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7日電《中國經濟時報》今日刊文指出,1月15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在“商業流通與國際競爭力”國際研討會上表示:隨著中國入世過渡期的基本結束,必將進一步改變國內流通領域的競爭格局,引發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內流通企業將面臨新的挑戰。
文章指出,謝伏瞻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流通產業迅速發展,已經成為經濟增長
的重要推動力,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日益提高。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中國流通業現代化程度和組織化程度大大提高,連鎖經營方式方興未艾,大型超市、購物中心、便利店、專賣店等先進的流通業態和經營方式得到快速發展,進而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增長。但是,總體來看,中國的流通規模還比較小,效率比較低,現代化水平不高。目前,中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約為20%左右,而美國等發達國家只有10%左右。中國流通現代化的投入不足,對流通信息化建設的投資較少。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流通業在資金規模、營銷技術、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競爭能力還不強。
文章援引謝伏瞻的話說,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一個重要階段。一方面,人均GDP已超過1000美元,居民消費結構迅速升級,帶動了一些重要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中國工業化進入發展中期,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同時,國內承接國際制造業轉移的步伐也在加快,進一步拉動了經濟增長。
文章稱,謝伏瞻指出,在看到中國經濟發展有利條件的同時,也必須正視一些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如何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增強國際競爭能力。(崔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