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經濟增長動力與安全隱患并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1日 09:48 經濟日報 | |||||||||
中國《經濟日報》10日刊登題為《中東經濟:增長動力與安全隱患并存》的文章指出,石油出口、經濟改革將繼續推動中東經濟發展,2005年中東經濟總體將保持增長態勢,但也受國際石油市場的價格變化、地區國家經濟改革和結構調整、地緣政治因素和地區局勢等許多因素制約,文章摘發如下: 石油出口是動力
西亞地區沙特、伊拉克和伊朗等海灣八國是世界上主要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國,石油收入占當地國民生產總值三分之一強。國際油價的高低及各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多寡,與各國的石油出口收入直接掛勾,并通過漫長的石油產業鏈,調節著地區經濟的各個層面,影響著各國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發展水平。 據阿聯酋媒體報道,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去年的石油出口收入達1800億美元,同時給各國帶來約600億美元的財政盈余。充沛的財政收入使各國政府有足夠的財力擴大公共開支,推動一些大型項目的出臺和上馬,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受高油價的刺激,各國政府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本國居民的福利水平,廣大民眾消費需求的增加,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繁榮。 世界銀行在2005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的經濟增長率為3.2%。受世界經濟運行良好的牽引和亞洲對石油消費需求增加的帶動,預計今年的國際油價仍將在一個較高的價位波動。受此影響,中東國家的石油出口收入仍呈樂觀勢頭,拉升該地區經濟的增長。 經濟改革是保障 經濟改革和結構調整對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對廣大中東國家來說尤其如此。埃及、土耳其等中東非產油國通過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大力發展制造業和服務業,開發旅游業,實現了較好的經濟增長。沙特、伊朗、阿聯酋等海灣產油國,努力實現經濟多元化,擺脫國民經濟對石油產業的過分倚重,充分重視非石油部門經濟的發展潛力,激發民營企業的經濟活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目前,海灣合作委員會各成員國與美國、歐盟和中國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就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都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一旦有關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將有助于促進這些國家的對外貿易,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增強地區經濟的實力。根據海合會的時間進度表,其六個成員國將逐步調整各自的經濟結構,于2005年建立貨幣同盟,并于2010年實行單一貨幣,逐步實現海灣國家經濟共同體。在2004年12月份召開的海合會首腦會議期間,海灣國家宣布聯合建設從科威特經沙特、阿聯酋至阿曼的兩條跨國鐵路干線,并建設連接阿聯酋與卡塔爾和巴林的跨海大橋。海灣國家經濟的融合,將促進其內部貿易和相互投資,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地區局勢是隱患 地緣政治因素和地區安全局勢是中東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并將在相當程度上拖累地區經濟增長。伊拉克的戰后重建、伊朗核問題、巴以沖突等都是制約中東經濟發展的變壓器。伊拉克戰后局勢的混亂,嚴重打擊了伊拉克重建的信心和外國投資的進入,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大批外國公司紛紛從伊撤離,給伊拉克的戰后重建蒙上了厚厚的陰影。伊拉克能否在1月份按期舉行大選,大選后伊拉克的局勢能否有明顯改善,至今仍是個大大的問號。伊拉克石油生產目前已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但石油出口卻因持續不斷的武裝沖突和封鎖而變得極其艱難,因此伊拉克的安全形勢和石油出口設施問題仍是制約伊拉克石油產能的瓶頸。持續半個多世紀的巴以沖突,也使阿以雙方都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價和經濟代價,中東和平進程能否在新的一年里取得突破,考驗著阿以領導人的政治智慧,而地區經濟的發展也維系于此。 此外,中東經濟的發展還面臨其他一些挑戰,如失業率居高不下,相當部分國家的失業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兩位數的水平;美元持續貶值的消極影響直接關系到海灣國家“石油美元”的購買力,使其經濟實力大打折扣;人口增長速度過快,沙特等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超過了經濟增長速度,致使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呈負增長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