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國國民收入大概不會低于13萬億元水平,如果老百姓繼續勤儉節約、將其收入的40%用于儲蓄,則可以形成5萬億元左右的國民儲蓄,而根據中央銀行計劃,其中只有2.5萬億元通過銀行間接融資渠道注入市場,其余資金怎么辦?看來只有通過資本市場及其他非正規金融方式來解決。
在很多人看來,貨幣政策就是貨幣政策,其基本目標是維護幣值穩定,似乎與資本市
場沒有太多的直接關系,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我們經常從社會的各個層面聽到:必須加快發展資本市場的強烈呼聲,最近從中央銀行那里又一次聽到了這種聲音,的確令人鼓舞。1月6日,在南寧召開的2005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的閉幕式上,周小川行長明確地表示,當前要深入研究融資結構問題,為直接融資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合理比例關系,不斷優化融資結構;要采取適當措施,鼓勵股本性投資、債券投資和適度的風險資本投資,同時強化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周小川行長的這一觀點,無疑抓住了我國現實金融體系中的一個十分突出的要害問題。
在中國人民銀行歷次公布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里,已多次提及要改善我國的企業融資結構和發展資本市場問題,周小川在其任中國證監會主席期間就曾經倡導,要超常規地發展機構投資者和發展資本市場。這一回他又明確地提出,當前要進一步推動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加強調查分析和信息收集工作,支持擴大直接融資和資本市場發展。
應該說,金融主管部門的高層領導確實看到了我國金融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嚴重性,但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卻非易事,需要我們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做深入的研究工作,更需要各級部門在執行力方面下功夫。2004年,我國GDP增長大約9%,但上證綜合指數卻下降了15.4%,而且企業IPO融資萎縮,上市公司再融資萎縮,證券市場總市值和流通市值嚴重縮水;因此,資本市場與經濟發展產生了背離,與上市公司業績發生了背離,與貨幣政策似乎也有點背離,這種情況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當然,資本市場價格指數的下跌固然有其諸多深刻的制度原因和歷史原因,但是緊縮性貨幣政策事實上對資本市場也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對此我們不應該忽視。反思2004年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執行情況,我們不難發現它對資本市場也確實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
第一,貨幣政策總量指標完成情況差強人意,貨幣供應大起大落,這在很大程度上惡化了企業融資環境,也增加了銀行的經營風險。由于貨幣供應的急劇收緊和劇烈波動,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企業正常的融資活動和資金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部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進而影響到部分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由于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某些受宏觀調控影響的重點行業的企業業績滑坡,影響了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因此增加了我國銀行體系的潛在金融風險,也影響了幾家上市銀行的市場表現。
第二,2004年中央銀行組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還多次動用利率政策,包括上調商業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這些顯然都是緊縮性貨幣政策信號,旨在調節商業銀行和企業的經營成本,并引導它們合理地開展經營活動,政策本身似乎無可非議,但是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對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產生了某些負面影響。比如上半年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由于巨斧砍下的力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部分銀行和企業的正常流動性,也影響到了證券一級市場的企業新股發行工作。
第三,在匯率政策上,中央銀行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從國際金融機構踴躍參與QFII投資的熱情看,不排除它們有貨幣套利的商業動機。由于在外匯市場上央行被迫投放巨額人民幣,為了保證實現基礎貨幣供應目標,不得不采取其他各種對沖手段,這樣勢必會對央行的其他正常金融活動產生嚴重擠壓,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國商業銀行、企業和居民的正常經濟活動,進而也對資本市場產生某些負面影響。
近日里,中央銀行把2005年貨幣供應增幅目標減少到了15%,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2.5萬億元,兩項指標都低于去年,反映了今年我國將繼續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基調。我們進一步地分析,還會有新的發現。2005年,我國國民收入大概不會低于13萬億元水平,如果老百姓繼續勤儉節約、將其收入的40%用于儲蓄,則可以形成5萬億元左右的國民儲蓄,而根據中央銀行計劃,其中只有2.5萬億元通過銀行間接融資渠道注入市場,其余資金怎么辦?看來只有通過資本市場及其他非正規金融方式來解決。
但是,如果假定2005年我國資本市場依然延續2004年的運行慣性,那么便會產生另一個嚴重問題:這些當期的儲蓄如何轉化為投資?我們知道,金融市場的一個基本使命就是要將儲蓄順利地轉化為投資。當然,在正門不通的情況下,自然還有旁門左道,但是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金融秩序紊亂、金融效率低下和金融風險增加。看來,中央銀行雖然覺察并提出了問題,但是問題的解決確實需要有配套的措施,在堵住旁門左道的同時,必須疏導正規渠道,而除了發展資本市場,似乎已別無選擇。上海證券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徐洪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