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感言 突破同質化個人理財產品真正個起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4日 02:45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李峻嶺 各銀行推出的個人理財產品的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各家拿出的幾乎都是證券、外匯、保險、基金等投資產品的組合,種類少,而且沒有體現出銀行自己特色的產品。“感覺有點像搞批發。在國外,銀行會很快針對用戶的情況做出一份非常個性化的理財計劃,因為他們的理財產品非常多。”一位熟悉國外情況的業內人士這樣分析。
從和銀行業的一些人士的交談中感到,個人理財產品個性化不足的另一主要原因還是政策法規不明確。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截止目前,推出人民幣理財業務的銀行都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還沒有動靜。當然,管理層也正在考慮國有銀行推行人民幣理財的事情。再如,比如期權,在國外是個成熟的理財產品,是有法律界定的,但是國內沒有這方面的法規,相關業務也就沒法開展。 個人理財產品同質化的另一表現是,在推出個人理財產品時,各銀行都極力宣傳自己產品的收益高而且穩定。 但投資者心中是應該有對風險的心理準備的。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普遍認為人民幣正處于一個利息上升的通道,在這個時期,對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要平衡看待。如何讓個人理財產品個性化凸現?這是各銀行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在現有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下,答案只有一個:創新。 如果投資者將理性的目光延伸到“創新”的背后,就會很容易在創新之路上陷入“舊式思維”,無法形成跨越性突破。創新不僅僅是將銀行網點的服務環境打扮得更加高檔,裝修更加豪華,更重要的是為客戶,為投資者提供的理財方案到底有多大的創新,這是問題的根本。 國內理財師的培訓剛剛起步,各種培訓水平也參差不齊。但理財師的重要性已經被銀行、被客戶所認識。突破同質化,讓理財產品“個”起來,需要政策環境,需要市場環境,更需要專業的理財師。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1月04日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