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記者 安明靜 發自北京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總裁伯尼·丹1月1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CBOT將在今年5月推出一種新的拉丁美洲大豆合約。
伯尼·丹表示,推出這一合約的主要原因是來自于中國買家需求。
“全球供需格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中國已經成為進口美國農產品和南美洲農產品的一個大國,而我們推出南美大豆合約正是對這一情況的回應。”
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大豆以滿足國內不斷增加的壓榨需求。據來自權威機構的預計,僅在2004/2005年度我們大豆進口量預計將會達到1800萬噸到2200萬噸的水平,高出我國大豆的總產量水平。
中國的榨油商主要從美國以及巴西、阿根廷等地采購大豆,這些進口大豆由于含油量高而比國產大豆更受歡迎。
雖然目前中國政府僅授予了幾家大的國有貿易企業進行境外套期保值的資格,但事實上一些合資油廠,甚至一些小的國有甚至私營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在CBOT進行大豆的期貨交易。
目前CBOT交易的大豆合約交易標的沒有包括南美大豆。而大連商品交易所去年底推出的黃大豆2號合約,其交易標的則包含了中國、美國和南美大豆,是一個沒有地區限制和品種差別要求的全球性期貨品種。
CBOT將推南美大豆和約的消息是否會對大商所的黃大豆2號和約造成影響?對此大商所總經理朱玉辰說:“兩個市場并不是簡單的取代和被取代以及競爭和被競爭的關系,特別是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兩個市場的連動和套利機會的存在對大商所的發展更好一些,這是一個共贏。”
爭取國際定價權成為黃大豆2號合約被獲準上市的原因之一。朱玉辰則表示,定價權也可以說是市場份額,這是一個市場發展,自然形成結果的過程,并不是靠搶占制高點就能搶到的。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1月17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