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鋪:講述上海百年商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5日 17:13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彭朋 胡怡琳 林凡 實習記者 毛菲 聯合撰文 入冬的風微涼,黃浦江水拍擊江岸青石,發出千年不變的濤聲。十六鋪碼頭上兩座巨形廢墟無聲地訴說她曾經的輝煌絢麗。 那是12月初的一個凌晨,伴隨隆隆巨響的爆破聲,十六鋪碼頭的客運大樓和一旁的
自此,十六鋪區域碼頭整體搬遷的設想開始逐步實現。曾是中國最大的水運中心的十六鋪客運站,將被整體遷往吳淞公園附近。3年后,被列入浦江兩岸整體開發規劃的水上游樂中心將在十六鋪碼頭原址上拔地而起。 十六鋪的繁榮與記憶,也隨著爆炸聲,被寫入歷史。 偶爾,能在路經的天橋上瞥到念舊的老人眺望遠方的故地,比如,羅浩良;比如,劉秀珠(音)。60多年前年少氣盛的羅浩良正是從十六鋪下的船走入大上海的。而生于斯長于斯的劉秀珠(音)半個世紀來一直靠碼頭小攤為生。今天,留給這些老人的,只有碼頭的廢墟和以更快速度出現的高樓大廈、便利交通。 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網絡已經開始讓我們忘記,河流和碼頭曾給予這座城市怎樣的哺乳。我們習慣于用更快更便捷的飛機、火車、公路與外界接壤、交流,就像很多人已欣然地接受了十六鋪將被重新定義一樣。 一 消亡 僅僅過了不到一個月,十六鋪碼頭的老工人們已被遷移到了城市的各個角落無處可尋;移交接管十六鋪的保安們漠然地和你談起這里曾有過的熱鬧。 我們費盡心思找到的近七旬老人劉秀珠(音),見證了碼頭半個世紀的起落歲月。“四五十年前,我每天都能掙一二十塊錢,那時的大洋多值錢呀。現在,生意不好了,連最后的碼頭都炸了,沒了。”劉老太的小攤在東門路和瓜外大街交匯的街角,緊挨著已廢棄不用的十六鋪客運站售票處。五十年來,她一直固守著售賣針線、鞋墊、皮筋等,這些從上個世紀傳習至今的小玩意。“我賣的東西一直沒有變過。” 如今,街角除了劉老太的小攤,這里已蕩然無存上世紀商販的熙熙攘攘。背靠的現代化高層建筑久事大廈,已入駐了福建興業銀行。對面的濱江名人苑,是一個新建的高層住宅小區。僅存的小東門老石庫門社區,也將在不久的未來動遷拆除。“動遷通知已經下來了,只是還沒定具體的拆遷日期。”在這里住了一輩子的劉老太,面臨移居浦東的選擇。 幾步之遙的東門路中山西路口,便是百年老店德興館。四層的普通樓房,褪了色的“德興館”字樣,店面被粉飾成了街市上千篇一律的模樣,沒有了老字號的滄桑韻味。“上海本幫菜的源頭”的招牌倒是還在,只是由布幌變成了燙金描紅的黑色匾額。中午在此就餐,店里的女服務員面對詢問,一臉茫然。不曾想,他們連這個店的原址都已毫無知曉了。 在劉老太的指點下,我們尋到了那條叫真如路的弄堂,老德興館最早就在此了。如今的真如路,談妥條件搬遷的房子已成廢墟,部分還在留守的老街坊,也是因為難和動遷組達成協議,堅持抗爭。一些商販已經開始在廢墟上就收購老房梁、木板,討價還價。 當年那些船夫,在德興館扔上幾個銅錢,沽上一壺酒的場景,無處可尋。來這里的都是尋常街坊,要些小籠、面條,匆忙吃完再匆忙離去。 與真如路垂直相連的陽朔路,同樣沒了當年的豪情。同治年間這里稱為洋行街,那時十六鋪水運發達,南北洋商船云集,海味、南北貨、腌臘、地貨、藥材等商號遍布,洋行街便是販賣洋貨的商號集中的街區。現在儼然已是住宅區內名不見經傳的舊式弄堂,許多弄里已經租給了安徽、浙江的商販用作儲存貨物的倉庫。 只有石庫門樓上業已模糊的精美石雕和石庫門房內轉動的老唱片,還在有聲和無聲地提醒觀者這里曾有的滄桑。 “以前的十六鋪,現在已經沒有了。那樣的光景也不會有了。”坐在街角,劉老太兀自喃喃。 二 繁榮 然而,半個世紀以前的十六鋪是無比繁華無比昌盛的。 劉老太至今還記得當時十六鋪碼頭熱鬧的場景,當時的劉老太還是個八九歲的小孩,常在碼頭各處閑逛,“特別是候客室,人很多,還有一個擴音喇叭助興。喇叭里每天都會播放當時的流行歌曲,有《社會主義好》等革命歌曲,也有《小二黑結婚》等電影的歌曲,還有王璇主演的電影主題曲。這些歌曲,我全會唱,都是跟著候客室里的擴音喇叭學的,因為從早到晚,碼頭附近的居民都能聽見這些歌兒”。 劉老太所說的從前光景,羅浩良也曾見識過。“一度,十六鋪的熱鬧,在我眼里就是城市繁華的代名詞。” 60年前從十六鋪下船的羅浩良說,他是到大上海尋找夢想的,一個關于發跡的夢想。 羅浩良回憶里的十六鋪同樣有著不知疲倦的喧鬧。碼頭上,喇叭里播送著船靠岸的通知,旅客注意事項,革命流行歌曲,一整天都是不停歇的喧鬧。出了碼頭,各式各樣的小攤小販連成一片,包子油條的食品香氣,雞、鴨、海鮮的腥氣膻味,還夾雜著時高時低的討價還價聲。從碼頭到倉庫的那條道上,不僅有著步履匆忙的旅客,興致高漲的商販,還有著流著血汗賺辛苦錢的搬運工們。他們穿著土布上衣和短褲,腳穿草鞋,背上披著一大塊布,在太陽光的暴曬下,扛著大麻袋,穿梭于碼頭和倉庫之間。直到夜間十點,碼頭常常燈火通明,人來人往。 “大馬路的牌子,十六鋪的銀子,”老人說,這句當時風傳上海的流行語證明了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十六鋪有多風光。 像劉老太一樣,這些沿十六鋪而居、骨子里浸潤著碼頭生存智慧的人們,他們比任何上海人更早看到買賣的生意經,他們積極地成為了上海城里較早下海的個體戶——在十六鋪門口擺上個攤子,依靠碼頭來往的人流贏得生意。 包括南北貨、水產、肉類、禽蛋、飲食等在內的200多種農副食品批發和零售市場,人參燕窩等珍貴中藥材市場,集中在豆市街、陽朔街的金融業錢莊和典當行,為滿足來往船只需要的鐵錨、繩索商店,都在十六鋪興旺、繁榮。 而像羅浩良這個福建外鄉人一樣,那些進入上海闖碼頭的外鄉農民、行走江湖的小商販或流民,一起隨著十六鋪生生不息。城市商品大繁榮的背后,也糅雜進了他們的世俗和外來的江湖氣、鄉土氣、商業氣。 那樣的繁華時代,同樣孕育了像黃金榮、杜月笙那樣的灘頭大亨。在十六鋪起家的杜月笙,曾是十六鋪水果集散市場賣水果的小混混。后因拜十六鋪青幫頭目陳福生為師,從此走上了黑道發家之路。 三 蛻變 雖然商業上習稱已久,但十六鋪碼頭在1951才被正式定名。史學家則樂意將十六鋪碼頭的起源定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這一年,美商上海旗昌輪船公司在十六鋪北首(今上海港客運站碼頭)租地,建造旗昌輪船碼頭,停靠沿海和長江船舶。 上海史研究專家、上海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周武告訴我們,事實上,十六鋪的商業繁榮始于上世紀上海開埠之前。 南宋末年,上海開始設鎮,以此帶動上海港口日漸興盛,并有“華亭東北一巨鎮”之稱。明嘉靖年間上海筑城以后,十六鋪設在東門外,是城外最繁華最繁忙的地段了。 清代乾隆以后,海禁開放,上海成為我國北洋航線(來往于長江以北沿海)、南洋航線(來往于長江以南沿海)的聯結點。受當時船舶制造技術的限制,北洋航線上的船舶不能在南洋航線上航行,反之亦然;因此上海港成為當時南、北貨輪必然停泊之處,卸下貨物,裝上對方航線運來的貨物后返航。《上海名街志》記載,“因近港口,貨暢其流,南北各路商戶均挾重資而來,在小東門外、十六鋪一帶開店設莊”;當時,鐵路尚未筑建,陸上運輸有限,大宗貨物集散均依靠水運,而上海和外界的交往則依賴十六鋪——這個上海的門戶。借此,十六鋪及東門一帶便迅速發展起來,碼頭林立,商業繁華,有“一城煙雨半東南”之說。“此時的十六鋪,已經是中國和東亞的最大碼頭,更是上海傳統的航運、商業中心。也就是說,上海開埠前,十六鋪已經是東方大埠。”周武表示。 1832年,英國人林賽和傳教士郭士臘驚訝地看到,一周之內竟有400余艘商船經十六鋪進入上海。 太平天國在南京定都之后,江南變成戰區,運河水系自此被攔腰截斷,全線衰落。 不曾想到,河運體系的喪失卻給十六鋪和上海帶來了新的機遇。“因為運河不能貫通,南北的聯系也從過去的河運改成了海運。”周武介紹,“而此前依靠環太湖水系的水運,上海港十六鋪碼頭實際上處于河運體系的邊緣,所能發揮的功能有限。海運取代河運之后,上海臨江靠海,區位優勢大大凸顯。” 靠著這樣的優勢,十六鋪變成了真正的物流集散樞紐。“在近代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十六鋪不僅是聯系國內貿易,而且是聯系國際貿易的一個重要樞紐。” 1927年北伐戰爭勝利后,受眾多大錢莊和商行遷入租界的影響,上海經濟重心向滬北轉移,十六鋪開始衰退。此后接連遭遇“一二.八”、“八.一三”兩次戰爭,十六鋪眾多商鋪被炸為廢墟,昔日盛況一去不復返。 新中國成立后,十六鋪的功能大大縮小,蛻變成一個單一的客運中心,每日集散著大量南來北往的旅客。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浦東開發后,黃浦江漸漸變成上海的內河。城市區位空間的變化,尤其是近年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立,上海港口的位置不斷外移。此外,隨著公路、航空等其他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水運業不斷萎縮,進出十六鋪的旅客日漸稀少。十六鋪原有的功能進一步喪失。 “十六鋪的消亡,和整個上海城市的變遷密不可分。”也正因為此,周武認為,“研究上海的歷史,十六鋪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上海就是靠港口發展起來的。港興則上海興,港衰則上海衰。我們可以說,沒有十六鋪,就沒有如今的上海,作為上海最早的港口,十六鋪的地位不可取代。” 四 未來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十六鋪的日漸沒落,讓那些在碼頭上的經營者們也無力抗爭。陳信榮(就職于上海客運服務總公司總經理辦公室),這位皮膚黝黑的十六鋪經營者曾眼睜睜看著十六鋪從日夜加班走向連續幾年靠“虧損指標”過活,落差之大,令陳信榮除了搖頭,無言以對。從十多年的經營狀況來看,他堅信曾經一票難求的風水寶地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我們的城市在改變,整個交通網絡在日漸成熟,水運的萎縮應該是一種必然吧。” 劉老太也從幾年前就開始感覺到生意的衰落。“光臨的人越來越少,現在繼續擺攤也就是為了白相相(上海話,意為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