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這標志著分布于全國的9萬多家商品交易市場———這個自發的民間體系有了屬于自己的行業機構。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發展,中國經濟的運行方式已經開始由生產決定型向流通主導型轉變,而中國的商品交易市場也由末端產業上升為先導產業。那么這個體系如今發展得怎樣了?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又將做些什么?記者日前走訪了中國商業聯合
會的有關領導。
商品交易市場:
中國商家的三分天下有其一
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主任何濟海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來,我國的商品交易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已達9萬多家,年成交額34000多億元。其中年成交額億元以上的市場就有3265家,它們的成交額年均增速達到10.2%,超過GDP增速。事實證明,商品交易市場已成為我國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快速發展加快了商品流轉,促進了市場繁榮。
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去年以來我國商品交易市場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體現出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從總體上看,我國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持續穩步發展。截至今年6月末,成交額達到1200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3.9%。二是從市場類型看,專業市場在商品交易中的作用日趨明顯,上半年成交額同比增長35.7%。三是從經營方式上看,以批發為主的商品交易市場仍占據主導地位,今年上半年全國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批發成交額為9773.6億元,接近總成交額的80%,充分體現了商品交易市場的批發功能。四是從經營環境看,封閉式商品交易市場成為主體,除煤炭、木材市場仍以露天式為主,其他均以封閉式市場為主,說明經營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五是從經營狀態看,常年營業的商品交易市場占據絕大部分,閑置率明顯降低。六是從地區分布看,東南沿海地區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迅速,成交額超過1000億元的浙江、江蘇、山東、上海,其總成交額占據全國市場總成交額的半壁江山。
構筑全球化流通大平臺
何濟海認為,盡管我國商品交易市場保持了平穩的發展勢頭,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流通業的加快開放,將給我國商品交易市場帶來新的挑戰。可以說,我國商品交易市場正處在一個整合、創新、提升的關鍵時期。
整合就是以中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的體系組合發展為目標,以產業基地和服務基地為基礎,整合優勢資源,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市場。特別要引導商品交易市場由數量擴張向規模擴大轉變,實行強強聯合,做大做強交易市場。創新就是要改革投資體制和經營方式,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實行現代企業制度。在經營方式上引導商品交易市場向生產和消費的兩頭延伸,充分發揮交易市場指導生產、引導消費的功能。提升就是推動交易市場在交易方式上實現電子化,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采用先進的交易手段,加快交易市場由傳統經營方式向現代經營方式的轉變,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駱毓龍表示,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是中國商業聯合會的直屬分支機構,將開展行業調查、行業規劃制定、行業網絡開發、行業國際合作以及業內交流、培訓、咨詢、合作等業務。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將致力于我國交易市場的整合、創新和提升,打造中國批發業的“航母”,不斷提高商品交易市場的現代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