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
2004年全國稅收收入快速增長,占GDP比重達到19%,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2004年各項稅收增幅分別為:國內增值稅21.6%、營業稅25.4%、內資企業所得稅34.2%、涉外企業所得稅32.2%、個人所得稅22.5%、海關代征進口稅32.9%;
各省、市、自治區和計劃單列市稅收收入增幅均在兩位數以上。焦點
稅收的高增長與GDP增長是否協調?這種高增長是不是正常?
高增長是不是意味著老百姓和廣大企業稅負過重?
在稅收大好形勢下,是不是應該立即啟動新一輪稅制改革?
日前,國稅總局公布了2004年全國稅收情況:不包括關稅和農業稅,全國收稅25718億元,比2003年增收5256億元。稅收總收入和增收額雙雙實現歷史性突破,是近年來增長最快、增收最多的一年。稅收的高增長,目前在中國社科界引發了一場討論。觀點交鋒甲方:稅收與GDP增長協調乙方:增幅長期超高不正常
中國稅收的高增長讓一些地方稅務專家有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福建省地稅局科研所副所長潘賢掌說,稅收收入這幾年來連續高速增長,嚴重超出GDP的增長。他認為,根源就是重復征稅的稅負過高。稅收收入的增長應該和經濟增長匹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安體富則認為,稅收高增長的原因一定要和GDP聯系起來進行量化分析,任何一個國家的稅收收入的增長可能某一年或者某幾年超過GDP的增長,但是不能總是超過,否則就可能不正常。
對此,國家稅務總局計統司副司長舒啟明回應說,不能簡單看2004年稅收增長了25.7%,經濟增長了9%,通過量化比較,這二者是協調的。稅收高于經濟的原因很多,通常有稅制、稅政、征管、經濟結構和效益的變化,以及經濟和稅收在計算和統計口徑上的差異,這些因素都會帶來稅收的增長。從這幾個方面分析,2004年稅收收入是比較正常的,各項經濟指標增長都超過了GDP增長,所以稅收增長就會大大超過GDP增長。同時對3萬個企業進行了監控,這些企業的稅收是穩定的,有一些企業的稅負上升了,是加強了欠稅的管制。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認為,不能從稅收增長占GDP增長的比重來看是不是正常。中國農業的比重是日益縮小的,工商業占GDP的比例是越來越大的,現行的稅制主要是對工商業征稅,對農業征稅是很少的。所以這個比重提高在工業化時期是正常的。甲方:實際稅負不重乙方:宏觀稅負偏重
潘賢掌認為,我國稅制長期高速增長,其中存在嚴重重復課稅問題。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增值稅是生產型的,不允許固定資產抵扣所含的稅;二是消費稅已經對一般生產資料和百姓生活必需品進行重復課稅;三是營業稅,重復收費問題更嚴重;四是企業所得稅當中,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扣除不足。個人所得稅也存在費用扣除項目和標準不合理;五是兩稅互征的地方小稅種也存在。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重復課稅也更加嚴重。
安體富教授同意上述說法。他說,我國的宏觀稅負已經是偏高了:首先看政府支配的資源,去年最保守的估計是27%或28%,現在是30%。第二,就是增值稅,發展中國家是19%,現在已經達到21%了。第三點就是法定稅率是偏高的。第四點就是邊際宏觀稅率過高。2003年是33%左右,今年肯定是40%以上了。
對此,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說,總體講,在幾個主要稅種上,它的法定稅負是偏重了,實際上因為我們征管水平比較低,可能我們同樣的稅率和外國比,還沒征那么多錢,但法定稅負是偏高的。高層回應稅收快速增長是正常的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表示,2004年稅收收入較快增長是比較正常的。首先,稅收收入較快增長,得益于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和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2004年GDP增長9.2%左右,但這是按可比價格計算的,而稅收是按照現價計算的。如果考慮到價格因素,按現價計算,2004年GDP增長15%左右。
另外,GDP的結構與稅收結構之間也是有差異的。稅收主要來自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而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大大高于9.2%。幾個主要稅種均大幅增收,帶動了稅收較快增長。2005年征稅計劃定得低
另外,2005年我國稅收增長計劃已經制定,2005年計劃征稅28250億元,比2004年增長9.8%。影響2005年稅收增長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控制過熱行業以后稅收會減少;二是分稅制改革;三是2004年對一些欠稅稅款的糾正,2005年會減少。2004年收入規模已經很大,征稅空間逐步縮小,但2005年稅收最終還是會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為什么稅收計劃定得這么低?因為有些經濟指標現在是看不到的,新增這里面一些分量指標都很低。比如2004年GDP安排是7%,其中工業是8.5%,進出口是8%,實際上執行的結果,工業是23%,進出口是36.5%,都大大超出GDP的預期了,所以稅收計劃是跟經濟計劃走的。萬一經濟指標定高了,對預算的影響非同小可。(據深圳商報徐香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