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600887)昨晚公告稱,其所持國債已全部售出,實際虧損減少為1218萬元。但有分析師認為,不排除伊利通過關聯交易來出售國債,并以此來粉飾賬面。
公告表示,集團已于2004年12月31日前售出公司所持有的全部國債,并于2005年1月7日收回全部投資國債資金。公司從2002年11月26日開始購買國債,期間累計投資額41657萬元(期間最高使用資金為3億元)。截至2005年1月7日,公司共收回資金40439萬元,累計虧損
1218萬元。與2004年9月30日止公司已提取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1502萬元相比,減少短期投資跌價損失284萬元。
深圳智多盈分析師余凱表示,伊利國債的虧損問題雖然得到解決,但這不排除伊利可能通過其旗下子公司等關聯企業接盤這些國債,以較好的回購資金來粉飾現在的賬面,以期減少投資者對公司的負面判斷。但是,國債虧損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關鍵仍是由此曝露出來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缺陷。
去年6月,伊利獨董針對伊利股份巨額國債投資事件,要求提出審查,但結果遭到罷免。不過,伊利股份通過投資國債、實施曲線MBO的真相也被逐漸揭露。獨董懷疑伊利高管用投資國債的資金,通過隱形渠道,轉到金信信托,成為其收購伊利股份的資金,從而實現管理層的MBO。其后,中國證監會介入調查,最終導致伊利高管被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