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品出口深陷“十面埋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8日 08:24 經濟參考報 | |||||||||
    明年1月1日,全球紡織品配額將取消,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對此期待已久。但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近日在此間舉行的“中國紡織業如何迎戰后配額時代”高峰論壇上提醒說,取消配額并不意味著中國紡織品全面進入自由貿易時代,除了配額之外,還有關稅、綠色壁壘以及各種非關稅因素影響全球紡織品貿易,全球紡織品市場格局不會因此產生根本的、革命性的變化。
    事實上,面對據說一個小鎮所產襪子就夠全世界人穿的中國,全世界都擔心中國紡織品完全擠垮其它紡織品出口國,因此在2005年配額取消之后,中國紡織品很可能面對其它貿易保護主義的限制。     全程參與過烏拉圭回合紡織品談判、現任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主任級國際貿易政策咨詢員的李月印在論壇上概括預測,中國紡織品出口可能遭遇“十面埋伏”。     第一面:在有重大商業利益的產品方面,美國、歐盟和加拿大采取分化出口利益集團的做法,在不同利益集團間制造矛盾,對不同類型的出口國采取差別對待的歧視性做法。而且,幾乎所有敏感類別的配額都沒有按進程取消。     第二面:包括以“歐盟紡織品標準100”為代表的生態標準,還有以“美式社會責任標準8000”為代表的勞工標準等形形色色的“新型貿易壁壘”繞過WTO的規則和紀律在最近不斷出臺;     第三面:世界關稅貿易總協議1994規則和紀律中的市場準入、一般貿易政策問題得到日益強化,并遭到濫用。比如,歐盟修改現有的普惠制計劃,美國對紡織品嚴加實施邊境和海關“簽證”制度、“特保”措施等;     第四面:矛盾出現轉移,伴隨一體化終結,“出口國多邊協調機制”出現裂痕,反而增加了多哈發展回合的解決難度;     第五面:排他性區域或雙邊自由貿易安排方興未艾,多邊貿易體制遭到挑戰;     第六面:發達進口國紡織業并沒有停止“喘息”;     第七面:進出口國利益沖突加劇,各方不信任度太大;     第八面:中國政府和企業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政府咨詢功能沒有發揮,政策透明度不到位,行業協會作用不足,企業的發言權有限;     第九面:比較優勢的喪失和人為成本的增加,主要原因是資源能源的短缺、法律顧問費用昂貴及工資成本的壓力;     第十面:中國國際化人才的匱乏、語言障礙和文化沖突明顯。     對此,龍永圖表示贊同,他尤其指出,目前值得關注的是,由于紡織品配額取消,全球對中國等紡織品出口大國十分恐懼,并由此形成“中國紡織品出口會沖擊全球紡織品市場”的“假想”。一些國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人為炒作的負面心理影響遠遠高于實際影響,這是中國紡織品出口面臨的重大挑戰。     對于今后可能會出現的濫用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對中國紡織品出口進行不合理排斥和打擊的行為,龍永圖鼓勵中國紡織企業“不要怕”。他說,中國紡織品出口利益并不完全屬于中國,同時還屬于許多進口國的企業。事實上在整個利益鏈中,中國紡織品制造商只能拿到10%的利潤,90%的利潤都屬于品牌擁有者、批發商、分銷商、零售商等各個環節。     龍永圖還指出,目前中國不僅是出口大國還是進口大國,每年要進口5000億美元的產品,對中國紡織品出口濫用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同樣也會在其它產品出口方面受到中國的有力反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