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福
1月7日,河南省上蔡縣蔡都鎮黨委書記張建設與副書記張富員酒后大打出手,張建設的眼睛被打得鮮血直流,被送往縣人民醫院;張富員隨后被張建設的親戚打傷,住進了縣公療醫院。1月11日,記者采訪時,據張富員的主治醫生講,“雙方的病肯定都不重,但是兩家既然較上勁了,誰也不愿先出院。管他花多少錢呢,反正由公家報銷。”(據1月13日《大
河報》)
一個鎮的兩個書記酒后為何打架,鎮辦公室主任說純屬偶然,知情人說是兩人平時就有矛盾,酒只是催化劑。不管到底怎樣,在事實沒有調查清楚的情況下,都可暫且不管。但是,主治醫生的一席話還是讓筆者大吃一驚:兩人酒后打架受傷住院所需費用,真的要由公家來報銷嗎?
盡管兩人一個是鎮黨委書記,一把手;另一個是副書記,三把手。都是公職人員,盡管可能是因為工作原因導致矛盾才發生打架事件,但顯然,在家里吃飯喝酒,已經超出了工作的范圍,不是公務,而完全是兩個人的私事。打架與工作無關,與打架者的身份也無關,因為他們雖然是官員,但在打架事件中,他們已經還原為普通公民,打架也就成了兩個公民之間的事。所以,官員之間的打架,同社會其他公民打架一樣,是一種個人行為,個人行為就應該由個人負責。一方將另一方打傷住院,一方當然應該為此承擔責任。張建設受傷,要由張富員負責;張富員受傷,也就應該由張建設負責。豈能因他們是書記,住院所需費用就由公家來報銷呢?這不是讓公家為他們的打架受傷負責嗎?這顯然是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與國家賠償不同,公家沒有為公民個人之間恩怨買單的義務。
或許,主治醫生說的“公家報銷”并非事實,只是個人的一種主觀猜測。但是,在筆者看來,這并非沒有可能。因為長時期以來,一些官員不管什么時候,做什么事,總要貼上公家的標簽,總是以一種官員身份出現在人們面前。權力讓他們忘記了自己同樣也是一個公民,需要承擔一個公民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而是時時把自己擺在了一個公家人的角度,事事都要以公家人自居,把自己的行為視為公家的行為。當然,自己的行為也就應該有公家負責了?梢哉f,這是一種錯誤的權力觀導致的錯誤的身份認同。所以,出現兩個書記的個人行為公家買單的現象也就極為可能了。
公家為官員個人行為買單,導致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對納稅人的錢肆意浪費。從主治醫生的話中,我們就不難看出,兩個書記的傷并不重。但是,他們為什么誰都不想先出院呢?這一方面有賭氣的可能;但另一方面,是否也有住院治療費不需要書記自己掏腰包的原因呢?因為不用自己掏錢,所以他們才甘愿將病房坐穿?這值得每一個納稅人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