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2005新年伊始,全球掀起一場為生命和財產遭受巨大損失的印度洋海嘯受災國的援助行動。在這場自然與人類的劇烈碰撞中,發生了許許多多凄慘、震驚、神奇和令人感動的事件,而我們所要探究的是———
爆發于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大海嘯,已經造成了十幾萬人的死亡。人們發現,在大自然的強大威力面前,生活在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的人類,依舊像幾個世紀以至十幾個世紀以前的人類一樣,顯得極其脆弱而無能為力。
災難時分
迄今為止,對于此次印度洋大海嘯的為我們展現了這樣一些場景:海嘯來臨之前,泰國海濱一座小屋里的蟑螂四散奔逃,使得一對歐洲游客不得不搬往高出從而躲過一劫;一個村莊里的漁民,牢記祖宗的遺訓,在發現海水異常的退卻時立即向山頂逃生;最神奇的莫過于,一位背負兩個嬰孩的印尼婦女,跟在一條大蛇的后面找到了陸地。此外,更多幸存者是依靠頑強的生存意念和一點點運氣才得以逃出生天。
在這場罕見的人間慘劇面前,就是這些看似傳統、落后甚至有些神奇的方式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而人類引以為自豪的現代科技竟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作為全球IT生產基地的東南亞諸國,以及新興的軟件大國印度,對于印尼海岸發生的高強度地震都是一無所知,因此在突如其來的大海嘯襲擊下傷亡慘重。
相比于人類的脆弱與無助,動物們卻顯現出高超的生存技能。在印度洋島國斯里蘭卡,海嘯造成兩萬多人死亡,但令當地野生動物學家大感驚異的是,他們在海嘯經過的地區居然沒有發現一具動物尸體,“甚至連一只野兔的尸體也沒有”。
IT何在
事后的研究分析表明,雖然那些離地震震中較近的地區難以幸免,但是從地震發生到海嘯沖擊印度和斯里蘭卡海岸,中間有著長達90分鐘的間隔。試想,如果能夠及時地發布警報,本來相當多的生命完全可以逃過劫難。
顯然,受災國之間缺乏地震監測及信息通報機制,是造成這一重大災難的最主要原因。而我們知道,受海嘯襲擊的這些國家至少都有廣播、電視和手機,不缺少計算機也不缺網絡,總之一切現代通信設施都不缺,缺的只是對重大災害的提防。
當然,要說IT在海嘯面前一無用處也是言過其實。災難發生后,是手機幫助許多人及時獲得營救,是互聯網迅速將災難消息傳遍世界,是DV(數碼攝像機)真實地記錄下一幕幕悲慘而感人的場景。據報道,海嘯過后,大批幸存者急于與向家人和媒體通報情況,結果使得這些國家的網吧人滿為患;一些博客Blog網站搶在第一時間發布信息,使全球頂尖的傳媒集團也相形見絀;在世界各國,通過互聯網和手機短信發起的慈善捐助收效巨大……
然而這一切,畢竟來的還是太晚了。如果在地震剛剛發生以后,迅速傳播防災避難的信息,同樣是利用手機和互聯網,加上必要的地震與海嘯的知識,結果會是另一個樣子。
亡羊補牢
有報道說,一個出差去新加坡的印度人,在得知印尼發生強烈地震的消息后,隨即想到可能引發海嘯,馬上用國際電話通知家鄉的人們遠離海岸,從而挽救了2000多村民的生命。
人們不禁想像,假如這個電話是打給一國或幾國政府的,豈不是能夠讓更多的人及早逃生嗎?
建立一套實時、高效的災害通報機制,是預防類似印度洋海嘯這樣的災難再度發生的必要手段,而從目前的技術能力來看,IT在這方面的作為依然非常有限。
舉例來說,迄今在香港、臺灣等地,依然采用“掛風球”的方式發出臺風警報,而沒有采用手機、網絡等更加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原因就在于,這些看似高明的現代通信技術并不能更好地保證信息發布的及時、廣泛和有效性,而其成本卻要比“風球”不知高出多少倍。
面對重大自然災害,IT技術更多地是在預測、監測上發揮作用。印度洋海嘯的發生,給全球所有同樣受到海嘯威脅的國家都提了一個醒,美國、日本以及西歐國家紛紛檢討其監測及通報設施的完善性,印尼、印度等受災國則強調要及早建立防災機制,我國的天津等城市也在考慮建立海嘯監測設施。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從本質上講,IT技術是有能力為人類創造一個更安全、更美好的明天的,而我們也期盼著它在防止重大災害方面發揮更大、更及時、更主動的作用。
《市場報》 (2005年01月14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