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問題之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6日 08:46 新華社 | |||||||||
    黃河上游是我國水利資源最集中的河段,也是水能重點開發區,近幾年來投資主體多元化使得黃河上游水電資源開發步伐不斷提速。然而,民營企業目前在參與開發的過程中卻面臨和產生了不少問題,有民營企業家和專家稱,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否則將導致民營資本卻步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并造成資源的浪費和市場環境的嚴重惡化。
    西部大開發以來,能源緊缺加之國家電力政策的調整,使得水電資源開發市場逐步放開,大量民間資本的涌入,有效地緩解了資金壓力,促使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步伐明顯加快。2000年至今,黃河上游規劃的13座大中型水電站中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就有6座,裝機容量達519萬千瓦。這其中,直崗拉卡水電站是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中型水電站,是一個以發電為主,兼有灌溉效益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耗資14.2億元,由美國AES(世界火電排名第一企業)和香港真興集團共同投資建設。工程總裝機19.2萬千瓦,設5臺貫流式水電發電機組,年理論發電量7.6億千瓦時。     作為資方代表的香港真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葉青告訴記者,目前工程進度非常順利,11月28日電站主河床已成功實現截流,明年5月首臺機組可望按預期運轉發電。但現在他們遇到的問題是,上網電價機制遠未形成,這直接影響到投資者資本的回收和收益。葉青說,據他們了解,現在龍羊峽水電站發出的電是以每千瓦時1毛多錢被收購的,而李家峽水電站的收購價則是每千瓦時3毛多錢,每個電站的收購電價都不一樣。龍羊峽由于是國家直接計劃投資建設的沒有包袱,所以即使收購價是1毛多錢都有盈利,而李家峽則是市場條件下上馬的,賣3毛多錢有時都還虧損,這些歷史遺留問題導致了目前的電價混亂。作為民營企業投資就是為追求回報,而到現在為止,電站投產發電為期不遠,可至關重要的電價問題卻得不到明確答復,他們與青海省有關部門多次磋商無果,據說這個問題還要拿到北京去談。葉青表示,一般來說水電站的資本回收周期在8年左右,而目前他們對此問題一片茫然。     青海省水電勘察設計院副院長胡進峰還提到這樣一種現象。她說,水電開發屬資金重投入項目,平均每千瓦裝機成本為7000-8000元,在青海有些地區則超過了10000元。但目前,一些民營企業在黃河上游從事小水電開發中,限于資金規模,盲目壓縮成本,有的竟然達到每千瓦實際只投入5000多元。在這樣盲目壓縮成本的開發中,投資者往往只把項目中最精華的部分付諸開發,而將項目中一些地質條件較差、開發成本較大的部分舍棄,造成水電資源的嚴重浪費。在黃河上游一條較大的支流--大通河上,有的河段裝機容量完全可以達到2萬千瓦,但是開發者卻嫌投資成本高、開發難度大,只選取了其中的精華部分,裝機僅有9000千瓦,大部分的資源就被浪費掉了。同時,無序的開發打亂了開發規劃,使得原本可以建兩個或更多電站的地方建了一個電站以后,就無法再開發利用,造成水電資源的嚴重浪費。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外行參與水電開發所導致的資金和人力、物力的浪費。湟源縣發展計劃和經濟貿易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位于該縣的莫爾吉水電站由于先天設計不合理,自建成以來幾乎就沒發過電,導致600多萬元的銀行貸款至今一分未還,一座廢棄的水電站如今成為了農行收回的資產抵押。     胡進峰建議,在黃河上游的水電開發中必須盡快建立一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理順電價收購關系,真正體現市場規律,實現優勝劣汰,否則會嚴重挫傷民營資本的積極性,對于水電資源開發和政府形象都會產生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另外,在這種機制中還要在保持水電市場放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民營企業從事水電開發相關資質和建設經營行為的監管,從而讓真正有實力、有開發愿望的民營企業加入到黃河上游水電開發的潮流中來,實現資源開發與財富增值的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