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2005年進口車市場:山雨來,未必風滿樓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7日 07:31 中國青年報

    “沒有期待,更沒有恐懼。”不久前,業內一位專家在談到2005年進口車市場時說,2005年1月1日,曾經是個讓中國汽車聞之喪膽的日子,因為從這一天起,進口汽車許可證將在中國永遠被廢止。但與此同時,進口車保稅區也將被取消,從而大大增加其經營風險,因此,使這個中國汽車的大限日子顯得無足輕重了。

    該專家稱,過高的關稅、嚴厲的配額制和審批制度,損害的卻
不僅是廣大消費者的利益,還是造成中國汽車“散亂差”真正的罪魁禍首。汽車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榮惠康非常贊成這種看法,他說,雖然2004年的汽車市場讓很多人感到失望,但是,對于新的2005年,我們還是應該充滿信心,因為對于取消進口汽車許可證,市場表現波瀾不驚,正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近期進口車的價格竟然不跌反彈。來自天津港(資訊 行情 論壇)保稅區的消息,目前漲得最兇的是豐田佳美,漲幅達1.7萬元。另外,奔馳、現代酷派、本田思域等進口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價。專家稱,由于目前進口車配額取消改為換發《自動進口許可證》,但許可證還沒有完全換發到位,市場上現車比較少,漲價是理所當然的。業內人士預測,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現在進口車市全線反彈,可能將持續半年多時間,下半年可能會略有降價,預計到2006年進口車價格才能比較穩定。

    五大因素影響進口汽車市場

    “2005年汽車價格將會進_步下降。”對于大家最為關注的價格問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認為,由于產能增長速度遠遠大于需求增長速度,使得汽車價格戰不可避免。但2005年上半年汽車市場價格波動較大,隨著一批汽車企業和經銷商逐漸淡出市場,下半年汽車價格將逐漸趨穩,而這對進口車市場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般而言,進口車市場的走勢受到關稅、匯率、許可證、進口汽車相關政策以及國產車替代性等因素的影響。其中,關稅和許可證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初步發展階段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很多人預測,進口汽車配額許可證的取消,國內汽車制造商將直接面對國際汽車企業的競爭,這將是非常危險的。中國汽車市場會不會因此而崩盤呢?

    專家稱,這樣的憂慮大可不必。在進口汽車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國產汽車也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即使取消了許可證管理,政策還是會側重于國內的汽車生產企業,不會讓進口車與國產車過于直接的競爭。而國內汽車制造商在進口車的強大壓力下,也會加快對外合資合作的步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國產車對進口車的抵御能力。

    另一方面,跨國公司為了適應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也會不斷拿出更好的產品到中國市場。僅在2004年,德國大眾、美國通用、日本豐田公司紛紛宣布對國內合資企業進行增資,用于新產品投放和擴充產能,表明對中國汽車市場的信心,同時,也向中國表明了自己的野心。

    汽車市場抗調控能力已大大增強

    “2005年,國家將實行‘雙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因此,中國汽車市場將轉入正常的增長階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博士認為,爆炸性增長方式將不會重現了,但從整體上看,汽車市場仍然是向前增長的。就此,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主任徐長明做出了預測。他預計,2005年,國產汽車總銷量將達到564萬輛,比上年增長12%,其中轎車264萬輛,比上年增長16%。

    汽車市場的平穩發展,對進口車市場帶來的最大影響是,進口車需求不會隨著配額的取消和關稅下降出現大幅增長,進口車在國內汽車中所占比例仍會保持在4%左右。

    “進口汽車市場2005年上半年會繼續調整,下半年將從調整中走向規范。”張小虞認為,汽車市場的抗調控能力已大大增強,宏觀調控不會使汽車市場出現負增長。而隨著國產車價格的變化,進口車價格也將面臨調整,但由于進口車經銷商為規避風險調控資源,致使進口車價格波動幅度不會像國產車那樣劇烈。因此,在國產車的沖擊下,進口車市場將只是高檔化的小眾市場,不可能左右中國汽車市場的整體走向。

    機遇與挑戰

    “如果說進口車許可證的取消對汽車市場沒有影響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總經理丁宏祥分析道,盡管在價格方面,國產車仍有較大優勢,但在質量和服務方面,國產車仍存在較大差距。隨著關稅的降低和非關稅壁壘控制力度的放松,進口車對國產車仍將保持著較大的壓力,特別是在中高檔車型方面。

    一個明顯的信息是,國外汽車廠商正加快進口車銷售網絡布局,這將進一步加劇進口汽車和國產汽車之間的競爭。據悉,盡管去年寶馬在中國的增長率只有11%,但其董事長赫穆特·龐克還是表示要全面“升級”中國地位,“中國市場依然是全球最快的。我們不應只看到短期的數據,而應該整體看待全球經濟背景下的中國。”

    凱迪拉克成功進駐中國,霸道易名普拉多,奔馳在北京建廠,種種跡象表明,國外汽車廠商依然對中國市場虎視耽耽,國內汽車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然而,正如專家所說的那樣,“感謝入世的壓力,管理部門不得不降低乃至取消對中國汽車工業的保護措施,否則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中國汽車才會具有真正的競爭力。”

    這是一個競爭與機遇并存的年代,誰能爭奪到盡可能多的消費者,誰就能贏得市場,取得最后的成功。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汽車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印度洋地震海嘯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楊振寧登記結婚
意甲在線足球經理游戲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歲末年初汽車降價一覽
2005年新春購房指南
2004地產網絡營銷盤點
天堂II 玩轉港澳指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