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6日零時2分,中國第13億人在北京誕生,這是中國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史上重要的一頁,首先是值得慶賀的。
有人要問:既然國家的基本國策是計劃生育、控制人口,人口達到13億有什么可以慶賀的呢?其實,只要我們回顧一下中國和世界人口發展的歷史就可以明白,這13億人實在來之不易。
中國人的來歷至少可以追溯到10萬年前,但到公元初,在今天中國境內的人口還只有6000多萬人。此后2000年間,到公元8世紀前期的盛唐人口才突破6000萬,到12世紀初的北宋超過1億,17世紀初的明朝接近2億,19世紀前期的清朝到達4億,1953年中國大陸出現5.88億的新紀錄,以后快速攀升至1973年的8.9億。從1973年開始,人口增長速度趨緩,但當年還是越過9億大關,并在1981年出現10億的高峰。
從公元初至1850年間,中國人口的年平均增長率還不足1‰。盡管在社會安定的階段人口年增長率可以高達10‰,甚至20‰,但一次次的天災人禍造成人口的巨大損失,經常使幾十年、上百年積累起來的人口總數減少一半以上。正因為如此,人們只能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作為信條,為了宗族的綿延,不得不采取早婚、早育、多育,甚至多妻、納妾、借妻、借腹生子、過繼、領養等種種辦法。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確的生育觀念和科學的避孕技術,加上男尊女卑的偏見,面對生存壓力,一些婦女不得不采用原始而危險的墮胎和避孕手段,大批女嬰被溺殺,在一些人多地少地區,男嬰也難幸免。歷代統治者為增加人口往往不遺余力,鼓勵早婚早育,甚至對晚婚婦女加稅罰款,強制分家,對生孩子的家庭減免賦稅,獎勵實物,勒令寡婦改嫁,都曾被明令推行。但人口增長不以統治者意志為轉移,中國的人口增長率直到19世紀末才明顯提高,到實施計劃生育前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已接近30‰。
從公元初開始,中國的人口始終居世界第一,最多時占世界總人口的35%,一般都占25%以上。能夠長期保持這樣的記錄,證明中國擁有發達的農業和勤勞的人民,足以生產供養龐大人口的糧食和物資;具有相對先進的醫藥技術和公共衛生系統,使民眾能夠抗病養生;也證明中國形成了維持社會秩序和治安、管理上億人口的行政體制。中國能夠為世界作出巨大貢獻,能夠延續數千年而不致解體、分裂、滅絕,中國文化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斷裂的古代文明,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眾多的人口。直到近代,人口也還是中國抵御外國侵略的優勢之一。所以中國的人口能達到13億,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是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值得慶賀的另一個理由,是這一天已經被成功地推遲了4年,這證明中國已經基本完成了一次重大的人口增長方式的轉變。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和人口的增長和發展,都經歷過幾個相同的階段,即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長,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在工業化以前,世界各國的人口都處于前兩個階段,人口增長率都很低。今天的西方發達國家,當年也無不苦于人口不足,遇天災人禍時也動輒人口減半。很多家庭給幾個孩子用同一個名字,因為只要其中有一個能長大成人就是上上大吉。而在工業化以后,這些國家的人口也經歷了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階段,花了一二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過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階段。而在中國,這一轉變是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間完成的。這當然使中國人口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如有一兩代人不得不執行嚴格的計劃生育,這一兩代孩子不能享受兄弟姐妹的情感,老齡化速度由此加快。但這是不得已的,當時中國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要是沒有這一轉變,中國的損失將會更大,這一兩代人更不堪重負,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和國際地位。
對中國來說,適度控制人口數量還有更重大的意義。因為世界上沒有哪一塊土地曾經供養過如此多的人口,經歷過如此多的破壞。而在世界的大國中,沒有哪個國家有如此高的比較人口密度,如此低的人均耕地和資源。一百多年前,被稱為“中國馬爾薩斯”的汪士鐸面對4億多人口,曾發出絕望的驚呼:“人多之害,山頂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開深菁,猶不足養,天地之力窮矣!”盡管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進步超出了汪士鐸的想像,今天的13億中國人過著汪氏當初無法預見的生活,但中國的確面臨著資源和環境的危機。正是由于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長,才使龐大的中國人口有了一個喘息的機會,才使中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才使我們今天能夠比較從容地規劃未來。
當然,面對這項新的世界紀錄,我們不僅需要慶賀,更需要意識到自己對中國,對歷史,對人類,對未來的責任。由于人口增長的慣性作用,中國必定還會迎來14億、或許15億的人口高峰。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就業高峰、大城市人口的負增長、大規模人口流動和城市化正在或已經來臨,如何提高素質更是對中國人口的嚴峻考驗。
但既然有了實現最重大的人口轉變的經驗,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中國人口達到14億時,新一代中國人將能更從容地面對未來。(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