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從2000年開始,ST啤酒花(600090)的股價在二級市場被形容為火箭一樣上升。從2000年1月份的16元附近開始了歷時三年的連續上漲行情。再經過數次送配后,股價一直緩慢上行,即使是在股市的大跌中,股價也一直不為所動,相當強硬。截至2003年10月17日,股價依然有16元之高。如果復權,股價已經到了80元以上,市盈率也達到了128倍之高。
2003年年底,因巨額擔保曝光,董事長離奇“失蹤”,警方介入調查,生產線遭遇查
封,股價連續跌停……危機漩渦中的啤酒花已是四面楚歌,身處殘局。
由于啤酒花風波一時難以平息,二級市場的利空效應一再擴大,連續13個跌停板,打破了銀廣夏11個跌停的記錄,20多億的流通市值迅速蒸發。然而在2004年1月份,啤酒花又令人驚訝的出現了接近10個漲停板的報復性上漲,身陷困境的莊家利用公司要重組的消息借尸還魂。
點評:莊股高臺跳水,往往與資金鏈斷裂有關。例如“中科系”、“德隆系”的崩盤,似乎都是二級市場股價的事情,與公司基本面關系不大。除非像“銀廣夏陷阱”、“藍田黑洞”、“億安科技”、“啤酒花”、“ST春都”等問題股,不是基本面出現問題就是其他消息面不可預料,股價暴跌不止。但是能夠像啤酒花這樣又連拉近10個漲停板的卻很少,啤酒花的這一舉動可謂妖氣十足。這樣一只問題股票投資者竟然跟風頻頻、市場傳聞不斷,我們的股市和投資者究竟在炒什么?這無疑值得反思。目前造成市場炒風盛行的根本原因,除了市場自身環境有待改善外,監管更是不容忽視。
本報記者 蘇培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