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2004年7月18日,受暴雨影響,淮河最大支流沙潁河河南漯河、周口和安徽阜陽等地相繼開閘放水。在洪水的推動下,閘內積存的污水成團下泄。20日至27日,淮河爆發出有史以來最大的污染團,以每小時3到4公里速度緩慢推進,在蚌埠附近與沿河下泄污水匯合,總量達5.4億噸,長度增加到150多公里,刷新了1994年7月污水團總長90公里長的“歷史記錄”。7月29日,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岳就此次特大污染在北京公開表示:淮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超過50%,遠遠超過國際上內陸河合理開發利用程度30%的平均水
平,河道基本喪失生態基流,已不能簡單稱之為河流。近萬座水庫閘壩的修建導致河流斷流,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加劇,生態不斷惡化,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質被徹底改變,淮河基本喪失自凈能力。
點評:淮河治污十年,投入資金數百億,正當有關部門在為治理成果高唱“凱歌”之際,破歷史記錄的最大污染團卻開了一個令人尷尬的玩笑。十年之功化為烏有固然令人沮喪,然而淮河生態污染對今后該流域全國七分之一人口可能造成的遺禍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沒有實行治污責任的經濟補償制度,沒有建立起排污的責任追究機制,甚至沒有日常的起碼的水質檢查、污染檢查以及污染即時查究制度,光靠大運動式的治理、行政命令式的單方推動,要根治淮河污染之痼疾顯然勉為其難。在淮河沿線,一些被地方政府視為明珠的企業卻多是污染嚴重的重工業,而且越是經濟落后的地區,對于污染企業的依賴性越大。治淮不僅需要資金支持,更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本報記者劉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