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印度洋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是近年來全球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救援和資助,是災難之后全球最關心的事務,而在這個時刻,網絡成為一個重要工具。
災難發生之后,各國政府、人道主義機構、企業和部分個人,都在第一時間借助網絡
發布了信息。美國《硅谷》雜志日前報道說,網絡已成為“即時新聞的重要來源,尋找災難中離散親朋的工具,核對死難者身份的電子公告牌”。
一種網絡日記———“博客”(BLOG)被人們廣泛地使用。“博客”是近年來新興的個人新聞發布形式,其特點是“個人撰寫、公眾閱讀”。這次災難發生后,由一位印度人彼得·格里芬組織志愿者創建的“東南亞海嘯博客”,短短幾天內就成為全球訪問者最多的一個網頁之一。
甚至,網上資助也成為人們表達同情的最重要方式。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美國聯合包裹服務公司等在拍賣網站EBAY上發起慈善義賣活動,鼓勵人們拍賣電腦、數碼相機等舊電器,將所得捐給“救濟南亞災難基金”。
《硅谷》雜志說,與“9·11”恐怖襲擊時的場景類似,網絡在災難之后扮演了“讓人悲傷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災難也影響了網絡,成千上萬的企業、機構和個人將自己的主頁貢獻給救災事務,許多原本與東南亞或南亞根本無關的人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也說明了因特網才是真正的“地球村”。
《市場報》 (2005年01月14日 第十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