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od音樂播放器的暢銷是2004年國際IT業不可或缺的大事,它不但被各家權威媒體評選為2004年最暢銷的IT產品,而且促使蘋果的股價從一年前的每股20美元狂飆至如今的每股70多美元。與此同時,已經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的蘋果公司,開始布局iPod的中國市場。
iPod風靡全球
1月12日,蘋果電腦(AAPL)宣布,2005年第一財季(即2004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34.9億美元,盈利2.9億美元,即每股盈利70美分,均超過此前華爾街分析師營業收入31.9億美元,每股盈利49美分的普遍預期。受此利好消息影響,蘋果的股價當日大漲14%,每股達到了74.30美元。華爾街分析師指出,iPod系列在全球的熱銷,是蘋果業績向好的主要原因。
而就在前一天晚上,蘋果發布了新的低價Mac電腦,以及iPod播放器。新推出的iPod播放器規格分為兩種,容量為512MB和1GB,售價分別為99美元和149美元。
2001年,蘋果公司的第一代iPod音樂播放器投放美國市場時,剛剛經歷了互聯網泡沫振蕩的IT業界并沒有對此給予過多的關注,市場的反響也并不大,推出的首季度僅僅賣出了寥寥數千臺。然而才過了三年,它就作為一種文化標識和圣誕節最時髦的禮品,登上了本世紀最暢銷IT產品的寶座。
2004年10月,蘋果公布:iPod第三季度銷量200萬臺,較2003年第三季度增長了500%。2004年底,由于圣誕節期間銷售的火爆,北美市場出現了自iPod推出以來的首次脫銷。據蘋果公布的結果,第四季度iPod的全球銷量將達到了令人吃驚的450萬臺,是去年同期的620%,全年的銷量將超過了700萬臺。
曾幾何時,蘋果的日子很不好過,由于受到戴爾、惠普等競爭對手對市場空間的打壓,蘋果的PC銷量大幅下挫。2002年7月蘋果下調利潤47%以上,造成股票跌幅52%,損失高達100億美元,而2003年第一財季更是凈虧損800萬美元,善于創新的蘋果卻陷入了盈利無方的困境。
然而,iPod的成功卻將蘋果從失敗的邊緣拉了回來。售價在200美元至400美元的iPod銷量達數百萬臺,就意味著幾億甚至十幾億的銷售收入,iPod成為蘋果重新盈利的關鍵。
令人瞠目結舌的暢銷還僅僅是iPod流行的一個方面,在美國,它更是逐步成為了西方時尚主流構成,并引領著流行文化的走向。美國的新聞媒體都在談論這個被數字時代的青年看作是身份認證和流行符號的小盒子。《新聞周刊》稱美國現在成為了“iPod國度”,IT雜志《T3》將其評為2004年最棒的100個電子產品的首位,而美國總統布什使用iPod的大照片甚至還登上了《紐約時報》顯著位置。
在iPod的產品與文化席卷全球的時候,善于把握時機的商家也同時開發出了眾多的周邊產品,并同iPod一起正在形成一個規模不小的產業。參與其中并不僅限于IT業的公司,著名的時尚品牌古姿和路易·威登,就設計并發布了專用于iPod系列的皮包和皮套。而在業內,以做周邊產品而聞名的貝爾金公司,針對iPod推出了二、三十種產品,其中包括音樂播放器、錄音轉換器等可以對iPod進行功能拓展的產品。
而作為iPod產品的主導者蘋果公司,更是憑借與iPod捆綁的軟件優勢,牢牢控制住了最大的一塊衍生市場——音樂下載。由于iPod只能使用集成于其上的獨有音樂格式iTune,所以蘋果要求用戶必須從其網站或是授權音樂店中有償下載音樂。在iPod用戶的支持下,蘋果的音樂下載網站成為美國盈利額最高的網站之一,而授權音樂店也成為了蘋果源源不斷的利潤來源。
兩易經銷商蘋果布局中國市場
與中關村的鼎新電腦市場一層大廳里IBM、東芝等裝修精美、人氣旺盛的旗艦店相比,躲在地下一層角落里的蘋果旗艦店更像是個安靜的產品展示廳。但這個冷清的店面其實只是個假相,因為在這座大樓三、四層的幾乎每一個柜臺上,都擺放著蘋果時下最暢銷的產品——iPod。
20年前,蘋果進入中國市場之初,其“蘋果機”幾乎成為了電腦的代名詞。但蘋果的我行我素的行事風格,似乎并不合拍于中國市場,雖然品牌的號召力和用戶的口碑多年來長盛不衰,但其產品銷售的業績卻乏善可陳。在20年前短暫的暢銷之后,蘋果的PC機在中國市場上再也賣好過,即使是在歐美再創奇跡的Mac電腦。據IDC的數據顯示,目前蘋果電腦的銷售量僅占中國PC總銷量的0.2%。
熟悉蘋果公司的人士認為,蘋果之所以看起來“不那么重視中國市場”,是由于蘋果慣于將自己定位于專業領域,產品多定價較高,造成了蘋果在中國的碌碌無為。
然而,作為世界上數碼產品銷售增長最快的市場,中國在任何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中都不可缺失,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引起了公司股東的不滿。據說,對公司的中國戰略失去耐心的股東譏諷蘋果CEO喬布斯是不是“辦公室的地圖上沒有印上中國”。
在這種背景下,2004年,蘋果在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動作。3月,蘋果中國將iPod中國區總代理從佳杰科技換為了天雄偉業。據了解,佳杰科技和天雄偉業同為IT分銷商,但均較少涉足消費電子分銷領域。佳杰是僅次于神州數碼的第二大IT分銷商,而且還一直代理蘋果的全線產品。但天雄偉業擁有的眾多直銷店,以及建設直銷店面的豐富經驗,成為慣于店面直銷的蘋果選中其做代理商的主因。
5月,蘋果與中國第二大PC制造商方正集團達成了一項協議,方正今后生產的每臺PC上都預載了蘋果特有的iTune音樂軟件。7月30日,蘋果中國在北京舉行了空前盛大的iPodMini的發布活動。據說,為此次活動,蘋果中國足足準備了近4個月,費用的投入也是“前所未有的”。
8月,由于銷售情況不理想,蘋果再次更換iPod的代理商,新代理為聯想產品分銷商之一的北緯機電。同時,蘋果開始了大量的廣告投放,iPod獲得了更多的曝光機會。
目前,由于蘋果中國方面守口如瓶,iPod在中國具體的銷售數字仍然是個謎。據記者從中關村的一些電子市場得到的消息,目前北京中關村iPod的出貨量每天都在六、七百臺左右,業內人士據此估算全國的月銷量在5萬臺左右,這個數字相對于蘋果全球450萬臺的季銷量仍然相去甚遠,但相對于8月iPodMini全國不足2000臺月銷量,已然有了很大的進步。
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地區MP3市場銷量2003年度為177.5萬臺,而2004年預計達到385.8萬臺,由此不難看出整個市場巨大的成長潛力。跨國公司和國內的本土公司都非常看好中國數碼音樂播放器市場的爆炸式增長,并已經開始采取一些措施,希望占據到足夠的市場份額。在這種情況下,蘋果的iPod是否能夠延續其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就要看其中國戰略如何進一步展開了。
短兵相接iPod面臨各方挑戰
iPod的成功讓蘋果賺了個盆滿缽滿,也讓各類競爭對手眼紅不已。迅速發展的音樂播放市場不但讓傳統廠商加緊市場爭奪,還吸引了一些新領域的企業前來競食。
老牌音頻企業創新素以其高質量的音質技術而聞名于世。針對iPod,創新采取了多品種和低價格的競爭策略以爭取市場。據了解,創新公司目前在微硬盤播放器上投入的推廣費用遠高于其他產品,并希望能在iPod還未流行的市場提前打下基礎,例如中國市場。
索尼目前也加大了在微硬盤播放器方面的研發和市場開發投入,由于從隨身聽、CD時代起,索尼在音樂播放領域就較為成功,并擁有良好的品牌效應和銷售網絡,所以索尼在該領域的動作值得引起注意。
成功于PC領域的戴爾也殺入了這一市場,并推出了自己品牌的產品,希望能夠借助其擅長的價格戰、直銷體系和售后服務在這個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除了在播放器領域直接向iPod發起挑戰之外,還有一些企業從軟件方面迂回爭奪iPod的市場。據悉,微軟公司就宣布將要進軍數碼娛樂市場,而與其聯手的公司可能包括同樣對蘋果的成功羨慕不已的索尼、維亞康姆和雅虎等巨頭。微軟正著力將自己描繪成捍衛數碼娛樂多樣性選擇的斗士,試圖通過與一系列公司的聯合,打破蘋果一統天下的局面。
而在此之前,著名的多媒體軟件公司RealNetworks宣布,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允許從其在線音樂商店購買的音樂曲目在蘋果公司的iPod數字音樂播放器上播放。這樣,iPod的用戶就可以從RealNetworks公司購買音樂,而不像以外那樣僅能從蘋果的網站或授權店里下載。針對RealNetworks的做法,蘋果公司先是采取技術升級的方式進行封殺,而后又將對方訴至法院,以維護自己在播放軟件方面的壟斷。
面對各種競爭,蘋果采取了相應策略。如推出低價iPod產品等。業內人士認為,鑒于蘋果品牌的號召力,加上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將引起音樂播放器市場的大變革。但也有人認為,蘋果的成功來源于自身的不斷創新,而不是兇狠低俗的價格戰,這會對蘋果的品牌和企業文化造成負面影響。(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