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
編者按:2004年,不少理財新招術沖擊著我們的錢包,外匯理財、人民幣理財、外匯信托、個人炒金……讓人眼花繚亂,心動之余似乎也有點找不清方向,還沒等徹底掌握這些新名詞,2005年又向我們撲面而來。新的一年,我們面對的問題會更多:還會繼續加息么?股市能好起來么?房子是漲還是跌?人民幣會升值么?理財收益還能更高么?外匯應該換成
人民幣么?……對此,請聽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的專業理財規劃師的解答———
2005年,隨著金融機構的競爭日益激烈,金融產品的開發速度加快,隨之而來的是將有更多的理財新名詞大量涌現,新穎的理財產品更加層出不窮,收益率也可能會創歷史新高。每個人都面臨著一個理財新機遇,當然,風險也蘊含其中:年收益率超過10%的外匯信托產品已經面世,明年類似的產品可能屢見不鮮;如果上市房地產基金按計劃推出,投資房產也可以通過買基金實現,買基金、收房租的日子離我們不遠了;人民幣存款利率下限已經放開,明年各家銀行利率可能不再一成不變,即使是單純的存錢,也需要做做算術題了;與此同時,基金、券商也在加緊研發自己的理財產品,加入理財大軍……
理財專家認為,今后將步入一個多元化理財時期。面對種種“誘惑”,個人首先要有明確的理財目標,根據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制定理財計劃,才能有的放矢,得償所愿。更重要的是,理財絕不是暴富的途徑,不能只看收益不看風險。
2005年可能會有很多高收益產品出現,但是發生虧損的風險也可能是很大的。對風險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具體而言,2005年理財要把握三大要點。
一、理財首先是理資金。資金的價格是利率,貨幣的價格是匯率。而這兩個關鍵價格明年發生變動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
外幣利率已經基本放開,美元、澳元可能進一步升息。人民幣升息、升值預期也越來越濃。所以,手中的外幣和人民幣資金不要輕易“捆牢”。
單從收益率看,2004年初的美元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基本在2%以下。而現在的同期產品年收益率可以高達3.5%。當時草率買入的投資者可能已經“套牢”。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個人銀行市場部總經理林小燕提醒投資者,對那些保證回報的長期產品應有所保留,不要輕易被高收益率打動,最好等兩三個月看清楚市場趨勢,再做決定。她認為,此時投資的產品,最好是期限短且投資者有提前贖回的權利。如果期限比較長,那么收益率遞增型的產品也可以考慮。
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個人理財中心副主任羅毅也贊同這一觀點。他建議,在當前階段,應多關注貨幣基金。因為貨幣基金既可實現較高收益,變現也非常靈活。
二、對同一個行業的投資,也將有多條途徑。林小燕最近剛從香港調任上海,她在上海租房子時發現,房子的空置率很高。她分析后認為,加息后,以租養房的獲利空間正在縮小。在上海閉著眼睛買樓都能賺錢的時代可能要終結了。
其他專家也認為,現在房價已經上升到一個敏感的區域,樓盤的投資價值正在分化,投資者要想獲利,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對項目進行分析、比較。
其實,投資房地產,將不再非買樓不可。深交所正在醞釀推出上市房地產基金,這是一種通過基金投資房地產的形式。
從海外經驗看,投資這種基金能獲得每年6%-9%的穩定分紅收益率,就好像收房租。
三、即使是單純的儲蓄,銀行不同利率也不同。比如,同樣一筆澳元,存在招商銀行的一年利率2.9375%,而存在美國銀行的利率高達3.875%,兩者相差將近1%。隨著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的推進,2005年各家銀行的人民幣利率可能也要發生分化。
投資者面臨的選擇余地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寬廣,可能也是前所未有的復雜。貨比三家將是投資獲利的基本功。
在接觸客戶的過程中,業界人士最大的感觸是,很多客戶把理財當成致富的門路,只關注單只產品的收益率大小。
其實這是一種誤區。據介紹說,理財是運用各種投資產品做組合,以達到分散風險、實現目標收益率的一種手段。理財是一種理性投資,是對財富的長遠規劃。
采取這種思路,在進行理財全盤規劃的時候,應盡量分散投資于相關性不大的產品中。比如,黃金與美元往往呈反向變動,同時持有這兩種產品,就能對沖美元貶值的風險。另外,最好不要集中投資于高收益或低收益產品,而應兩者兼顧。具體的投資比例,則根據個人的目標收益率和風險承受程度而具體設定。
隨著2005年更多理財產品的面世,投資者可選擇不同風險檔次、不同方式進行投資。只要設計好自己的投資組合,最大限度分散風險,其他的事,就交給市場吧。
《市場報》 (2005年01月04日 第十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