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2日 國際原油價格創歷史高點,為每桶55.17美元
2004年12月22日 國際原油價格每桶44.24美元
2004年的國際原油市場都處于極度“亢奮”之中。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紐約市場輕質原油期貨收盤價突破每桶50美元心理大關,直至10月22日觸及歷史高點55.17美元。有人當時
斷言,世界將與低油價時代告別。不過,近期國際油價一直在每桶50美元上下波動,很多經濟學家就此指出,一旦困擾石油供應的不確定因素煙消云散,國際能源價格將回落至“正常水平”。
事實上,參照國際能源機構和歐佩克的統計數據,2004年全球原油平均日需求量和供給量都在8200萬桶上下浮動,基本處于平衡狀態。但是,這種表面上的平衡相當“脆弱”,造成了今年以來任何關于石油供應的“風吹草動”都在油市上掀起了一次次“軒然大波”。
就全球對石油的需求而言,自2003年夏天開始,美國經濟重新展現活力并逐步進入復蘇周期,全球另外兩大經濟體日本、歐盟雖然起步較慢,但經濟狀況也逐漸好轉。再加上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全球經濟出現了整體復蘇。這種“亦步亦趨”的復蘇狀況反映到能源方面自然是需求大增。從國際組織和各經濟體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測出發,全球石油需求旺盛局面還將延續到2005年。
與全球經濟持續復蘇相對應的是,世界石油產能已經逼近極限,近一年來全球石油供給出現了異常嚴峻的緊張狀況。兩次增產之后,歐佩克的剩余產能已經接近“天花板”,非歐佩克產油大國俄羅斯、挪威也因過去幾年投資不足而無法大幅增產。據估算,目前全球原油剩余產能只占日需求量的1%,而長期保持國際油價基本穩定的前提是剩余產能要占日需求量的4%以上。然而,如何找到短缺的“3%”,世界主要產油國均一籌莫展。
上述基本面因素導致市場對未來石油供給可以完全滿足需求的說法充滿懷疑。面對需求持續旺盛的現實,全球石油供需狀況所體現出的“脆弱平衡”顯然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很難逆轉未來石油市場出現“供應依然趨緊”的趨同認識。
再來看看一些導致油價波動的“事件性”短期因素。今年以來,伊拉克的緊張局勢、肆虐美國墨西哥灣的颶風、委內瑞拉的全民公決、尤科斯逃稅案以及產油國尼日利亞和挪威的大罷工,以各種組合方式先后傳入石油市場,進而對期貨價格漲跌構成決定性影響。分析人士普遍估計,目前國際油價中至少包含了10至15美元的所謂“風險溢價”。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上述不安定因素,原油價格應該下降1/4。
導致油價大幅攀升的另外兩個“外力”是美元貶值和投機行為。由于國際原油價格是以美元結算的,今年美元兌其他西方主要貨幣陸續觸及數年來的低點,實際意義相當于抬升了原油價格。以對沖基金為代表的國際游資在油價攀升過程中充當了功率極大的“擴音器”,將一個個短期因素炮制為哄抬油價的炒作題材。歐佩克官員認為,投機行為至少造成原油期貨價格每桶上漲10美元以上;而一家歐洲石油公司的內部資料顯示,目前石油期貨市場中的“投機溢價”在8至15美元之間。
油價急速攀升再次考驗全球經濟的承受能力。各國經濟學家的普遍觀點是,高油價在一定程度上使全球經濟增長受挫,但經濟復蘇“夭折”的可能性不大。經合組織的報告僅把美國2004年經濟增長預期數字從4.7%調低至4.3%,而歐元區和日本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數字則分別從1.6%和3.0%調高至2.0%和4.4%。亞洲開發銀行表示,雖然原油價格居高不下,但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將超出預期,今年的平均增長率可能達到7%。
進入11月份以來,國際油價顯著回落,距離每桶55.17美元的歷史高點漸行漸遠。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是三個因素阻止了油價走高:一、美國國內原油庫存不斷增長;二、布什大選獲勝后市場部分資金從能源市場轉向股市,油價“泡沫”的形成機制被削弱;三、有跡象顯示美國和世界經濟增長正在放慢,這有助于舒緩油市供需矛盾。
對于國際油價的未來走勢,盡管市場對原油期貨價格由升轉跌的看法比較一致,但在明年開春之前對各種短期因素仍會十分“敏感”。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認為,受石油供應增加和需求增長放緩影響,油價將在2005年出現顯著下降。歐佩克則認為油價最終會恢復到“正常水平”。目前,石油市場專家的基本判斷是,2005年國際油價回落至40美元以下的可能性有限,但過高的油價也很難持久。
【主持人點評】《小漲大落之勢已形成》
作者:王龍云 主持人 高云崗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