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邊界紛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5日 16:32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吳海蔓 北京報道 2004年12月16日,李傳勛決定離開黑龍江大學去北京一趟,因為他所負責的科研課題在第四章“俄羅斯政府對中俄爭議島嶼的態度”上擱淺了。誰能預料政治局勢會這么迅速地變化呢。至少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系列研究”工程在做選題創意的時候,專家們都沒有想到2004年10月14日普京總統會跟中國政府這么麻利地把中俄邊界爭
普京訪華簽的這個邊界協議,其爆炸性立刻淹沒了人們對輸油管道走向的關注。中國和俄羅斯在簽協議之后,一直沒有透露關于這個兩國東段邊界有爭議地段的走向具體是如何劃分的。簡單地說,這是一個秘密。自從1689年《尼布楚條約》簽訂以來,中俄邊界上的故事上演了三百多年,當它塵埃落定的時候,卻依然是個秘密。兩國公民對此都不甘心。兩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此所用的“雙贏、均衡、智慧”的回答并沒有消除人們哪怕一點點的好奇心,他們廢寢忘食地從各種渠道探聽,而后上網交流地圖和資料。黑龍江大學一位退休的歷史老師特地找李傳勛了解信息,當他聽到大家都做了讓步時,他還是忍不住老淚縱橫。邊界線真是一條最能牽動感情的線。 前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國大使傅全章先生在俄羅斯工作了12年,他多次去過邊界。這位前外交官注意到,中國邊界線上插的是花崗巖標記,而俄羅斯邊界用的只是普通的水泥柱。三百多年的國力角逐今日竟然被邊界線上的一個小小標志物標注得一清二楚。傅先生并不畏懼秘密,他說時間是秘密的敵人,那些在戰場上被視為絕密的方案,往往在戰爭一結束就成為美談。國家大事也是如此,等老百姓接受了從大局看這個問題,秘密自然也就消失了。 這個秘密中最核心的詞是黑瞎子島。盡管中俄花了40年來認真解決邊界問題,但最核心的爭議最后還是落到約350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它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中國認為黑瞎子島不在條約范圍內,可幾十年來實際控制黑瞎子島的是俄羅斯遠東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州。黑瞎子島正對該州首府哈巴羅夫斯克市中心,評論家愛指出這個位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而這僅僅是對常規武器而言。實際上黑瞎子島的戰略意義,對于都擁有遠程導彈的中俄兩國而言,遠不如這些聳人聽聞的渲染那么重要。 中俄邊界問題,渲染并不少見,在20世紀60年代末,渲染的藝術達到了顛峰,至今依然在中俄兩國人的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跡。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歷史研究所的薛銜天為撰寫《中蘇關系史》,最近在北京市海淀區一僻靜的地方躲了起來。這個當年本來想當空軍飛行員的小伙子,卻在六十年代初踏進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個神秘的課題小組,該小組一度是為當時外交部中蘇邊界談判小組服務的。那段日子極度保密,因為中國政府還沒有徹底與前蘇聯政府攤牌。小組的任務就是暗中搜索歷史材料,證明沙皇時代對中國的侵略以及簽訂了不平等條約。薛銜天畢業于內蒙古大學,學的是歷史專業。那時候,中蘇邊界互相開放,大家好得就像一家人那樣,靠邊界的中國居民若是有小孩生病,就由婦女抱著過河到對岸前蘇聯的醫院去,高高興興看完病,還拿著不要錢的藥回家。當年的歷史教科書上也都不提沙皇侵華的那段歷史。 這段保密研究持續了兩年的時間,直到1964年7月,毛主席在接待日本代表團時,提到沙俄時代侵占了中國的土地一事。毛主席的話,不僅激起了赫魯曉夫政府的強烈反應,中國歷史界一場浩大的侵華史研究也開始了。回憶那段日子,薛先生止不住笑起來,實際上今天他與俄羅斯許多學者相遇,提到這段熱鬧的往事,大家也都要開懷大笑。那時蘇共中央還專門組織班子,開會研究如何來解釋不平等條約的問題,結果對策是,解釋成是對中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的一種糾正——前蘇聯認為該條約對它是不公平條約。前蘇聯還修改了所有的歷史教科書,把歷史痕跡重新粉刷了一遍。仇恨更深了,1969年珍寶島流血了。 姜振軍是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年輕的工作人員,中蘇關系最緊張的時候,他才只有三四歲。但他特別清楚地記得父輩、祖輩對邊界沖突上表現出的一種恐懼。人們嘮叨著前蘇聯有摩托化部隊,入侵的速度一定會很快。摩托化這個詞就深深印在了一個年幼的哈爾濱男童的心上。 珍寶島事件后,薛先生曾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兩次為珍寶島戰士輸血,他說當時很多人都那樣做。1976年,薛先生帶著中國社科院完成的《沙俄侵華史》第一卷上了珍寶島,去征求意見。盡管在那個年代,歷史研究中的侵華史尤其是中俄邊界研究可以算得上是顯學,但薛先生卻認為現在才迎來了研究的黃金時期。雙方學者都懂得冷靜下來,而不是用政治來左右研究方向。如今邊界已定,幾箱子當年外交部談判小組來往的信函至今仍在灰塵堆中等待人們重溫。薛先生卻和來訪的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在桌子上劃出紅線,繼續津津有味大辯三百回。 在普京離開北京之后,黑瞎子島所在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州的兩位重要領導卻風塵仆仆地來到了北京,他們這次是來招攬中國游客去玩的。在他們臉上一點也看不出黑瞎子島一事給他們帶來的影響。新聞發布會熱鬧極了,美麗動人的俄羅斯外貿銀行行長助理伊麗娜也來捧場。她恰好是哈市居民,但她一次也沒有去過黑瞎子島,在她的印象里,那是一個下雨就會被淹沒的、盡是些沼澤地的小島。談到哈市與黑龍江的邊貿,伊麗娜也興奮了,今年銀行和中國業務有關的客戶量是往年的3倍。李傳勛先生的北京之行也有收獲,課題將增加合作開發和平邊界的內容,畢竟僅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接壤的邊界就有3000多公里。 鏈接 邊界是一條會游動的線,是實力對抗的標志,是政治、經濟、軍事控制力向遠方的延伸,滿載著征服的驕傲和屈服的恥辱。本報記者吳海蔓一直關注著這個領域的動向,并對此進行了及時的報道,在她的《東北亞領土爭端:誰的牌都不多》(2004年11月22日,第187期)一文中,對日俄、中俄邊界爭端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有益的梳理。在《東海的另一種可能:友誼之海》(2004年10月25日,第183期)一文中,對中日東海之爭進行了理性的探討,“不希望東海成為爭端之海,希望成為中日友誼之海”,為中日兩國政府如何化解東海石油沖突探尋了另一種解決模式。 背景 中俄邊界綿延4209.3公里。中俄和中國與前蘇聯國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邊界問題是沙俄擴張的產物。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邊界線在許多地方不是一條,而是三條:一條是“條約線”,即19世紀下半葉起,沙俄強迫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里的劃線,這條線比現在的中國版圖大;一條是“蘇圖線”,這條線是前蘇聯地圖上所劃,伸入中國境內;一條是“實際控制線”,即雙方邊防部隊實際駐守的現邊界。 20世紀60至70年代,中蘇兩國因邊界問題曾爆發過多次沖突,尤其以1969年的“珍寶島事件”和1970年的“鐵列克提事件”最為引人注目。據俄專家估計,按20世紀80年代的物價水平計算,蘇聯與中國的20年對抗耗費了大約1000億美元。中國為此所付出的代價恐怕也不會低于這一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