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實施天津市委提出的“三步走”戰略和五大戰略舉措,積極適應深刻變化的新形勢和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新特點,按照“整體推進,協調發展,追求高水平,實現新跨越”的工作總要求,近日,天津提出了加快商務發展的重大舉措:
1努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
以先進技術為主導,推進新一輪嫁接改造調整。著眼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整體經濟水平,大力引進當代先進技術和知名品牌。圍繞六大支柱產業,引導配套企業聚集,壯大工業支柱產業群,重點引進具有產業龍頭帶動效應的跨國公司來津落戶。
加大服務業招商引資力度。制訂鼓勵開放和發展的服務行業引導目錄,細化招商項目,加大推介力度。鼓勵和吸引跨國公司來津設立服務業外包基地、培訓基地、研發中心、采購中心、分銷中心和地區總部。圍繞海河開發,大力引進金融、保險、證券、旅游、商業地產和現代零售業種業態。鼓勵外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及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在天津市設立代表處。
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各區縣成立相應的投資促進機構,大力引進國際著名咨詢企業,鼓勵各類中介機構參與投資促進工作。培育發展一批招商企業,在注冊登記、參與國內外活動、提供信息等方面給予支持,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化、專業化招商。
充分發揮濱海新區龍頭帶動作用。調整和完善濱海新區整體發展規劃,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整合濱海新區資源,加強區域整體協調,將開發區、保稅區和天津港的功能及品牌優勢與塘沽、漢沽、大港等區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在土地、信息、就業、資本市場等方面合力打造新優勢,提高一體化招商水平。
提高區縣配套產業集群效應。各郊區縣以區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托,圍繞壯大優勢產業,明確產業定位,確定引資重點,發展上下游銜接、配套完善的產業基地。市內各區結合海河開發,重點發展商貿、金融、房地產等第三產業。
2深度開發國際市場
堅持多元化出口戰略。對外商投資企業突出服務促進,對國有外貿企業突出體制創新,對民營企業突出政策扶持,支持各類企業和工商業者登記經營進出口業務。
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完善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促進體系,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品出口。推動傳統大宗產品提高科技含量,帶動傳統產業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創新貿易方式,吸引跨國公司和外地企業在津設立常設采購機構,爭取聯合國在津設立采購中心,引導企業進入聯合國和國際連鎖采購網絡。
增強口岸國際貿易服務功能。建立口岸環境監督、監測和評估體系。加快電子口岸建設,全面實施“大通關”工程,口岸各部門提供24小時通關服務。擴大承攬天津口岸腹地的出口貨源,推進天津口岸與邊疆口岸互動,實現與華北、西北和中西部地區省會城市的口岸直通,促進與中亞國家陸橋商貿流通。
推動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重點推動埃及蘇伊士特區、美國天津商貿工業園、烏茲別克塘沽工業園建設,形成一批輻射周邊的境外商貿工業園。推動優勢企業和民營企業到境外辦廠,建立營銷網絡,參與資源開發、農業合作和開展服務貿易。
大力發展境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推動外經企業采取資產重組、資本運營、組成項目聯合體等多種方式,共同承攬國際工程。深度開發和培育中東、東亞、東南亞和非洲等工程市場,積極承攬總承包和“交鑰匙”工程,帶動天津市成套設備出口和勞務輸出。
3全面提升商貿集散輻射功能
促進批發業加快發展。引導生產企業科學設置供應鏈流程,推進采購和銷售環節的專業化。通過新建、改擴建、聯合重組等方式,著力發展集散力強、專業化程度高的大型批發交易市場,形成小商品、農副產品及輕紡產品、陶瓷建材及裝飾材料、新舊汽車及相關產品、金屬材料、石油及海洋化工交易集散中心。
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提升會展水平,聚集商貿資源。加快建設大型展覽場館和配套設施。積極爭取國內外投資,盡快建成天津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擴建泰達國際會展中心。
促進現代商貿物流發展。加快發展以天津港口和優勢產業為依托的大宗商品物流和配送。重點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及一批理貨、采購、分撥、配送企業,加快建設生產資料、日用工業品、食品物流基地。引進知名國際物流企業與天津市商貿企業合資合作,用現代物流理念和先進技術提升商貿配送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積極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自備物流服務系統剝離轉型為第三方物流企業,以“商貿+物流”的方式對傳統批發倉儲企業進行改組改造。
4加速構建現代化零售商業體系
打造繁榮繁華的商業區街。按照科學規劃布局,整體構思設計的原則,高標準建設和改造提升商業區街。初步形成以和平路-濱江道、小白樓、塘沽解放路中心商業區為核心,區域商業中心為骨干,功能完善,設施先進,業態結構合理的大都市商業網絡。實施和平路-濱江道金街”改造升級,新建友誼新天地、現代城、勸華綜合購物中心、機電廣場等大型設施,通過調整置換,引進跨國零售集團和國內外知名品牌進街經營,使之成為名品薈萃的現代商業街。
建設覆蓋城鄉的便民商業網絡。在市區和農村城鎮,發展以大中型綜合超市為骨干,餐飲、儲蓄、郵政、生活服務相配套的綜合性社區商業服務中心;在居民區周邊統一規劃、統一組織建設便利店、早點快餐店、廢舊物資回收點、菜市場(生鮮食品超市)等便民商業網點。鼓勵發展家政、醫療保健、保潔、物業管理、休閑健身等生活服務業。拆除占路市場,設置便民網點,在農村初步形成以縣城為重點,鄉鎮為骨干,村為基礎的消費品零售網絡和農資連鎖銷售網絡。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公司+農戶”生產流通模式的數量增加兩倍。
加快發展連鎖經營和新型業態。支持各類連鎖企業開展跨行業、跨地區的資本和業務重組,鼓勵連鎖企業向城市社區和農村地區延伸,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連鎖企業和“老字號”企業運用商品、商號、管理技術等優勢發展連鎖網絡。積極發展折扣店、廠家直銷中心、電視購物、網上購物等新型業態。調整、提升傳統業態,引導大型百貨店改造與整合,中小型百貨商場向專業商店方向轉變。銷售額占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大幅度提高。
5不斷加強商貿設施建設
優化商貿設施布局結構。加強對大型商貿設施發展的宏觀調控,建立城市大型商貿設施建設項目監測系統,對全市商業網點的數量、布局、結構以及市場需求情況實施動態采集分析并及時發布,引導企業的投資行為。
加大商貿設施投資力度。通過政府投資、招商引資、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鼓勵各種經濟成分投資商貿設施。
加快商貿信息化建設。建設商貿電子管理系統,與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網上對接,實現網上申報、審批,實施網上管理。
6進一步推進商貿企業改革
調整流通領域所有制結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壯大商貿流通業經濟規模。降低市場準入條件,放寬經營范圍限制,鼓勵更多的企業和自然人進入商貿流通業。支持外地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來津投資發展商貿流通業。扶持吸納力強、投資能力弱的中小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加快發展。
培育流通領域大集團、大企業。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做大做強,著力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管理規范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支持具有一定實力的本市商貿企業到市外、國外發展。支持商貿資本向生產領域延伸。鼓勵外貿企業建立國內銷售網絡,發展國內貿易;支持內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開展進出口業務;支持鼓勵內外貿企業相互投資參股。按照精干主業、壯大規模的思路,把分散的國有資產向優勢行業、優勢領域和核心業務集中,組建大型商貿企業集團,實現國有流通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
加快國有內外貿企業改革。采取“整體打包,債權轉股”等方法,解決企業不良債務。關系市場穩定的重點行業,保留一定的國有控股企業,其余企業國有股權比例要明顯下降。規范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科學決策程序,建立和完善市屬集團公司經營效績評價指標體系,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7加強市場監管和政策引導
整頓規范市場流通秩序。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方針,緊緊抓住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重點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防范各類經濟犯罪活動。以食品安全為重點,抓好城鄉結合部、農村市場、農貿市場、小作坊等重點區域的整治,嚴格查處各類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
完善市場監測系統和重要商品儲備制度。以保障市場供應、維護社會穩定為目標,建立以信息技術為依托,覆蓋全市的市場監測網絡。實施對重要節日市場和日常市場的監測,搞好重要商品儲備,制定米、面、油、肉、蛋、糖、鹽、成品油、煤炭等重要商品的供應應急預案,預防和及時消除因突發事件引發的市場異常波動。完善儲備商品管理機制,重要商品儲備要規范標準,公開招標,擇優選擇。
提高應對和防范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搭建分工協作、信息共享、反應敏捷的公平貿易平臺。及時監測天津市重要出口商品的出口數量和價格,特別要監測敏感出口市場的變化情況,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充分利用爭端解決機制,做好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應訴工作,幫助企業突破各種貿易壁壘,增強企業戰勝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能力。
建立內外貿一體化管理體制。市商務委作為全市商務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內外貿管理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統一制定商務發展規劃,制訂法規規章,建立內外貿統一的指標管理體系,加強對國內國際市場相互影響的分析研究,提出預測報告及應對措施。充實內外貿發展專項資金,設立招商引資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商務事業發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有競爭力的知名品牌擴大出口,對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名牌出口商品給予獎勵,對在海外注冊商標的商品給予扶持。對在境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勞務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企業和機構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扶持發展大型流通企業,擴大授信額度。對資不抵債無償還能力的國有商貿企業可以通過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依法處理。對商業零售小網點在改制、出售過程中房產證、土地證不全的,市房管、土地部門積極予以支持,符合有關政策的及時予以補辦。國有商業網點的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按市場評估價格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