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7日電《人民日報》今日刊載評論指出,胡錦濤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要堅定不移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更好地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科技進步和創新對于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極端重要性,為中國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文章指出,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實現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重大而緊迫的課題。從制定“九五”計劃時提出“兩個根本性轉變”以來,我們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但粗放型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轉變。一是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氣等的人均占有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國單位產出的能源資源消耗水平則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雖然我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取得不小成績,但生態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環境治理的任務相當艱巨。如果不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能源資源將難以為繼,生態環境將不堪重負。我國的基本國情不允許我們繼續走粗放增長的路子,必須努力避免和克服傳統重化工業發展所帶來的問題,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突破資源環境的瓶頸約束,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文章稱,實踐告訴我們,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最重要的就是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我們要加快科技進步以及先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上,提高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特別要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并通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帶動工業化在高起點上迅速發展。
要注重產品質量和適應市場變化,提高資金投入產出率,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
要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減少資源占用與消耗,倡導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
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和節能技術,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發展綠色產業、環保產業,加強環境和生態保護,加快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環境治理,抓緊解決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環境污染問題,推動整個社會真正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要加緊研究和解決保護耕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源和重要資源供應、保護生態環境等一些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有制約性、關鍵性、全局性的問題,明確戰略思路,制定政策措施,積極推動落實。
要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利用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廉的條件,提高經濟競爭力,并妥善處理好工業化過程中提高生產率與擴大就業的關系,不斷增加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