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在東亞一體化進程的推動過程中,中日兩國合作是關鍵。而在合作過程中,推進一體化進程的先鋒不是政治家,而是中日兩國企業家。這是因為現代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能夠促進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跨國界流動,推動國際分工深化和規模經濟實現,推動生產要素價格在區域的均等化,構成了經濟一體化的微觀基礎。其市場機制力量能夠推動作為宏觀層次區域經濟和社會一體化的實現。如果經濟局限在一國之內而不發生跨越國界的要求時,國際經濟活動并不會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規則,它往往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帶有
很大的隨機性,這對國際經濟交往會產生相當嚴重的負面影響。當資本開始國際化時,東道國在根據自己國情吸引外資時,也逐漸改變國內立法,接受國際慣例,也使東道國實行更開放的對外經濟發展政策,優化了國內的法律、政治和人文環境等,這些變化將成為形成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礎。企業在區域內不同國家的產業投資選擇上可根據各國自身的資源稟賦有所側重。傳統的“雁行模式”就是按收入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不同國家按產品的高度化程度,分別主要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資本密集型產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形成高度化不等的產業和出口結構。收入水平較高的國家為收入水平較低的國家提供資本和低端技術,而后者則為前者提供勞動密集型產品。對于某些產業的產品結構趨同、生產能力過剩和相互競爭激烈的問題,應采取建立大企業間戰略聯盟,擴大產業內貿易的合作方式。為了避免出現過度競爭造成兩敗俱傷,可能需要在大企業之間建立某種戰略聯盟,整合區域內的產品結構,擴大基于比較優勢或規模經濟的產業內貿易,實現一種競合的新關系,從而推動區域一體化。海航一直看好中國———東亞地區的市場。近年來,我們與日本航空界實現了互訪,開展了良好的合作。我們順利開通了海口———大阪定期國際航班,我們希望今后還將不斷拓展更多的中日航線。我認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日兩國企業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既符合兩國人民和企業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
(金陵/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