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樓市中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一些父母憑借自己較強的經濟實力給子女買房,他們或從投資考慮,或為子女的未來打算,或考慮到以后過戶繳納稅費、征收遺產稅等問題,索性讓女子直接當業主。
劉先生在機關當公務員,妻子則在外企做高級白領,倆人“一家兩制”,收入頗豐厚,家里除了擁有高檔住宅、小車外,還有一大筆現金。劉先生認為,現在買不動產能增值,
因此與其把錢存在銀行,不如買房子,但房子將來繼承的時候,辦理過戶手續要繳納稅費,不如現在就把購房人直接寫成兒子。最近,他就以兒子的名義訂購了一套住宅,有意思的是,劉先生特別申明現在不能讓還在大學讀書的兒子知道父親為他買了房,免得他不努力。
無獨有偶,自己開了一家咨詢公司的王先生,孩子才上幼兒園,就以孩子的名義買了一套房子。問他為什么要作如此長遠的打算,王先生一笑說,做生意有風險,也給孩子和自己留條后路。
那么,子女是否可以獨立購房,還是需父母代為購房?這取決于子女的民事行為能力。
依據有關規定,18周歲(含)以上且精神健康的自然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且精神健康的自然人,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行為;10周歲(含)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辯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可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從事與自己的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的民事活動必須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或事前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事后由他的法定代理人追認。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辯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需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進行民事活動。
如果子女已經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則可直接由子女購房,因購房產生的一切法律權利義務均由子女自己享有和承擔。如果子女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購房時需由父母代理。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買受人一欄和簽字的地方寫上子女的名字,在法定代理人簽字的地方簽上自己的名字。這樣,一個有效的房屋買賣合同就成立了。
但也有一些有“先見之明”的人“聰明反被聰明誤”。
為了免去以后的遺產稅,劉女士于兩年前以尚未大學畢業的兒子的名義買下了一套房子。去年兒子大學畢業工作了,本可以申購限價房,但由于名下已有房產而失去了機會。現在劉女士正在賣這套房子,以便讓兒子趕在下一次申報限價房時成為無房者。
為了今后免交遺產稅,王先生卻因此遇到了麻煩———他以子女的名義購置了房產,如今想把房子轉讓,卻被告知其無權處置。4年前他花了100多萬元,購買了一套17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登記時用的是四歲兒子的名字。最近,他因生意上資金緊張,想賣掉房子以便周轉,結果房產交易中心告訴他無權出售該商品房。這讓他覺得不可思議:房子是自己掏錢買的,又是兒子的法定監護人,怎么會沒有處置權?
替兒子買的房子自己無權處置?王先生的遭遇讓許多和他有著同樣做法的人吃了一驚:這太不合常理了。
但現實規定的確是這樣。
未成年人從出生之日起,就有購買、接受、繼承等權利,但因其沒有民事行為能力,因此沒有抵押、出讓的權利。現在有不少父母為了今后免交遺產稅,早早地替兒女購置好房產,但隨著情況不斷出現變化,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如果需要將房屋轉讓或抵押時,就會遇到像王先生一樣的問題。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八條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根據這一法律規定,一般情況下監護人是不能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的。除非是監護人(父母)為被監護人(子女)的利益處置房產,如被監護人的教育、重大疾病需要醫療費用出現困難時,監護人才可以通過法定程序處置房產。處置前,監護人必須提供與此相關的真實證明資料,并通過公證機關公證,方能轉讓或抵押。(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