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單繼林北京報道世界銀行于日前發布的一份新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口近70%生活在農村,農業改革尤其是全球貿易自由化,對于給他們改善生活的機會具有重要意義。
這份名為《全球農產品貿易與發展中國家》的報告提到,盡管最近在日內瓦達成了框架協議,但農業保護仍然是全球貿易談判中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工業國對農業的高度保護
是導致2003年坎昆部長級會議失敗的主要原因,并且仍是全球貿易談判多哈回合懸而未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報告說,盡管發展中國家提高了農業生產率,但是如果工業國和部分中等收入國家不減少農產品貿易保護,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就無法充分發揮減貧效益。在這些國家不減少保護的情況下,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只會導致許多商品的生產過剩和價格下跌,削弱具有競爭力的貧困國家為擴大出口和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所作的努力。
報告說,確認良好的政策選擇并不困難,但改革的可行性取決于既得利益的力量以及政府確定在多種目標中進行有效的權衡取舍的能力,這些目標包括糧食安全、收入轉移和擴大高價值農產品的生產規模。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弗朗索瓦穎·布吉尼翁說,這份報告明確顯示如果我們想幫助農村貧困人口,就需要進行協調的全球貿易改革。
據了解,作為發展中國家主要保護措施的農產品關稅平均水平在90年代從30%下降到18%。發展中國家對農業實行了大幅度的自由化,許多國家也通過降低匯率、摒棄對農業不利的多種匯率制度、取消幾乎所有出口稅等措施,取消了其他形式的進口限制。然而,許多中等收入國家開始增加“被動保護”,以應對工業國對農業生產者的支持,尤其是在糧食產品方面。
報告注意到,低收入國家在與中等收入國家和工業國的貿易中,農產品貿易順差有所增加。但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目前對中等收入國家的出口超過他們對歐盟的出口,而歐盟在80年代初曾是這些國家最大的出口市場,而中等收入國家的農產品貿易順差縮小了。
世行預測,如果不進行大幅度的改革,工業國的農產品貿易順差就會增加,而發展中國家將會出現農產品貿易逆差不斷增加,加劇農村貧困。
進行改革將會對發展中國家產生什么重要后果?報告指出,最佳的方式是實行協調的全球政策自由化。報告說明了采取多種商品方式對改革的重要性,因為收益和損失因市場而存在很大差異。這種方式也會使各國能夠以某些商品的收益抵消其他商品的損失。
由于國內(包括關稅在內)價格下降,產品品種增加,在保護程度高的市場消費者會從貿易自由化中獲得很大收益。而對于貧困的糧食凈進口國,如果在實行自由化之前對市場沒有保護,消費者就有可能面臨漲價,原因是單位進口成本提高了。然而,在實踐中,這些擔心往往是被夸大了的。
結論表明,所研究的大多數商品市場(除棉花、咖啡和海產品外)的邊境壁壘都很高,包括工業國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例如,所有類別的大米的全球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為43%,日本產大米高達217%。許多亞洲國家仍是農產品和食品市場的保護主義堅固堡壘。而補貼具有類似的效果,壓低世界市場價格,通過引誘沒有競爭力且往往規模大的生產者制造生產過剩,阻止他人進入市場。
此外,國內的支持和保護主義政策對于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者具有實質性的負面影響,原因就在于補貼額相當于市場規模的比例。如此大規模的支持計劃庇護了沒有競爭力的生產者,而懲罰了高效率的生產者,而后者往往在貧困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