是一個大課題。國產潤滑油品牌的成功表明,一切皆有可能,命運全在自我。

  三年變革:無論品質、品牌,“洋油”優勢盡失

  2002,2003,2004,中國潤滑油風云爭霸的三年。就像一部演義史,國產品牌與洋品牌之間展開了一場全方位的較量。精彩的故事不斷發生,其中許多事件和鏡頭構成了這一部風云演義。

  鏡頭一:2004年10月,100名參加“百車聯動,體驗經典潤滑之旅——2004國產潤滑油轎車終端用戶追蹤測試”的轎車消費者結束為期3個多月的體驗。超過90%的體驗者認為國產潤滑油在節省燃油、低溫啟動、發動機噪音降低方面效果更好;對國產潤滑油與國外品牌的比較,認為國產潤滑油非常好的占39%,認為與國外品牌沒有差別的占到61%;更有97%的體驗者表示,今后有可能選擇國產高端潤滑油或明確表示會使用國產潤滑油。

  有意思的是,在這次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規模和復雜程度國內第一、國際罕見的測試中,90%多的體驗者此前習慣使用轎車原廠指定用油和國外品牌潤滑油,但通過體驗,對國外品牌與國產品牌的消費偏好恰好掉了個個兒。

  這一事件的價值在于,通過消費者實際體驗和測試,事實證明:在品質上,國產知名潤滑油品牌已經與國外知名品牌不存在差異。在中國潤滑油全球一體化的道路上,幾大國產知名潤滑油品牌早已沿用國際標準和采用國際幾大添加劑公司的推薦配方,與洋品牌相比毫不遜色。產地和洋品牌并不就是高品質的保證,衡量潤滑油品質的標準是產品的質量級別和粘度級別。在同一檔次潤滑油的比較上,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的品質已經沒有什么分別。

  鏡頭二:2004年年底,在美孚、殼牌等國際品牌的內部營銷會上,明確將統一列為主要競爭對手。由兩年前的關注對象到上升為競爭對手,這表明以統一為代表的國產潤滑油品牌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高檔品牌,在中國所有地區的高端市場已經明顯威脅到曾經不可一世的知名洋潤滑油品牌。

  而回顧幾年前,美孚、殼牌、埃索、BP、嘉實多等國外品牌憑借其國際品牌的優勢在高檔市場占盡風騷,占據了80%的高端市場份額。在終端的貨架上,國外知名品牌潤滑油大多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2003年,通過一年央視黃金段位廣告及伊拉克戰爭事件廣告的拉動,統一拉開了主攻高檔市場的戰役,當年高端產品的銷售額增長了300%,比重由不足15%提高到56%,而低端產品的比重則由15%下降到5%以下。到2004年,統一潤滑油的轎車用油已占銷售18%的份額,成為轎車用油第一品牌。同時,昆侖和長城潤滑油也向洋品牌盤踞的高檔市場發起了進攻,成功削弱洋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優勢。特別是在中國高檔卡車、豪華大巴市場,則完全由國產潤滑油品牌所占有。正是在這一攻勢下,2004年國外品牌不得不紛紛降價銷售,并投入巨額廣告和營銷費用,力圖守住一席之地。

  正如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公司總經理宋云昌所說,國內外知名潤滑油企業都把競爭重點放在高檔市場這頭“利潤奶牛”上,“誰贏得了高端市場誰就贏得了明天!”統一總經理李嘉認為:“當你確定要做一個品牌,或者是定位品牌的時候,你肯定要努力在利潤增長最快的高端產品上去努力。品牌和高端是雙胞胎,做品牌一定做高端。”在這樣的戰略思路下,2003年統一率先“打響”央視廣告戰,一舉成名,迅速成為國內知名度最高的潤滑油品牌。同時,統一廣泛采用進口基礎油及添加劑原料,產品90%以上的原料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率先與埃克森美孚、路博潤、潤英聯、羅曼克斯等一大批國際知名品牌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快速吸收消化世界潤滑油行業最新技術,在高質量級別車用潤滑油上與世界一流水平保持一致。

  2004年的油價持續高漲,加速了潤滑油企業之間的分化,統一借這一行業洗牌機會,憑其靈活的市場反應與競爭優勢,又進一步擴大了在高端市場上的勢力范圍。以統一、昆侖、長城為代表的國產潤滑油品牌第一方陣用事實證明,洋品牌也就那么回事,國產品牌品質上可以迅速做到一樣好,在品牌上也一樣可以贏得消費者信任。

  營銷創新:在所能想到的一切領域發生

  中國潤滑油產業從默默無聞到成功應對國際品牌的“教科書式的營銷樣本”,給消費者的印象從“散亂差”到國際一流,這一切的發生,是因為它們將創新引進了營銷的所有領域。

  鏡頭三:2003年12月,在《銷售與市場》發起、眾多主流財經媒體主辦的“2003年度中國企業營銷創新獎”頒獎典禮上,統一與寶潔、蒙牛一起被評為“年度最佳營銷創新企業”;2004年底,在中國企業營銷盛典上,統一再次和海爾、寶潔一起被評為“影響中國營銷進程的十大企業”之一。“統一”潤滑油銷售團隊2004年還獲評“中國營銷團隊25強”之一。中國潤滑油企業從來沒有得到過如此殊榮,因為創新,中國潤滑油行業的崛起將在中國市場營銷史冊上占據厚重一頁。

  中國潤滑油行業的覺醒與創新之旅發生在2002年底,此前,人行習慣地將潤滑油作為工業用品,絕不曾夢想到有一天它會成為大眾消費品。這一宿命被一家被人們誤以為是一家同名方便面企業的民營潤滑油企業——統一石化所打破。

  2002年11月18日,統一石化率先“發難”,不顧市場咨詢公司提出的“導彈打蚊子”的警告,在潤滑油行業首次瞄準中央電視臺黃金廣告段位,在2003年央視招標中以6429萬元成功中標,此舉在整個潤滑油市場激起軒然大波。

  2003年3月21日,伊拉克戰爭爆發,央視進行了大規模直播報道,統一迅速做出反應,在戰爭開始的當天,播放了“多一些潤滑,少一些摩擦”的品牌廣告。這則廣告極具震撼力,給中國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人認為,它實際上是給整個潤滑油行業做了廣告,潤滑油產品第一次進入了大眾消費者的注意視野!這則廣告使統一形成了空前的品牌影響力,帶來了優秀的銷售成績,當月出貨量比上年同期增加100%,并成功撕開似乎已成定局的潤滑油高端市場,發動了與洋品牌的市場競爭。

  在統一成為行業英雄十個月后,中石油潤滑油公司找到了自己的時機。2003年10月份,伴隨楊利偉垂直起飛的,不僅有神州五號,還有兩個響當當的品牌:蒙牛牛奶和昆侖潤滑油。昆侖選擇了和統一潤滑油如出一轍的亮相手法:央視黃金時段廣告加事件行銷。此舉,昆侖獲得了自己作為強勢品牌的應有印象,畢竟“中國石油”是中國規模排名第一的企業,人們恍然大悟,原來“中國石油”也有潤滑油品牌!同時,同是實力雄厚的中石化的長城潤滑油也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段位上了電視廣告,拉開了自己的品牌傳播行動。

  2003年,統一潤滑油年銷售額從2002年的6億多元暴漲到12.6億元,拿到了2003年行業里最豐厚的獎賞。同時,昆侖、長城及其他重要的潤滑油品牌在2003年也取得了不錯的增長業績。統一的先手開局,不但讓自己贏得了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第一品牌印象,而且帶動了整個行業的增長,創新價值無窮。

  鏡頭四:2003年11月18日,又是央視年度黃金段位廣告招標,統一、長城、昆侖三大國產潤滑油品牌齊聚,總共投入超過3億元廣告費,成為當年招標最引人注目的黑馬行業,人們驚呼“國產潤滑油集體雄起”;一年后的2004年11月18日,三家再次聚首,投放央視黃金廣告時段的總金額超過5億元,超過總量的10%,意味著中國觀眾在央視《新聞聯播》節目前后每看到10條廣告就將有1條是潤滑油的!其中,統一以當仁不讓氣勢在與中國眾多行業最具實力的品牌競爭中拿下全場“鉆石第一標”,引起業界轟動。

  在公認為“中國市場晴雨表,行業競爭風向標”的央視招標中,連續三年,潤滑油行業都是最搶眼的明星,為新聞界廣泛報道。將每一次廣告行動作成行業的重大公關事件,這一創新似乎已成為國產三大潤滑油企業的共識,為國產潤滑油品牌凝聚到了更多的人氣。

  以事件行銷提升美譽度,打造國產潤滑油高端品牌,這一策略成了三大國產潤滑油集體挑戰洋品牌的又一心照不宣的共同之舉。2004年奧運會之前,中石油昆侖潤滑油以3280萬元的代價贏得了央視《奧運金牌榜》的贊助商資格,成為競標中和奧運期間媒體關注最多的品牌明星之一。2004年上半年,中石化宣布投入8億元,成為未來三年F1賽中國賽區的合作伙伴。2004年10月起,中石化、中石油分別購得了2008北京奧運會的合作伙伴資格。

  2004年11月,一直埋頭新產品開發和推廣的統一潤滑油突然宣布冠名萬里達方程式車隊,并成為第一家為方程式賽車提供潤滑油產品的中國企業。2005年一開年,統一又爆出新聞,在國內潤滑油企業中首家贊助帕拉丁車隊參與達喀爾拉力賽,達喀爾拉力賽是現今世界上規模最大、路程最長、最為艱險的汽車賽事,有“汽車奧運會”之稱,借此機會,統一走出國門到國際市場一展“中國造潤滑油”的優良品質。品牌營銷再次由統一帶動升級,由廣告走向體育、事件行銷等領域,樹立國產潤滑油的國際品牌形象。

  鏡頭五:2004年10月,統一在長沙召開了全國經銷商協調委員會會長的第一次全體會議。這標志著統一不僅擁有了全國最龐大的渠道經銷商網絡,而且率先建立起了以省和項目為建制的經銷商行會。目前統一在全國擁有最龐大、完備的經銷網絡,擁有1400多家一級經銷商、40000多家零售商,連拉薩、喀什這樣的邊遠地區都有較強覆蓋率,產品直接到達縣級市場和目標客戶。而長城和昆侖也依靠加油站渠道,建立了獨特的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這些都已成為本土潤滑油品牌相對國外品牌的特別競爭優勢。

  在中國市場,營銷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渠道競爭。這也是本土品牌相對國外品牌的一個獨特競爭優勢,利用得當,將事半功倍。在銷售渠道整合方面首先感到危機的是昆侖潤滑油,早在2001年末就提出將麾下多個潤滑油品牌整合到“昆侖”品牌上,從而提高渠道能力,當然這一整合持續了3年未見成果,到2004年底再次被重提并付諸行動。2004年早春,昆侖的總經理廖國勤在北京召集了一次全國經銷商大會。隨后,又把中石油旗下加油站作為全國銷售網點建設的重點進行了苦心包裝。昆侖無疑想把國外潤滑油借助加油站便利店渠道進行銷售的營銷模式復制到國內市場。與昆侖懷著同樣夢想的是中石化長城,在中石化,2003年這一策略被稱為“并網”——包括馳名商標“海牌”在內的多個很有地方影響力潤滑油品牌,都將被整合到“長城”一個品牌。作為中國石油巨頭,加油站無疑是中石油、中石化最為倚重的壟斷性資源。

  面對著中石油、中石化對加油站渠道的壟斷,統一潤滑油大力拓展的渠道資源則是加油站之外大量的維修廠、汽配店。統一認為這些才是目前乃至今后潤滑油銷售的主流渠道。而在這方面,統一無疑形成了絕對優勢。未來的主流渠道到底在加油站內,還是在加油站外,或是二者并行不悖,這在今天的中國市場仍舊撲朔迷離,但一定會左右今后數年市場競爭的格局。

  但不論怎樣,更龐大的經銷商隊伍,更緊密的廠商關系,都是大家夢想的。借助多年的先入為主的央視廣告效應和連年翻倍的銷售增長,統一贏得了廣大經銷商的特別信心,擁有了無數的經銷商“死黨”。同時,最重要的是,作為善于開拓市場的民營企業,統一在合作政策、服務方式和反應速度上都有著絕對的靈活性,這也讓統一贏得了更多經銷商的合作與跟隨。與國內外一些潤滑油品牌價格透明、經銷商利潤不大的狀況相比,統一一直努力提供給經銷商更穩定的利潤保障。此外,在市場管理、營銷策略、配套服務等方面統一也做了更多創新,大力提升了渠道的效率、利潤和積極性,形成了統一極具特色和競爭力的渠道體系。

  國產潤滑油品牌的營銷創新卓有成效。正如《銷售與市場》雜志對統一的頒獎辭所說:“在十年的中國營銷發展中,統一潤滑油憑借在營銷領域獨特的探索,成為‘公眾企業’,所產生的影響已經超出了行業自身。”世界石化行業的一家主流雜志在采訪李嘉總經理的文章中也這樣評價:“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市場,統一公司的成就非常顯著,公司的發展方式不但吸引到了全世界的注意,也使其成為全球主要的潤滑油經營者之一。同時,它還影響到該國另兩家最大的石油公司,它們也采用了統一的許多戰略、戰術。”從國產潤滑油行業的案例,我們看到并堅信,中國企業從來就不缺乏創新營銷的能力,也不缺乏將品牌推向國際化的能力。

  消費者利益:決勝終端的“終結者”武器

  得人心者,得市場。今天的營銷已經走上消費者導向的路線,誰在保證和創造消費者利益上做得到更多、更到位,誰就將最終贏得終端,贏得消費者的購買。以前離消費者似乎很遠的潤滑油品牌作為“后汽車服務業”的代表,也已經開始上路。

  鏡頭六:日前,統一宣布,以消費者利益最大化為目標,2005年,將作為統一啟動的中國商用汽車用戶全面重視和認識潤滑油的“啟蒙年”。統一計劃用3年時間,斥巨資改變商用汽車用戶對潤滑油使用的傳統印象,將車用潤滑油的知識、重要性等告訴消費者,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同時,2005年,統一還將在全國建立更多的統一形象、標識的統一快速連鎖換油店,隨時隨地方便消費者。

  一個驚人的數字,70%的汽車發動機故障都與車用油料特別是潤滑油使用不當有關。目前國內許多商用汽車用戶對潤滑油不是很重視,并沒有像轎車車主那樣去細心地維護、保養,選擇潤滑油的標準是能用就行。甚至一些整車廠的技術人員對潤滑油的認識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包括在維修、保養時,消費者甚至不知道維護方用的是什么品牌的潤滑油,潤滑油是消費者沒有“知情權”的少數消費領域之一。統一認識到,提升消費者對潤滑油知識應有的了解和重視,就是創造消費者利益、實現消費者利益最大化的途徑之一。2005年開始,統一將首先在傳播上下功夫,通過平面媒體和網絡推廣普及潤滑油知識,向消費者介紹相關的潤滑油知識,讓消費者正確用油、科學選油。為此,統一將啟動為期3年的“專家用油”計劃,每年請維修專家到各地講課不低于100堂,為各地100所以上汽車維修學校建潤滑油實驗室,面向全國市場進行“潤滑油消費啟蒙”活動,幫助消費者在潤滑油選擇上更好地實現汽車保養。

  2005年,以統一為代表的國產潤滑油品牌已經開始嘗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快速換油連鎖店,完善方便消費者的終端服務。目前國內面向商用汽車的4S店、維修中心數量極少,不能滿足用戶特別是客車、卡車在內的商用汽車的需求。而且商用車的流動性大,車輛隨時可能出現故障,對維修的時間也要求越短越好。正是看到消費者的這一需求,統一在目前全國已經建立241家快速連鎖換油店的基礎上,2005年計劃再開1000家以上。在這些店里,統一還將面對面地向消費者傳播潤滑油知識,為用戶提供光盤、宣傳資料,建立消費者檔案,及時與消費者信息互動,真正實現與消費者的深度溝通和關系營銷。

  鏡頭七:2004年11月,西北一家軍工企業慕名找到統一,要求他們在半個月內為其定制一種特殊工業潤滑用油。事先,這家企業找遍了知名的國內外品牌,沒有一家能在3個月內交貨。雖然沒有多少利潤,統一總經理李嘉還是答應了,半個月不到統一提前交貨,令企業十分驚喜,并決定與統一全面深度合作。

  這一故事給我們一個啟示,本土品牌要贏得與國際品牌的市場競爭,反應速度極為重要,同時個性化的產品細化和服務提供也將是贏得消費者的關鍵。在眾多行業產品品質已沒有差異的今天,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以統一為例,為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汽車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建設了最為完整的產品細分體系,僅車用油的細分產品就達到9680種,算是世界一大紀錄。在專業領域做全,統一樹立了自己領域內值得信賴的專家形象。

  實際上,中國車用潤滑油的消費環境跟國外有很大不同,比如中國汽車的實際使用壽命長得多,中國的卡車大都會嚴重超載,中國城市的普遍堵車加速了發動機的老化,公路沙塵較多也容易產生油路堵塞,等等。不同的車況、路況以及氣候、車型對潤滑油的需求當然也會不同,但國外品牌往往全球一個配方,根本不能滿足中國潤滑油消費的環境需求。根據中國的消費環境來改進更新產品,是統一選擇的超越國外品牌的一條重要路線,統一盡力使自己的產品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更適合本土消費環境,其所實行的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功效細分是國際品牌所無法比擬的,比如針對哈爾濱-40℃的環境開發超低溫用油,針對卡車和客車專門開發出“油壓王”和“豪客王”個性產品,并在營銷網絡和服務上相匹配。這些更適合特定消費需求的細分化產品系列,保證運行故障率降至最低,減少了用戶的運營成本,實現了客戶利益最大化,自然也讓統一等國產品牌再一次贏得了更多消費者。

  競爭走向:民營專攻企業,大有可為

  從2002年走到今天,2005年對中國潤滑油市場將是一個決勝與定局之年,是中國潤滑油市場再次“洗牌”的關鍵一年。看到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潤滑油市場,洋品牌不甘江河日下,將利用中國市場進一步開放之機,以資金和品牌優勢進行積極拓展。當“洋品牌”已經警醒,“巨無霸”們的攻勢將日見兇猛,而眾多中小國產潤滑油也將在消費者意識的覺醒中面臨淘汰出局。成王敗寇,應對變化的惟一辦法就是不停變化,根據市場和對手的變化而變化。

  鏡頭八:2004年12月11日,按照中國政府對WTO的承諾,中國對外全面開放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而早在此大限來臨之前,中石化與殼牌在江蘇成立了合資公司,建設500座加油站,與埃克森、美孚簽訂協議,在廣東、福建建設1100座加油站,與BP在浙江合作500座加油站;而中石油也與BP聯姻成功,在廣東擴張至500家。殼牌公開表示,5年內在華計劃建1000家加油站,投資額也將從現在的16億美元追加到50億美元。聯姻并不代表永遠的利益一致,到2007年全面開放成品油批發市場之時,中外石油巨頭圍繞加油站的競爭將更趨激烈。

  對中國潤滑油市場未來走向而言,這一事件看似無關,卻有著最重大的決定性意義。它意味著,國際石油巨頭看重的更多是中國市場龐大的加油業務,國際國內石油巨頭們將在石油和柴油的批發與零售領域展開角逐。畢竟,這些領域要占到它們各自業務的90%以上,而潤滑油領域只占其業務總量可憐的幾個點的份額,與龐大的加油站市場相比實在微不足道。可以想象,在國際石油巨頭對加油站業務市場的沖擊面前,中石化、中石油將在潤滑油市場無心戀戰,以全力應對另一個要大得多的市場的挑戰。可以預見,2005年將是兩大國產潤滑油品牌到底贏取多大市場份額、能否成為第一品牌的決定之年。

  在這一競爭環境下,人們又一次看到統一在加速行動——擴大無錫工廠的產能,在西安建廠,在北京再擴建。統一的一系列行動再次揭示了它的野心。2004年前11個月,統一勁收20億元銷售,正式公開宣稱登頂中國潤滑油銷量第一品牌。此后,統一突然宣布,從2004年11月18日央視招標之日起正式進入2005營銷財年。這一舉措再次令競爭對手始料未及,統一提前近兩個月啟動了決戰2005的戰役,成功利用2004年12月份的銷售高峰,開局月銷售突破2.3億元,拔下2005年度銷售頭籌,按統一往年的增幅推測,2005年統一應該還會實現60%左右的增幅。這將使統一形成32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如何在2005年穩保銷量第一品牌地位,看來統一已經心中有數。

  在中國潤滑油品牌的競爭中,統一石化的企業總體規模遠不如任何一家國內外石油巨頭,但統一是其中惟一只做潤滑油尤其是車用潤滑油的企業。從2004年開始,統一就忍痛縮減了仍舊獲利甚豐的工業油市場,專攻汽車潤滑油市場,明顯加強了在高端汽車潤滑油方面的科研和產品改造力度,奠定了自己一心一意在車用潤滑油領域的專家形象和專業地位。而相比之下,昆侖和長城的產品領域則要寬廣得多,從基礎油到工業油,只要母公司延伸到哪,他們的產品就生產、銷售到哪。這是優勢,同時也未嘗不是一種劣勢。究竟是做“專”者贏得市場,還是做“大”者笑到最后,只能讓市場去決定。不論怎樣,憑著市場反應靈活、營銷多有創新、專攻專業領域、了解消費者需求這種種優勢,相信以統一為代表的本土民營潤滑油企業將有更大作為,值得國人期待。

  縱觀2005年,可以肯定,在整合旗下眾多子品牌和銷售網絡之后,長城和昆侖應將成功實現再增長。3年一路走來,三大國產潤滑油品牌既是競爭者,更是同行者。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是,3年變革,幾大國產潤滑油品牌已經成功集體突圍,以種種創新走上超越洋品牌的光榮之旅,國產潤滑油品牌生機正盎然。

  這是一場智慧的較量。正如統一總經理李嘉所言:“要與國際巨無霸競爭,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如果跟著別人來做,你永遠學不好也學不像。”在與世界500強進行的實力懸殊的博弈中,以統一為代表的國產潤滑油品牌不斷打破別人的規則,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規則,打造了“潤滑油中國造”的美譽。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印度洋地震海嘯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楊振寧登記結婚
意甲在線足球經理游戲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歲末年初汽車降價一覽
2005年新春購房指南
2004地產網絡營銷盤點
天堂II 玩轉港澳指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