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9日22時15分,中國南極內陸昆侖考察隊李院生隊長一行成功登上海拔高度4083米,距南極中山站1250公里的南極冰蓋北高點。消息傳來,我不禁為之歡呼。
2000年12月,我有幸參加中國第17次南極考察隊去長城站考察,記得我們出發前,曾在上海極地研究中心與老科考隊員座談,李院生曾向我們詳細介紹了1998-1999年從南極中山站向冰蓋作的幾次沖擊:“第三次向內陸跑了1100公里,海拔高度到達3400米。以后再走了
100公里,到達3900米的最高點。”現在李院生等科考隊員不僅超越了他們自己的歷史紀錄,也達到了人類在南極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不能不使我們為之自豪。
人類到達南極已有200多年,但直到1985年中國才在南極建立第一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以后又建了中山站。那時,南極四個最重要的點———極點、磁點、冰點和最高點中,前三個已分別由美國、法國和蘇聯建站,只剩下最高點還是空白。想不到20年后,這個空白被遲到的中國人填補了。如果中國能在那里建站,就掌握了南極真正的制高點。
中國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實在來之不易!論經驗,直到20多年前,我們的考察隊員才到智利、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考察站實習。論經費,幾年前每年用于極地(包括北極與極地研究中心等開支)才3000萬元人民幣,近年翻了一番,也不過相當于700多萬美元,而美國的開支是好幾億美元。2000-2001年我在長城站時感到,我們的設施和設備遠不如人口只有1500萬的智利,也不如才幾百萬人的烏拉圭。
我注意到,這次昆侖隊沖擊冰蓋,完全是單隊作戰,并沒有配置后勤支援。在南極,離開了考察站隨時都可能遭遇危險。我們曾經在冰蓋上行走,稍有不慎就會踩到冰裂縫。英國考察隊曾有一輛雪地車因沒有及時發現冰裂隙,結果全車覆沒,毫發未存。南極的風速可以達到每秒45米,冰蓋所在地的最低氣溫低于零下50攝氏度。我在南極遭遇過一次連續三天的暴風雪,當時根本無法在室外活動。而這次他們深入內地達1200多公里,往返時間估計要兩個多月,還要完成一系列科學考察任務,堪稱南極考察史上的壯舉,中國南極事業的偉績!
南極離中國很遠,但離世界的未來卻很近。這塊1400多萬平方公里、基本為冰雪覆蓋的冰原是地球上唯一沒有人類定居的大陸。正因為如此,已經有不少國家宣稱自己擁有南極的領土,有些國家宣布的“領土”還相互重疊。例如智利,就在本國地圖的東西兩端至南極點之間畫了一個三角形,劃入三角形的南極大陸和島嶼都被宣布為智利領土。連遠在西歐、北歐的國家也曾在南極“占有領土”。通過《國際南極公約》,各國的領土要求已經被長期“凍結”,即國際社會對這些要求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與此同時,各國不得再提出新的領土要求,但任何國家都可以在南極從事科學考察。而只有在南極建有永久性考察站的國家,才有權參與南極事務的討論,才能擁有對南極未來的發言權。
盡管南極冰蓋下的真相基本還是個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南極儲藏的淡水占全球的70%以上。南極附近海域磷蝦的合理年捕撈量可達1億噸,足以滿足全世界人口的動物蛋白需要量,而目前的利用量不足100萬噸。南極還是一個最理想的科學考察和研究基地,可以將它作為一個了解地球進化、環境演變、人類與自然關系的實驗室,一旦南極之謎找到答案,人類面臨的不少難題會迎刃而解。
600年前的鄭和航海曾經提供過一次絕無僅有的走向海洋的機會,但歷史的原因使中國失之交臂。21世紀的中國必須保衛自己的海洋,也不能再失去走向海洋的機會,更不能在南極缺席,插在南極冰蓋之巔的中國國旗向全世界昭示了我們的決心。我們應該感謝李院生和他的全體隊員。2001年1月,我在俄羅斯的別林斯高津考察站采訪奧列加站長。面對這座漸趨衰敗的大站,他無限傷感地回憶著昔日的輝煌:“以前我們每年收到的賀卡要用郵袋裝,可現在少得可憐。”他哀嘆的不僅是物資和經費的匱乏,而是南極事業已經被俄國人忘卻。
但中國人民會永遠記住我們的南極英雄,會將南極事業看成我們的未來。上海是中國極地事業的重要基地,是極地研究中心所在地,是雪龍號考察船的錨泊地,也是不少南極英雄的故鄉。作為一個面向海洋的國際大都市,上海應該在中國的南極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上海人應該更關注南極,上海人將熱烈歡迎南極英雄凱旋!(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