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國產手機亟待維新自保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6日 11:00 中國經營報

    一個最溫情卻最不能令人信服的理由,預示著聲名無人能及的萬明堅博士開始從TCL移動出局。今年太多的國產手機悲情故事已經上演,沒一出能給人如此震撼。TCL何以忍心“放倒”這面被競爭同行依然尊稱為“國產手機一面旗幟”的人物,背后原因屬于“家事”難斷緣由。但說得清的是,國產手機集體面臨維新自保的大課題。

    國產廠商業績普降 洋品牌伺機反撲

    2004年第一季度開始就顯示了國內幾大國產手機公司的頹相,整個國產手機行業全年掉頭向下,誰也沒能走出獨立行情。

    信息產業部數據顯示,波導、夏新、科健、首信等國產品牌1~6月手機銷量不容樂觀,波導升7%,夏新、科健、首信分別下滑1.1%、51%和17%。國產手機前三甲,只有康佳上升較大達71%。 官方統計資料比較滯后,從各廠家渠道得到的資料顯示,整個國產手機行業狀況到年底不但不容樂觀,預計明年形勢將更加嚴峻。

    1999年TCL移動從生產電話機的TCL通訊設備公司中獨立出來時幾乎沒人看好手機行業。但2001年,TCL手機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0億,2003年達到82億,連續4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長。但TCL移動電話今年下跌難止。

    去年沖上國產手機頭把交椅的波導今年第3季度手機綜合毛利率下降了16.8%,并且飽受庫存之困。據知情人士透露,截至2004年9月30日,波導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的存貨占用金額已經高達22億元。

    夏新電子(資訊 行情 論壇)今年7月~9月僅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2億元,同比下降44%;截至2004年6月底,存貨金額高達20.3億元,同比激增56.66%,幾乎占總資產42億元的一半。

    今年第三季度,中科健主營業務收入為15.2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89億元,直接對外預告公司將全年虧損。

    2003年年底就放言坐上國產手機頭把交椅的迪比特今年6月舊事重提,然而到目前為止,由于受渠道大整改的影響,與預期仍存在較大差距;東信、首信、CECT、南方高科逐漸在媒體失去話語權;上半年還高調宣稱“影像普及”的康佳也進入低調期。

    一片“降”聲中國產手機大多采取沉默,但一貫低調行事的夏新電子總裁李曉忠在北京和香港等地多次表示,夏新電子將在“第四季度迎來拐點”。李曉忠認為,目前在2.5G手機方面,夏新的技術短板已經完全補好了,從第四季度開始,夏新一定能夠走出經營困境。11月,“美麗”、“聲動”系列數款新機先后上市,在成都的訂貨會上,高達8000臺成交額近2000萬元的數據的確讓人吃驚。

    與此同時,海外巨頭在中國本土的產銷量卻在大幅上升。據信息產業部統計,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本土產銷量上升超過100%,這個消息對國產手機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曾經血拼下的市場又迅速失去。

    從成本與渠道競爭到品牌與技術競爭

    上海易美通信實業公司宣布終止營業,中科健公告其第一大股東易主,TCL通訊總經理萬明堅辭職等,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雖各有不同,但國產手機面臨的危機和必須做出的調整卻幾乎相同。

    品牌的力量使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索尼愛立信在消費者中贏得難以撼動的信任和追隨,相比之下,國產手機缺乏品牌號召力。盡管需要規劃和時間,但無論是眼前還是未來,品牌都是國產手機難以跨越而又必須跨越的一道門檻,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看看如今三星的表現就能明白。無論多難,國產手機品牌的塑造必須開始。

    渠道的扁平化和營銷手段的國情化曾使國產手機獲得最初的利益,但這些特點不具備永遠的競爭優勢。目前國外品牌不但迅速調整并大有青出于藍之勢,更要命的是,國外廠商的技術優勢是我們短時間學也學不來的。缺乏核心技術,自主研發還處在起步階段,國產手機發展后勁不足的軟肋日趨明顯。在國內十多家的手機廠商中,堅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少之又少,這使國產手機廠商后繼乏力。比品牌的塑造更難,解決技術缺憾更需要時間,更需要敏銳的判斷。夏新電子副總裁黃愛平認為:通信業的技術已經成熟,不會出現大的跳躍性的突破,而中國企業一旦完成了技術的積累,掌握了核心技術,國產手機將與洋品牌保持一個互為攻守的均衡局面。

    與國內市場份額下降相反,在國家倡導、業內看好的海外拓展中,國產手機已經初步體味到國際市場的誘惑。信息產業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國產手機的出口量僅為51萬部,2003年國產手機出口173萬部,截至今年9月,國產品牌手機出口數量已超過400萬部。2004年國產手機出口將突破600萬臺,是兩年前出口量的12倍。國產手機拓展海外市場并非起于今年,今年的亮點卻是TCL、波導分別采用與阿爾卡特、西門子合作的方式,從不同角度進軍國際市場。無論是吃下國外廠商,還是自己去親力親為,海外市場雖然使我們的贏利空間被放大,但國產手機群體中,眼高手低者仍屬大多數。為什么收,怎么收,有沒有能力收,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目前還是個挑戰。即使如李東升這樣的大手筆也未必在短期內解決得了融合等一系列收購后的問題。

    從起步到發展,國產手機與一些國際品牌的手機相比所經歷的時間要短得多,從技術研發實力的儲備、市場營銷經驗的積累等方面比較,國產手機與國際品牌手機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這種現實背景下,國產手機已經走過最初的輝煌,進入調整時期。此時,保持處變不驚的態度,以冷靜、平和的心態面對各種挑戰對國產手機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嚴峻的形勢下首先保證做對事。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手機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健力寶收購案風云突變
楊振寧登記結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審判決
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
年底多款國產新車上市
網友幽默汽車貼圖欣賞
圣誕家居美圖大清單
2005年北京樓市大預測
天堂II 玩轉港澳指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