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秦山核電站(一期)安全運行13年
1982年12月30日,中國政府力排眾議,在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向世界鄭重宣布:中國將在浙江省海鹽縣境內的秦山建造自己的核電站。這一重要消息引起世界的關注,因為在當時,世界上能自主建造核電站的國家只有六個,因此有人對這一重要決策表示敬佩,也有人對中國自主建造核電站的能力表示擔憂。秦山核電一期工程于1985年3月開始澆灌第一罐混
凝土,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電站(一期)(下同)首次并網成功,1992年開始試運行,1994年進入商業運行,2004年12月15日迎來首次并網發電13年紀念日。秦山核電站13年安全運行的事實回答了一些關心中國核電事業發展人們心中的疑慮,也使更多人從中看到了中國自主發展核電的希望,對中國核電的穩健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一個吃核電“螃蟹”者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運營的原型堆核電站。上世紀70年代設計、80年代建造,由于受到當時國家經濟水平和國際環境條件的限制,存在一些不盡完善之處。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中核集團的直接領導下,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國家核安全局和國內外同行的支持幫助下,經過全體員工長期的不懈努力,不僅使這一座原型堆核電站始終保持在商業運行的行列中,而且使核電站性能指標接近當今世界400多座在役核電站的中等水平,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和贊賞。
秦山核電站投入試運行的頭兩年,能力因子分別為66%和67%,提前兩年達到原設計要求;1994年至2004年,其能力因子分別為:71.5%、86.8%、81.9%、82%、49%、27.8%、76.8%、93.3%、67.8%、89.15%、99.8%,11年機組年均能力因子75.1%,超過65%的設計要求。
12年7次換料的在役檢查和2000年進行的10年安全殼強度、密封試驗的結果都表明,秦山核電站三道屏障完整,“三廢”排放控制有效,連續十年沒有發生超標排放事件,排放物核素含量最高的僅為國家規定標準限值的2%、最低的僅為標準限值的十萬分之幾。浙江省環保局在2000年底綜合歷年的監測結果后認為:秦山核電站自運行以來,未對其周圍輻射環境產生可察覺的影響。
秦山核電站建立有完善的輻射防護和三廢管理體系,在個人劑量監督和控制、放射源管理、三廢控制管理、輻射防護管理和ALARA實施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其歷年集體劑量指標優于WANO統計的壓水堆機組的中值水平,個人劑量監督和控制水平不斷提高,得到國外同行的好評。
秦山核電機組運行13年,沒有發生IAEA8級事件分類表規定的2級及2級以上事件;沒有發生重大的設備和人身傷亡事故,工業安全率好于WANO統計的同類核電站中值水平。
秦山核電站的勝利建成及其13年安全運行的事實,使人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核電是清潔、安全、可持續發展的能源。
中國具備有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設計、建設、制造、運營核電站的能力,已形成發展核電產業的體系。
在中國20世紀80年代經濟水平和核工業體系基礎上,走自主發展核電的道路是成功之路。
以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
發展創新,埋頭實干,不斷提高系統和設備可靠性。
13年來,針對秦山核電站的特點,為跟上世界核電安全標準的不斷提出,秦山核電公司建立并實施電站中長期更新改造計劃,不斷提高系統的可靠性。為此秦山核電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堅持不懈地開展設備整治和技術改造。尤其是利用每次換料的機會,持續不斷地進行設備整治。在1997年初,OSART安全審評后,根據專家建議,及時抓住修復吊籃的空隙時期,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設備整治工作。自1991年12月機組投入運行,特別是1994年4月投入商業運行以來,截止到2003年11月30日,共進行了有記錄的改造1458項。從而確保了機組滿足核安全法規的要求,確保了電廠10多年的安全穩定運行。
堅持理論培訓,建設一支過硬的電站運行管理隊伍。
秦山核電公司充分認識到全面提高職工素養對安全生產、提高生存競爭能力的極端重要性。在嚴格按照國家核安全法規要求,對主控操縱員進行規范化培訓的基礎上,公司在建設初期的生產準備階段,就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有關標準,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培訓制度和規范。公司的生產人員均根據《秦山核電廠生產人員培訓再培訓大綱》和相關制度要求進行上崗培訓,做到崗位有資格要求,上崗有授權證書。通過10多年來的不斷完善,公司已建成了較為規范、系統的培訓、授權上崗、定期再培訓的全員培訓體系。
核電站操縱員直接承擔核電站的運行和安全管理責任。秦山核電站的操縱員的初試培訓和再培訓,不僅做到完全按照國家核安全法規、操縱員資格審查委員會考試標準和公司的培訓大綱要求進行,而且結合實踐經驗與深圳亞仿公司合作,研制出我國首臺核電站摸擬機用于上機培訓。10多年來,經秦山核電站自主取照培訓,共有98人獲得了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反應堆操縱員執照,有65人獲得了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反應堆高級操縱員執照。不僅滿足了自身的需要,還為后續核電工程輸送了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
建立健全全員培訓機制,是提高員工素質的有效途徑。公司始終堅持以培養和建設高素質的職工隊伍為方向,把職工培訓列入公司的長遠規劃當中,有健全的培訓管理機構、完善的培訓管理制度、足夠的培訓經費、較先進的培訓設施和雄厚的培訓師資隊伍。經過多年的努力,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系統培訓、授權上崗、定期再培訓的全員培訓體系。核電廠的所有生產人員均根據崗位資格要求,按照公司職工培訓和再培訓大綱的規定,接受初始培訓或年度的再培訓。包括電廠生產管理制度、核安全法規、輻射防護、工業安全、消防和保衛以及應急響應等;管理類課程由培訓中心統一實施,專業類課程由各單位根據制訂的計劃具體實施。職工只有完成了全部規定科目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獲得總經理和培訓中心主任授予的上崗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工作。
通過全員培訓與專業培訓相結合,使職工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全面提高,職業資格的持證比例有所增加,培育了員工銳意進取、善于學習、崗位成才的精神,使之成為“智能型”員工,為13年來的輝煌業績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為核電事業的發展輸送了人才,實現了“掌握技術,取得經驗,培養人才,為我國核電的發展打下基礎”的目標。我公司也因培訓工作扎實,被評為全國職工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學習先進,規范制度,努力實現管理現代化。
核電作為高科技和無國界的產業,在世界上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并已達到很高的管理水平。秦山核電公司瞄準國際先進水平作為自己的目標,積極參與國內外同行的技術交流,努力學習世界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生產運行管理水平。
13年來,按照核安全法規的要求,采用國際標準,結合秦山核電站的具體情況,制訂了各項管理制度257多項,對電站生產管理和安全管理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其中制訂有質保、輻射防護、環境監測等13個管理大綱,每個管理大綱都明確規定管理目的、原則、要求程序、組織和指揮體系、職責分工等,而且制訂了與之相應的各種管理制度、程序等。經過13年的發展和完善,現有生產管理制度13類257個,行政管理制度14類107個。同時為規范工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的行為,電站還建立了一套運行和維修操作程序,并在繼續完善。
1992年,根據國家核安全法規及有關國際核安全導則等文件,秦山核電公司在國內較早地實行了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體系,制定了《安全質量政策與目標》,編制了《秦山核電站運行質量保證大綱》,經國家核安全局審評認可后頒發和實施。隨著公司的發展、組織機構和職責的調整,運行質保大綱和管理制度均進行了及時、相應的修訂,保證其有效性。目前,《秦山核電廠運行質量保證大綱》第四版已經國家核安全局審評并通過。
1994年,秦山核電公司加入了世界核運行者協會(WANO)東京中心;積極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WANO在國內外舉辦的各種交流培訓活動;2000年在IAEA的幫助下,公司還啟動了高級管理人員培訓項目,派遣核電站中層以上高級管理人員赴國外對口核電站學習交流;堅持采用國際上通用的核電站綜合性能指標要求和考核自己;結合實際,制定核電站年度管理目標,在實際運行中嚴格執行。在國內,與大亞灣核電站建立了每年兩次的定期互訪交流制度。經過13年的努力,秦山核電站的(WANO)10項綜合性能指標已有多項達到或接近世界中值水平。
按照國際核電運行經驗,秦山核電公司較早就制定并貫徹了核電站“計劃檢修,預防為主”的維修政策。每年根據設備的運行情況,制定年度的計劃維修目標,然后分解成月度計劃維修項目及計劃停堆停機維修項目。每次換料期間,預防性計劃檢修比例逐年提高,近年已約占檢修項目的80%;同時,預兆性維修工作也逐步開展,通過監測早期發現設備的故障,及時維修,防止設備故障的進一步擴大,并減少對完好設備的檢修而出現浪費。通過這些方面的工作,秦山核電站的設備完好率始終保持在較好水平并逐年提高,1996年的主要設備完好率已達99.7%,主要生產設備可利用率達到97.4%。
為了進一步縮短與世界先進核電站的差距,2000年在全面評價秦山核電公司現狀的基礎上,制定了《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在重要技術改進、安全管理、設備材料狀態管理、技術支持、信息系統建設、預算目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文化建設等8個方面的163項改進措施的貫徹。經過4年的努力,實現了秦山核電廠WANO10項性能指標達到世界中值水平的目標,縮短了與世界先進核電站的差距。2005年開始制定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秦山核電站的發展目標。
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員工核安全文化意識。
秦山核電公司深感運營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的重大責任,始終把抓好隊伍建設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建廠初期,全體員工發揚核工業的光榮傳統,把建成我國第一座核電站作為己任,無私奉獻,艱苦創業;上世紀90年代初核電站投產后,又把抓好核電站的安全運行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勇敢面對世界先進水平,迎接挑戰,把安全運行核電站的工作同“振興中華”緊密聯系在一起,響亮提出“秦山光榮我光榮,我為秦山爭光榮”的口號;為了向國際先進核電站接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不斷拓展思維,正確處理安全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把過去已形成的“招之即來、沖得上、拿得下”的傳統習慣向新興的核安全文化所倡導的“團隊精神”和工作中的“開放、透明、質疑、交流和照規程辦事”的更深層次的自覺行為轉化。
通過參與國際、國內的同行交流,參與IAEA、WANO、日本海電調等國際交流和與大亞灣核電站每年兩次定期交流活動等外部經驗反饋等方式,學習國際、國內姐妹核電站的先進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
通過安全文化教育、聯系身邊所發生的運行事件、開展以執行“兩票三制”為核心的安全文化活動,職工的核安全意識、工作能力、過程控制能力、工作質量均有較大提高,變“要我干”為“我要干”,變“強制按制度辦”為“自覺按制度辦”,對涉及到核安全重要系統、設備檢修、遵守技術規格書的時間限制、對核安全相關缺陷的處理和及時報告、工作按程序進行、有意識的開展風險分析活動、主動分析出現的較大缺陷和提出對策等的自覺性明顯提高,體現出很高的透明度。
截止到2004年6月,參加各項安全活動統計如下:舉辦有關培訓434期,培訓人數7007人日;組織安全知識競賽11次,參賽人數18279人次;舉辦演講會5次,演講人數268人次;組織崗位練兵、技術比武61場,參加人數達9072人次;組織勞動競賽51次,參加人數達13768人次。
2001年公司又啟動了“秦山核電公司企業形象工程”,經過兩年的努力,公司的經營理念、行為規范、視覺識別將有一個透徹的梳理與整合,為中國核工業、中國核電事業再樹“新世紀、新形象、新輝煌”的良好國際形象。2004年又開展了全員企業文化培訓,其目的是強化文化管理,凝聚共識,培養團隊意識,錘煉企業精神,同心同德,推進企業發展。
結束祖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
核電技術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水平,秦山核電一期工程的建成投產和安全運行13年的實踐,實現了建設秦山核電站的初衷,達到了“鍛煉隊伍、掌握技術、培養人才、積累經驗”的目標;為后續核電滾動發展輸送了人才、資金和技術;結束了中國大陸有核無核電的歷史,使我國成為擁有完整核工業體系的核大國,增強了我國綜合國力。
秦山核電站從建設開始就一直受到世界的注目。特別是近幾年來,秦山核電站運行狀況良好,創造了連續運行331天、443天的歷史記錄,截至2005年1月10日,本燃料循環機組連續運行又達到410天的好成績,核電站的管理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得到了IAEA官員的贊賞,他們認為:秦山核電站(一期)現在已達到的管理水平,在國際上也屬高標準的;國家核安全局也認為,秦山核電站作為原型堆核電站,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中核集團秦山核電公司總經理何小劍指出,這些評價是對我們過去所做付出努力的肯定,是鼓勵、是鞭策。我們清楚,秦山核電站畢竟是中國第一個原型堆核電站,中國核電還處于起步階段,與世界先進核電站相比還存在差距,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一定要站在戰略的高度,歷史辯證地評價自己,與時俱進,通過創造性的工作、學習和實踐的鍛煉,不斷提高管理核電站的水平,進一步縮短與世界先進核電站的差距,迎接中國核電建設新的發展。
秦山核電站機組運行業績
從2001年5月10日到2004年12月31日,秦山核電站實現安全生產1330多天的好成績,創造了原型堆核電站安全運行的新記錄。
2001年至2002年4月在機組第6燃料循環中,取得連續安全發電331天的歷史最好記錄。
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機組第7燃料循環連續安全發電443天,創造了最好的歷史記錄。秦山核電站每一次400多天的連續功率運行,作為原型堆按商業化運行能夠達到此記錄在國際上也是罕見的。2002年WANO性能指標綜合指數評價中,秦山核電站提前達到世界壓水堆核電站的中值水平,2003年的各項指標均好于2002年。2003年秦山核電站共發電24.1億千瓦時,超過計劃發電量22.38億千瓦時的年發電任務。同時,接近24.71億千瓦時的歷史最好年發電記錄。
2003年10月22日,秦山核電站開始第7次換料檢修。中核集團秦山核電公司為提前完成第7次換料大修任務,全體員工上下同心、齊心協力、精心組織、充分發揮技術過硬、經驗豐富、戰斗力和凝聚力強的企業團隊作用,在短短的38天時間內圓滿完成了這次具有很大挑戰性的換料檢修任務,比計劃提前5天完成檢修任務,又創造了公司換料檢修史上的最好記錄。11月28日機組正式并網發電,進入第8個燃料循環階段。
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秦山30萬千瓦核電站在第8燃料循環中已連續安全運行了400天,年累計發電量達到27.2億千瓦時,超額完成了中核集團公司下達的全年發電任務,并創運行發電13年來年發電量的最高記錄。去年以來,秦山核電站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機組始終保持安全穩定功率運行,每個月的機組負荷因子都在95%以上,能力因子始終保持在99%以上。2004年12月1日,秦山核電公司完成2004年千瓦時發電任務24.9億千瓦時。由于電站的良好表現,中核集團公司在今年下半年決定重新調整秦山核電公司年發電任務指標,由年初制訂的24.9億千瓦時,調整為26.2億千瓦時的年發電任務。經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秦山核電公司已提前完成了年發電任務。(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