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記者 李芃 編譯
克隆羊問世之后再做些什么?對于帶領著一支英國的團隊在1997年炮制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動物的英國生物化學家艾蘭·科曼來說,他會離開陰冷的蘇格蘭高地前往新加坡。并不是那里的熱帶氣候吸引了他,而是當地進行胚胎干細胞研究的良好環境讓這位56歲的科學家怦然心動。
胚胎干細胞沒被軀體賦予任何功能,科學家們希望利用它來治療很多疾病。由于這些細胞是從人類的胚胎中提取的,因此美國從2001年起就限制了相關研究。新加坡則恰恰相反,他們已逐步建立起了一個干細胞研究中心,而且據科曼所說,“有大量的基金”。
這還只是新加坡致力發展生化事業的一部分努力。新加坡政府已撥出6億美元基金,用于資助開展干細胞及其他一些邊緣生命科學研究項目的科技成長企業。2004年,新加坡還設立了一個200萬平方英尺的基地,用作相關研究的實驗室及官方機構。自2002年以來,新加坡政府已經向科曼任首席科學家的ES國際細胞組織撥款2200萬美元。目前,ES已經擁有了6組干細胞(每組干細胞都來自于同一個胚胎),并致力于研究攻克糖尿病的辦法。ES的首席執行官羅伯特·克魯伯斯承認,“支持是巨大的”。
不僅是新加坡把美國對于干細胞研究的限制當作好機會,美國的一家財經周刊近日指出,亞洲的很多國家都試圖從中漁利,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都把干細胞研究視為搶占生化領域領先地位的制高點。總部設在紐約的國際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會首席科學家羅伯特·戈德斯坦稱,亞洲近年來在這方面的研究進展是“令人驚訝”的,該基金會曾經和新加坡聯手資助ES國際細胞組織,用于研究糖尿病的治療。戈德斯坦分析認為,亞洲國家們想的是,既然看起來美國無意在這方面做領頭羊,自己為什么不能挺身而出呢。
的確,由于許多宗教保守派人士的反對,美國總統布什從三年前就開始嚴厲限制對胚胎干細胞研究的資助。而亞洲的宗教傳統多樣,同樣的問題在這里并沒有引起激烈的討論。正如印度政府干細胞研究領導小組主席D·巴拉薩拉馬尼所說,“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沒有道德障礙”。
不過科學家們認為,盡管亞洲在干細胞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還不能將之運用到實際治療中,只不過有一些早期的嘗試,比如中國曾希望利用干細胞來治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2004年10月,韓國朝鮮大學的研究者們聲稱,他們已把干細胞移植到了一位患有脊髓損傷的37歲婦女體內。參與研究的某教授稱,“患者的康復程度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為了在干細胞研究領域搶得先機,一些亞洲國家還想到了囤積人才。中國已經從美國頂尖的大學里招募了一些科學家,幫助運作大陸的研究中心;新加坡則引進了時值32歲盛年的丹麥科學家穆勒·貝斯德,讓他擔任新加坡康盛人生有限公司的首席技術官,這家公司是東南亞第一家采集和儲存臍帶血的公司。貝斯德和他的同仁們覺得,新加坡政府一如既往的支持使得本來擔心政治風向改變的人們增強了信心,“你不會發現五年的努力一夜之間就前功盡棄。”他說。
這家周刊還直言不諱地指出,從長期來看,亞洲國家還遠未確立他們在干細胞研究領域的領導地位。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從國外引進的人才顯然不能支持長久,各國的大學能否培養出足夠的高級人才來從事這項事業。另一個疑問則來自于道德方面———據稱,某些國家一些實驗用的干細胞是從妊娠第二期流產后的胚胎中抽取出來的。
更令亞洲國家焦慮的是,美國的干細胞研究正從別的渠道獲得越來越多的資助。布什總統的再次當選,決定了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仍然不會向在美的研究者們提供胚胎干細胞研究的資金支持,但是大選日為生物技術行業帶來一個巨大勝利———第71號建議(Proposition71)的通過,預計該建議在未來10年里將為加州的干細胞研究資助3億美元。該周刊評論說,這將使得亞洲國家更加難于吸引人才。在過去兩年中,韓國總共才為干細胞研究提供了2700萬美元資金,新加坡等國提供的研究資金和加州一比也相形見絀。新加坡政府顧問、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細胞和生物進化學教授蘭迪·謝克曼說,加州將建起一個相當規模的研究網絡。盡管他對新加坡執政者的舉措表示贊賞,但他直言第71號建議所提供的資金具有壓倒性優勢,足以讓有志于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趨之若鶩。
除此以外,美國至少另有五個州也希望加大對這項研究的支持,以免所有的最佳資源都涌向加州。英國對干細胞研究也開始實行相對自由的政策,并且即將開始對其進行資助。這些舉動使得亞洲國家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將有一段艱難時日。新加坡正在組建自己的科學家隊伍,但是科曼指出,第71號建議的提出者已經著手招募人才,而且一旦那些頂尖的人物走了,他們將帶走一個團隊。
當然,亞洲國家也在堅持并追加資金。新加坡干細胞技術公司的主席蘇珊·林稱,“我就不信單個國家可以壟斷對干細胞的研究”。韓國國立漢城大學的一名研究者也表示,加州的努力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但是韓國、新加坡和中國也將繼續致力于這項研究。人們相信,盡管全球別的地方干細胞研究的環境在改善,亞洲已經有了雄厚的基礎,他們不會放棄。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1月12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