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言論,較早是由日本某經濟團體的一位理事于2001年提出的。隨后,一些日本官員時常在不同場合發表類似言論。部分東南亞國家的媒體也一度出現這一論調。但引人注意的是2003年上半年,正值中國政府換屆以及“非典”之時,日本財務大臣在七國集團會議上試圖發動其他發達國家一起要求人民幣升值。同年6月16日,美國財長發表談話,稱中國如有意賦予人民幣更大的彈性,美國將表示支持。這引起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廣泛猜測。
2004年9月2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見美國前財長魯賓時指示,中國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10月12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近日社會上出現的人民幣匯率即將調整升值的傳言缺乏根據,是對中國現行匯率政策的誤解。
近日,摩根大通的中國投資分析報告中指出,中國政府將逐漸放寬人民幣波動的幅度。估計到2005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將升值7%。
點評:人民幣的幣值重估必然會相當顯著地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客觀地說,長期以來形成的不對稱的外匯管理體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實際上,即使保持人民幣名義匯率的穩定,如果缺乏一個有效率的外匯市場,那么,如果考慮到物價的因素,人民幣同樣可能會在事實上出現升值。隨著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以及以國有銀行改革為代表的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金融市場將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機制進行市場化改革的條件在逐步成熟,適度放松匯率的波動幅度,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本報記者傅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