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詢價方式對于市場的沖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7日 13:30 巨田證券 | |||||||||
市場矚目的詢價機構名單以及第一家IPO公司華電國際浮出水面,對于弱勢中的市場以及投資心態將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我們不妨從詢價發行方式下的獲利集團角度,以及可能出現的對投資心態的影響出發,研究詢價方式對于市場的沖擊。 最大的獲利集團是基金公司
134家IPO詢價對象包括38家基金公司、10家QFII、52家證券公司、13家信托公司和21家財務公司。證券公司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QFII力量有限,其它機構更是難以形成足夠影響力。因此,對于詢價結果起主導影響的,顯然就是占據絕對資金優勢的基金公司。 由于發行人的保薦機構應向參與累計投標的詢價對象配售股票,公開發行數量在4億股以下的,配售數量應不超過本次發行總量的20%;公開發行數量在4億股以上(含4億股)的,配售數量應不超過本次發行總量的50%。詢價對象應承諾將獲配股票鎖定3個月以上。 在新的發行過程中將形成這樣的關系:保薦人向基金詢價,并主要依據基金的態度確定發行價格,在確定發行價格之后,按照一定比例向以基金為主的機構投資者發售。 可以看出,由于基金將考慮其后的認購,利益驅使之下,在詢價過程中,必定傾向于將價格制定在一個自己認購后有利可圖的區域內,這個區域還必須考慮三個月后的市場環境,因此在弱勢中,詢價結果偏于保守是肯定的。越低的價格將為以基金為首的機構投資者帶來越大的利益,雖然詢價是國際通行做法,但是即使目前我們的基金資產規模超過了3000億元,在國際比較而言仍然是一個“小數字”,基金之間的“默契”也相對容易達成。特別是考慮到新方案實施初始以及基金在詢價過程中可以便捷地調整策略,以基金為代表的投資者以發行價買入股票的獲利有極高的保障。 利益驅使下投資心態的變化 歷史上有新股發行按照10%的比例向證券投資基金配售的先例,只是當時的目的是為了支持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由于一二級市場的巨大利差,這部分收益對于基金的貢獻相當不小。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由機構投資者網下完全競價定價,最終形成80多倍市盈率發行且仍然能夠盈利的現象。詢價制度下的配售雖然目的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但是以發行價買入股票后,獲利的結果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與市值配售下機構投資者新股申購收益的程度相比,詢價制度下由于或配數量大幅增加,獲利空間也將巨幅增長。既然詢價制度下的一級市場對于以基金公司為首的詢價對象而言是一個巨大而長期存在的機會,出現機構投資者主攻一級市場申購的極端現象也不是沒有可能,這將對目前市場的投資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機構投資者更加傾向于選擇一級市場的申購,必然導致直接在二級市場投資總量的下降。 同時由于有13家信托投資公司名列詢價名錄,對于不在名錄中的一般機構投資者,則有可能通過信托公司途徑享受原始股的收益。那么同樣會消弱這類機構投資者進入二級市場的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