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松齡
入世后,民營企業要沖出國門,在國際商業規則下運作,只有提高企業家的綜合素質,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才能與國外企業對話和競爭。加速對民營企業家素質與能力的培養,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我建議:
調查研究,確定培訓方式。由政府牽頭組織民營企業家協會及當地高校的專家、學者組成民營企業家調查組,對民營企業家的文化水平、學歷、知識結構和知識需求作調查研究,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確定培訓的內容與方式。建立企業家的培訓基地,以全脫產或半脫產方式對企業家進行素質與能力的培訓。在教學方式與內容方面可借鑒西方商務人才培養的經驗,課程可開設:統計學、國民經濟學、企業管理、國際商務、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國際財務、國際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產品質量與認證、廣告媒體、公共關系及商業情報的保護與獲取。要求學員必修一至二門外語和計算機等課程,教材內容要有案例分析和模擬訓練,著重于專業理論和實戰能力的培養。
短期學習,專題研討。可聘請高校熟習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和商業情報獲取的專家、學者及留學歸國人員,根據企業家不同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舉辦如“國際商務、國際財務、國際經濟與法律、品牌戰略、商業情報的保護與獲取”等類型的培訓班和研討會,對企業家進行培訓。
國內參觀,國外考察。組織民營企業家到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參觀和出國考察、學習國內外企業的先進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開拓他們的視野,增強他們的膽識,提高他們的素質,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并為他們在商務運作中遇到的問題尋求答案。
正確評價,樹立導向。企業家素質提高緩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對企業家的素質現狀缺乏正確的評價。沒有一個客觀科學的評價標準,素質提高方向就不明確。因此,應盡快建立企業家素質測評機構,合理評價民營企業家的素質與經營業績,樹立正確的高素質導向。
培養職業經理人。目前一些民營企業的廠長、經理由于文化素質總體偏低,嚴重制約了民營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聘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走上企業重要管理崗位,是民營企業迅速走向國際市場的捷徑。應大力倡導民營企業的職業化建設,拋棄民營企業主必然是企業管理者的狹隘觀念。
拓寬專業知識面。企業家應根據國際市場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而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充實知識結構。不離開工作崗位,堅持業余自學,拓寬專業知識面。企業家協會要與高校的專家合作,編寫出版適合企業家自學的教材,必要時制定考核標準,加強對企業家的輔導與考核。
(作者是廣州大學副研究員,廣州市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顧問)
(日京/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