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當西氣東輸在北京宣布全線商業運營時各方面談論最多的是西氣東輸已經成為帶動東西及沿線經濟的新引擎。
當東輸之氣每年達到200億立方米時,就相當于提供2000萬噸原油,折合標準煤炭2660萬噸。如果全部用于化肥生產或者燃氣發電,每年可以加工合成氨1500萬噸,可以發電1000億千瓦時。東輸之氣還可保證8500萬戶居民生活燃料供應,這將刺激當地機械制造業和建筑
安裝業的發展。僅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現在就有1700萬戶市民需要用氣,10年后用氣居民將達到3400萬戶,其機械設備需求量和土建安裝工程量將超過600億元。
來自上海市有關部門的信息顯示:西氣東輸還引導上海對天然氣進行重新戰略定位,進而成為上海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的新契機。為建設天然氣發電廠的燃氣輪機項目,正在上海與國外公司的合作中醞釀。另外,世界上技術要求最高的船舶——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最近也在上海開工建造。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改善生態環境。目前,東部脆弱的生態環境已不堪煤炭的高排放、高污染。專家對煤炭和天然氣在相同能耗下排放污染物量作過對比,兩者排放灰粉的比例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為29∶1。
在西部,隨著商業化供氣的實現,這一影響將會變得越來越大。在西氣東輸工程的巨額投資中,西部省區吸納資金約340億元,其中新疆200多億元,營造出巨大的消費市場,并增加大量就業崗位。而管道經過的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等省份均有與西氣相關的項目或投資。
對于全國,西氣東輸將有效改善我國能源結構長期過度依賴煤炭的現實。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的儲量仍將保持著旺盛期的特點。加快發展天然氣工業,用天然氣替代一部分石油,應該是維護我國石油戰略安全的一種現實選擇。
劉書云 常志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