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2月24日電《中華工商時報》今日刊載評論指出,有人說,鄭俊懷是MBO惹的禍。但是即使有人設套,鄭俊懷中的還是自己的埋伏。
文章指出,風起于青萍之末,鄭俊懷有今天敗相,出現(xiàn)在半年前。2004年6月17日,伊利股份發(fā)表公告,稱董事會召開會議,罷免了獨立董事俞伯偉,伊利公告見報當日,伊利股份跌停。半年后的2004年12月20日,伊利股份開盤即告跌停,隨即便遭上交所緊急停牌,這
一回主角不是俞伯偉而是換成了董事長鄭俊懷。
文章提出,有很多人不明白,鄭俊懷半年前為什么會有那種自殺式的舉動,僅僅是因為俞伯偉要對國債投資進行單項審計嗎?獨立董事雖說在上市公司無非是一只花瓶,是一種擺設,就好比所謂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都是董事長選中的角色,都沒有什么獨立可言,但是一旦要對這個橡皮圖章動粗,卻可能成為眾矢之的,觸犯眾怒,因為這畢竟是個象征,更因為獨董要做的至少表面上看是為公司維權。獨董要行使權力,董事會立即罷免,這不就等于詔告天下,伊利股份有黑幕,鄭俊懷心中有鬼嗎?事實果然如此,一點懸念也沒有。
文章稱,有時候想不明白,鄭俊懷也算一代梟雄,怎么會糊涂到這種地步,怎么會走出這種臭棋?是因為目中無人,狂妄到了極點,以為伊利就是鄭氏天下,甚至呼和浩特也姓鄭,還是中了別人的埋伏,事到如今,迫不得已,鋌而走險?
文章指出,伊利股份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紅旗奶牛廠,1984年改名回民奶食品加工廠,1992年股份改制,1995年9月發(fā)行1715萬公眾股并于1996年上市。鄭俊懷歷任廠長、總廠廠長、股份公司董事長、總裁。和絕大多數(shù)中國第一代企業(yè)家一樣,伊利股份能從20年前,一個內蒙古的奶品加工廠發(fā)展成中國奶業(yè)無可爭議的老大,鄭俊懷功不可沒,可以這么說,沒有鄭俊懷就沒有伊利股份。
文章稱,伊利股份一直就是績優(yōu)股的代表。季報表明,伊利1-9月份的主營業(yè)務收入是68億元,毛利潤是3.8億。伊利股份總股本是3.9億,單股業(yè)績已經(jīng)達到0.58元,更為可貴的是,這樣的業(yè)績是在股本連續(xù)多次的轉送和增配高速擴張之下達到的,現(xiàn)在伊利的流通股是2.58億股,較上市之初擴張了將近15倍。
文章還指出,伊利股份不但是個績優(yōu)股,而且還是一個能給投資者帶來扎實回報的藍籌股。打開伊利股份的F10,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從伊利股份1996年上市之后,伊股就沒有停止過現(xiàn)金分紅,即使在10送10的方案實施的同時也是如此。1996年6月30日,10送10,1996年12月30日,再10送10并派1.25元,1997年12月31日,10配3轉配2.8(配股價6.8元/股)并派2.5元,1998年12月31日,10配3(配股價15元/股)并派2.6元,1999年12月31日,10派2.8元,2000年12月31日,10派3.5元,2001年12月31日,10派3.6元,2002年12月31日,10轉10并派2元(同年增發(fā)4896萬股,增發(fā)價16.85元/股),2003年12月31日,10派3.3億。雖然伊利上市之后通過配股和增發(fā)再融資的資金量不是一個小數(shù),但是堅持每年給投資者現(xiàn)金分紅的舉動在上市中可以稱絕無僅有,而且現(xiàn)金分紅的數(shù)額累計相加也不是一個小數(shù)額,投資伊利股份的投資者的確得到過豐厚的回報。
文章稱,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鄭俊懷是個干事業(yè)的人,是一個能給投資者帶來回報的董事長,這一點和藍田神話有著本質的不同。但是現(xiàn)在鄭俊懷和他的高管團隊卻面臨著虛假業(yè)績和挪用資金兩項指控,這兩項指控將鄭俊懷身上的光環(huán)打得寸金不留。
文章指出,挪用資金絕對不是指國債投資。盡管獨董風波之后,伊利緊縮了國績的投資規(guī)模,并且公布了累計6.5億的投資和2640萬的虧損賬目,但是國績的問題畢竟是經(jīng)營的問題。鄭俊懷之所以對俞伯偉要審計國債投資火冒三丈,根本的原因在于,這筆委托理財和金信信托的收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文章稱,獨董風波直接的后果是暴露了伊利高層的違規(guī)持股。1999年12月伊利股份為解決管理層持股,由公司兩名中層張顯著和李永平出面成立了華世商貿公司,接受法人股轉讓。2002年又以伊利高管家屬的名義增資持有公司法人股844.85萬股,成為伊利股份的第五大股東。伊利高管的家屬中間,有鄭俊懷之女鄭海燕,副董事長之夫馬慶,董秘之子張顯著。2004年6月以后,華世商貿的股份才轉讓給用于管理層激勵的呼和浩特市啟元投資公司。雖然伊利的澄清公告中稱,轉讓的遲緩是因為2001年9月證監(jiān)會頒布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協(xié)議轉讓的規(guī)范意見,但是,伊利股份并沒有能夠解釋管理層1500萬元的收購款來自何方?
文章還指出,間接的后果則是再一次引發(fā)人們對于國有股股權轉讓的懷疑。2003年7月,金信信托收購呼和浩特市政府手中2800萬伊利股份的國家股成為伊利的第一大股東。當時伊利的每股凈資產(chǎn)為9.54元,半年每股業(yè)績已經(jīng)達到0.58元,每股的轉讓價卻只有10元。水皮雜談發(fā)表“伊利獨董為什么鬧獨立”時問:“呼市財政為什么要賣大家不清楚,因為這是一只會下金蛋的大母雞;金信信托為什么要買大家也不清楚,因為大家都知道金信信托的交易是受人之托,到底誰是真正的收購者,誰是伊利的實際控制人?”表面上看,國有股轉讓價每股10元的確不低,但是要知道的是2002年9月10日,伊利增發(fā)的4996萬股,發(fā)行價格達到了16.85元,即使現(xiàn)在伊利每股的凈資產(chǎn)又到了每股5.19元(復權為10.38元)。伊利國有股的低價轉讓是一個明擺著的事實。另外一個更明顯的事實是,金信信托在成為大股東之后,伊利股份什么變化也沒有,甚至連一名象征性的董事也沒有。毫無疑問,金信信托是受托收購,委托人不是別人,正是鄭俊懷和他的高管團隊。金信信托不過是鄭俊懷曲線MBO的過橋工具而已。這樣問題就來了,鄭俊懷的收購資金2.8億從何而來?挪用的是不是伊利股份的資金,玩的是不是自己定價賣給自己的游戲,走的是不是用公司的資金收購公司的套路。
6月15日獨董俞伯偉和王瑾擬聘會計師對公司專項審計;
6月16日,伊利董事會罷免俞伯偉獨董;
6月18日,伊利公告國債投資最高為3億元,虧損1700萬元;
6月26日,中國證監(jiān)會內蒙古監(jiān)管局組成核查小組進駐伊利;
7月21日,中國證監(jiān)會通知正式派調查組進入伊利;
8月中旬,證監(jiān)會調查組進入伊利,9月中旬,調查結束。
如果說挪用資金的指控涉及的只是鄭俊懷的個人問題,那么另一項虛假業(yè)績的指控則令所有的投資者都有不寒而栗的感覺。
文章指出,雖然從消費市場觀察,伊利依然是一個深受歡迎的品牌,但是我們注意到乳業(yè)市場的競爭已經(jīng)白熱化,這較之伊利成名的時代已經(jīng)有很大的不同,伊利的利潤率肯定會下降,這一點其實伊利從來就沒有否定。另外一方面,從伊利出走的蒙牛老板蒙根生本來就是伊利的銷售總經(jīng)理,蒙牛的成長速度和擴張能量并不輸于伊利的顛峰期,尤其是蒙牛上市之后更是和伊利站在一條起跑線上,雙方的基地企業(yè)、生產(chǎn)線、市場、渠道極其相似,蒙牛對于伊利的擠壓可想而知,同在A股上市的三巨頭之一光明乳業(yè),1-9月份單股業(yè)績不過0.23元,主營收入50億元,利潤2.4億元,而幾乎就在伊利停牌的同時,北京三元股份公告2004年度虧損預警。
文章稱,伊利股份2004年令北京新聞界難忘的還有一大隱痛,那就是借助公關公司抵毀中傷蒙牛產(chǎn)品質量安全問題,把幾乎所謂的主流媒體都裝到了套子中,這件事雖然和業(yè)績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但是可見伊利的市場競爭已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鄭俊懷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重大病變。在這樣的情況下,鄭俊懷粉飾伊利業(yè)績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文章最后指出,有人說,鄭俊懷至此是MBO惹的禍。但是即使有人設套,鄭俊懷中的還是自己的埋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