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2月28日,山東德州,盡管氣溫達到零下10攝氏度,但絲毫沒有減低近千名職工和嘉賓慶祝國內首套國產大氮肥裝置建成投產的熱情。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甘智和對此不無激動的說:“我國從此告別了大型化肥裝置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這套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30萬噸大型氮肥生產裝置之所以如此受人關注,原因就在于其國產化率高達94.5%,建設總投資不到14億;而此前國內已有的31套和正在建
設的1套大型氮肥生產裝置則全部是進口的,前后花掉了上百億美元。
“二十幾年的時間,進口了三十多套這類設備,卻始終不能國產,對于國內工業界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一位在現場的老專家對記者表示,事實上經過多年的消化吸收和國內工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幾年前國內企業就已經具備了設計、生產30萬噸大型氮肥裝置的能力,但“沒有人想用、沒有人敢用”國內生產的第一套設備,導致大氮肥裝置長期需要進口,而像30萬噸乙烯、60萬噸超臨界火電機組等其它重大技術裝備也同樣面臨著難以跨過“首臺首套”門檻的尷尬局面。
而按照甘智和的想法,這套大氮肥設備應用到的“以業主負責為核心的重大國產化項目責任機制、以公開透明招投標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公開競爭機制、以資金來源多元化為特點的資金籌集機制、以商業保險為主體的風險控制機制”或許可以幫助國產重大技術裝備突破“首臺首套”的困局。
由于重大技術裝備往往需要依托重點項目、需要大量投資,過去在提到國產化的時候,往往因為責任機制不明確而使得業主不敢輕易使用國產設備,“用了國內的,萬一出了事誰負責?而用了進口的,出了事大家也沒責任,反正都是國家的事情”。一位參與過類似設備招標工作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了個中玄機。而此次則明確了業主的責任機制,一旦項目不成功將由企業自己承擔后果。
另外,由于華魯恒升已在國內主板上市(股票代碼600426),這套設備的招標要對全體股民負責,從資金的角度講它必須降低成本,使用國內的設備總投資才不過14億,而要進口差不多需要40個億。為此,業主從金融市場融資超過4個億,政府有關部門也提供了國債貼息、銀行優先貸款等支持政策,保證了這套國產化設備的資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以商業保險為主的風險分擔機制被用于設備的研制、建設、運營各方面,“萬一項目失敗了怎么辦,萬一項目沒有利潤怎么辦,這些我們都買了保險”,而過去的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只是在個別部分會投保。由于目前國內沒有相適應的保險條款,承保該項目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和太平洋保險公司還是借鑒德國的工業項目保險經驗。
“這套大氮肥裝置國產化的成功對其他重大技術裝備具有很強的借鑒作用”。發改委工業司的一位官員透露,此前業內熱炒的《機械振興法》將很有可能以行業指導意見的形式出臺,而重大項目投保商業保險將很有可能成為慣例。
作者:楊大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