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七大行業直面2005新關稅政策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3日 14:15 上海證券報

    日前,經國務院批準,從2005年1月1日起,我國將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關稅總水平將由10.4%降低至9.9%,涉及降稅的共900多個稅目,行業主要包括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木材、紙及其制品、紡織品和服裝、化工產品、交通工具、電子產品等,另外還將對一部分紡織品以及電解鋁、銅、鎳等部分高耗能產品和資源性產品恢復征收適當的出口關稅。

    紡織業:加征出口稅促進行業整合

    關稅調整后,紡織品和服裝的平均稅率將降為11.4%。與此同時,我國將對外衣、裙子等六類紡織品從量征收出口關稅。在稅率設置上,將充分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

    1、進口關稅下調對紡織高端產品市場有所沖擊,但對部分原料進口企業有益。2005年是我國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稅減讓承諾,較大幅度降稅的最后一年;此后,按入世承諾需降稅的稅目數將大為減少。由于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在國際上具有相對強的比較優勢,此次進口關稅下調雖然可能對部分高端產品市場有所影響,但對國內紡織行業的總體沖擊不大;且由于我國紡織高檔面料仍依賴進口,此次關稅下調可使部分原料依靠進口的紡織企業受益。

    2、出口關稅調整影響深遠。目前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仍是以量取勝的狀況,高檔產品的比重不足20%。由于我國尚未形成高附加值的紡織服裝產業鏈,紡織行業的經濟運行效率較低;高科技纖維的開發應用落后于其他國家;高檔面料仍依賴進口;缺乏附加值高的知名品牌。配額取消后競爭者的增多和競爭的無序勢必會導致行業內競爭加劇,使產品、特別是低端產品的價格持續走低,而出口價格的走低不僅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也易引起歐美對我國產品貿易壁壘的如影相隨。

    (1)加征出口關稅可一定程度控制低價量大的紡織品出口,減少國際貿易摩擦

    正是基于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紡織業現狀,中國政府出臺了對部分紡織品采取從量稅計征方式加征出口關稅的政策,以抵制歐美國家對我國貿易限制措施,創造穩定的貿易環境,保證紡織品出口的健康發展。作為經濟調節手段,關稅具有透明度高、公正、公平的優點。加征出口關稅將在短期內增加企業出口成本,迫使企業提高效率,從低附加值出口向高附加值出口提升,改變中國紡織出口以量取勝的方式。此舉旨在鼓勵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進一步優化我國紡織品出口結構,繼續保持和提高紡織出口行業的整體效益和長期的國際競爭力,實現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對于紡織品出口,中國以前沒有征收過出口稅。此次征收的從量稅,是以企業出口數量為征稅基數,即企業出口紡織品數量越多,要繳納的稅收越多。因此,該政策的實施可一定程度控制低價量大的紡織品出口,提高出口效益,減少國際貿易摩擦。

    (2)加征出口關稅將增加部分紡織企業的經營壓力,促進行業優勝劣汰

    短期來說,出口關稅的實施將增加部分紡織企業的經營壓力,尤其是對以薄利多銷為經營原則的出口企業來說,打擊可能就是致命的。對于中低檔紡織品生產商來說,2005年不能再靠低廉的出口價格占據國際市場,產品外銷受阻的同時,國內中低檔產品的競爭將更為慘烈。競爭加劇將迫使紡織行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企業的優勝劣汰過程。

    此外,加征出口稅應當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例如改進報關程序和提高海關工作效率,避免出現因報關程序增加導致企業生產、銷售周期延長的情況,以免削弱中國紡織出口企業的競爭力。

    由于加征關稅的具體品種和稅率尚未公布,對紡織行業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盡管2005年紡織行業將面臨配額取消、市場擴大以及棉花價格回落、利潤空間有所拓展兩個利好,但國際貿易環境的復雜多變、加征出口關稅以及交通、能源等發展瓶頸的制約將使紡織行業發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由于紡織行業進入壁壘相對較低,且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并非所有的紡織上市公司均可分享到行業成長空間拓展所帶來的發展機會。只有產品附加值較高、具備明顯行業優勢的公司才可生存并壯大。

    全國紡織品服裝分月度進出口貿易總值表

    日期     進出口     出口   進口   貿易   累計   累計   累計   累計貿
                                      差額   進出   出口   進口   易差額
    200410      100       87     13    75     932    794    137      657
    200409      113       98     15    84     832    707    125      582
    200408      105       90     14    76     719    609    110      499
    200407      108       92     16    76     615    519     96      423
    200406       99       84     16    68     506    426     80      346
    200405       86       72     14    58     406    342     64      278
    200404       92       78     14    63     321    270     50      220
    200403       92       78     14    64     229    193     36      157
    200402       62       49     12    37     137    115     22       92
    200401       75       65     10    56      75     65     10       56
    200312       95       80     15    65     961    805    156      649

    農業:主要產品競爭優勢下降

    2005年農產品關稅繼續下降。從2005年1月1日起,我國農產品平均稅率將由15.6%降低到15.3%。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農業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同時關稅配額數量達到最高點,指定經營等手段也將被取消。其中小麥和玉米的關稅配額量達到國內生產量的10.7%和6%。

    此外,2005年我國將繼續對小麥、豆油等10種農產品實行關稅配額管理。

    1、入世以來積極履行承諾沖擊暫未顯現。加入WTO以來,我國全面履行加入 W T0承諾,大幅度削減關稅。主要農產品包括小麥、玉米、大米、棉花、羊毛等的配額內進口關稅只有1%,大豆為3%,食用植物油為9%,主要畜產品和水果等也都在10%上下。

    根據加入WTO兩年來履行承諾的情況看,我國將在大部分非關稅措施關稅化的同時,取消一部分不符合WTO農業協定的非關稅壁壘,調整非關稅進口管理措施。

    到2003年為止,除了因國內需求缺口導致棉花、豆油、菜籽油和大豆進口大幅度增長,棕桐油、天然橡膠進口明顯增長外,小麥、玉米、食糖、羊毛、毛條等主要農產品進口呈下降態勢,因此,無論從國內價格變動還是市場供求狀況看,國內重要農產品還沒有受到進口產品的明顯影響。這既是我國農產品邊境保護措施調控比較得當的結果,也與國際市場主要農產品價格上升過快有關,因為它造成國際市場價格接近或高于國內市場價格,使得我國一些重要農產品處于負保護狀態。

    2、入世及關稅下降對中國農業的影響。加入WTO使得原本基礎薄弱的中國農業在進入一個歷史性轉變階段的同時,也面臨著國際化的巨大挑戰。

    總體看,加入WTO對我國農業的有利作用表現在:1、享受WTO無歧視貿易待遇,改善出口環境。2、獲得參與WTO貿易談判權和規則決策權。3、有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進出口結構。4、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參與國際競爭。

    與此同時,出口關稅削減和取消農產品進出口補貼,設定對進口美國小麥、玉米、棉花的最高關稅,逐步取消由國家控制的食用油貿易,這必然也會給我國農業帶來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主要農產品競爭優勢下降。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生產成本以平均每年 l0%以上的速度遞增,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料、食糖等大宗農產品的國內價格已高出國際市場價格,不具備商業競爭優勢。加入WTO后,由于進口這些農產品的壓力增大,對一些大宗農產品主產區及其農民會產生不利影響,比較突出的是玉米和大豆主產區。(2)增加了解決農村社會經濟矛盾的難度。目前,我國農村由于農產品賣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勞動力轉移受阻等問題,積累了不少矛盾。這些問題隨著加入WTO、市場的開放,有可能會表現得更為突出。

    3、影響我國農業的主要因素在國內。入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主要是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也可能帶來收入分配的變化,但影響中國未來農業發展的主要力量還將是國內市場和國家政策。

    這主要是由于,第一,20多年來,中國農業的政策扭曲程度已隨改革進程而不斷減弱;第二,中國目前的農業總體保護水平已相當低。入世將在導致一些土地密集型農產品進口增長的同時,也使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出口擴大。未來這種發展格局同中國過去20年的農業貿易結構變化也是一致的;第三,中國與其他發展中成員相比,擁有"比較"優勢。我們認為,入世時中國的農業關稅簡單平均數只有21%左右,而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的農業關稅仍高達20%-50%,他們比我們面臨的挑戰更大;第四,中國與許多發達成員相比,也有"比較"優勢。發達成員未來面臨的挑戰是減少農業補貼,而中國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和農業支持。

    由于中國的大國效應,對于我國的農業發展,更重要的是國內政策。國內有關農業政策的深化改革和調整,作用更為關鍵。尤其是農業稅費的減免政策、糧棉流通體制的深化改革、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城鄉統籌發展的相關政策等等,將起著根本性的作用。

    當前實行關稅配額農產品關稅一覽

    產品        小麥    玉米    大米    豆油   菜籽油   棕櫚油    食糖
    配額內關稅   1.0     1.0     1.0     9.0      9.0      9.0    20.0
    最惠國關稅  71.0    49.5    71.0    52.4     52.4     52.4    65.9
    普通關稅   180.0   180.0   180.0   190.0    170.0     60.0   125.0
    產品          棉花   羊毛   毛條   平均
    配額內關稅     1.0    1.0    3.0    5.3
    最惠國關稅    54.4   38.0   38.0   42.5
    普通關稅     125.0   50.0   50.0   95.0

    電解鋁:恢復征稅抑制超速發展

    從2005年1月1日起,中國將對電解鋁、銅、鎳等部分高耗能產品和資源性產品恢復征收適當的出口關稅。

    我國稅則稅率中有色金屬的出口關稅一直不曾取消,多數品種為30%,只不過多年來執行0%的臨時出口關稅。基于我國資源嚴重短缺的趨勢,國家擬從稅收制度上對某些原材料的出口進行控制。

    2004年前9個月,我國累計實現貿易順差39.3億美元,而有色金屬貿易逆差為74.99億美元。受資源條件限制及深加工水平制約,有色金屬是我國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之一,進口品種以初級原料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產品為主。原料短缺是目前中國金屬生產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每年我國均需要大量進口銅、鋁、鉛、鋅等常用有色金屬礦山原料。

    電解鋁、銅、鎳均為我國資源短缺產品和高耗能產品,恢復征收出口關稅是我國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此次出口關稅調整將對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產生一定影響。

    1、出口關稅調整對銅、鎳行業的影響不明顯。恢復加征出口關稅可能使部分出口企業的成本上升,但由于我國銅和鎳的年出口量很少,少量出口基本為來料加工復出口,一般貿易出口量很少。因此,此次恢復臨時出口關稅對中國銅和鎳市場的影響不明顯。

    2、出口關稅調整將對電解鋁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由于投資過熱,電解鋁行業成為2004年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之一。據統計,2004年電解鋁行業有147萬噸的計劃建設產能被叫停,另有90萬噸產能推遲,已建成的120萬噸能力推遲投產,部分現有產能停產或半停產,電解鋁行業投資過度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由于2005年電解鋁的產能仍過剩,而氧化鋁原料短缺、電力等能源緊張的局面還將延續,因此電解鋁行業仍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關稅調整正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措施之一。

    出口關稅的征收將增加電解鋁企業的出口成本,迫使電解鋁企業減少出口,從而減輕對國內能源、資源的壓力,實現電解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出口受阻將加劇國內電解鋁市場的競爭,加快電解鋁企業的優勝劣汰過程。據統計,2004年1-9月,我國鋁產量為497.76萬噸,其中出口未鍛壓鋁107.83萬噸;前三季度鋁行業出口額達25.6億美元,同比增長54.8%。預計2005年出口關稅的調整將對電解鋁出口產生較大影響。

    因此,電解鋁關稅政策的調整雖然有利于電解鋁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但短期來看,將使電解鋁行業成本壓力增大,競爭趨于激烈,部分企業將不得不減產或停產,弱勢企業將被迫退出。

    由于電解鋁行業的利潤占有色金屬行業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2005年有色金屬行業的利潤也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造紙業:低檔產品深受沖擊

    1、關稅下調,國內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2003年我國各類紙張總的消費量4806萬噸,其中進口635萬噸,占國內消費總量的13.21%。隨著我國履行加入WTO承諾,到2005年各類紙及制品的進口關稅平均稅率也將由2004年的7.5%下降至4.6%。在進口關稅再度降低的刺激下,預計2005年各類紙張的進口總量將增加10%左右,進口產品占國內紙張消費總量將達到16%。減少了關稅的保護,國內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

    總體而言,需求彈性大、替代性強的中、低檔產品會受到較大沖擊,而高檔產品將會受到較小影響。國內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產品結構升級的壓力。大型企業的資本優勢將更加顯現,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將由充分競爭趨向寡頭競爭。

    外資早已通過資本及產品兩種方式進入國內市場,但由于進口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不大,外資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更多的是通過在華的外資企業同國內企業的競爭。降低關稅的不利影響,同樣將作用于在華的外資企業。因此降低關稅雖然會刺激進口,但不會改變目前的競爭格局。

    2、新聞紙與銅版紙受惠于反傾銷保護,受沖擊將較小。新聞紙仍將受惠于為期長達5年的反傾銷的保護,市場最主要的矛盾仍將是產能上升過快,消費量的增長落后于產能增長,總體供大于求的矛盾。

    銅版紙同樣仍將受惠于反傾銷的保護。在降低關稅的刺激下,2005年銅版紙的進口預計會有小幅反彈,但市場總體上仍將受到反傾銷的良好保護。

    3、人民幣若適當升值將有助于抵免關稅下調的沖擊。出于控制成本的角度,國內越來越多的造紙企業不再自己生產紙漿,轉而通過國際采購、進口紙漿或廢紙來解決原料的問題。假使人民幣適度升值,將直接降低國內造紙企業的采購成本,從而提高與國外產品競爭的能力。

    4、看好成本控制能力強,產品差異性突出的企業。造紙行業屬典型的制造業,產品的同質性較強,但有一定的品牌差異。此外由于競爭激烈,市場銷售價格基本由供需決定,單個企業不具有定價權,向下游產業轉移成本上升的能力非常有限。在2005年關稅降低,進口產品沖擊將加大,而且外資加緊在國內市場跑馬圈地的形勢下,我們認為企業要在競爭中勝出,應當具備成本控制能力強,產品差異性強的特征。具體而言,我們比較看好晨鳴紙業(資訊 行情 論壇)與華泰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

    汽車業:復雜征稅方式影響實效

    1、關稅調整不是主導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入世前許多專家曾預測:入世后由于關稅下調,進口車將會沖擊國內車市,國內汽車工業的境遇將較為艱難。但是在國產汽車降價、新車型頻頻推出、汽車消費環境好轉等因素影響下,私人汽車消費需求被集中釋放出來。截至到目前進口汽車在國內市場中所占的比例僅為5%左右,并未對國產汽車造成大的沖擊。因此從歷史經驗看,供求變化才是影響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關稅變化僅是次要因素。

    2、復雜的進口車征稅方式使關稅下調對車價的影響更不明顯。不少消費者認為,在2005年1月1日后,就能以國際車價高30%的價格買到原裝進口車,然而受到我國復雜的進口車征稅方式影響,綜合稅率并沒有下降多少。

    3、多種因素將抵消關稅下調對進口車價影響。關稅僅是影響進口車價的一個因素,其他因素也將導致進口車價的變化。

    "落地完稅"制度的實施將會使進口車階段性短缺。今年6月1日實施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取消了實行多年的進口汽車保稅政策,即從2005年起,所有進口口岸保稅區不得存放以進入國內市場為目的的汽車。取消汽車保稅業務后,進口車一到港就必須納稅報關,經銷商占用資金加大,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大幅提高,受此影響,目前中國大部分進口車經銷商已經停止訂貨,保稅區內存貨數量將在未來的1-2個月當中消化,而新的進口車型至少3個月之后才能到港。因此,在明年1-5月份,進口車將出現為時不短的貨源真空,受這個因素的影響,進口車價格也可能出現小幅度上漲。

    國產車對進口車的替代性越來愈明顯。目前國產中低檔轎車已經基本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高檔轎車在國內生產的已有奧迪、寶馬、天籟,明年在國內生產的還有奔馳、凱迪拉克、皇冠等。一些在國內十分暢銷的進口轎車如豐田佳美、尼桑風度等也將在國內生產。由于同類型的進口車和國產車還有相當大的價差,國產車對進口車的替代作用越來越明顯,進口車價格變化對國內車市的影響力越來越弱。

    匯率變化直接影響進口汽車的成本。歐元和日元兌美元的匯率持續走強,將直接增加了進口汽車的成本。

    4、關稅下調對消費心理的影響最應該警惕。雖然2005年我國汽車整車關稅已經下調到30%的水平,但是2006年7月1日汽車整車關稅還將繼續下調至25%,消費者可能預期2006年中的關稅下降而繼續采取觀望態度。

    石化業:繼續受到非關稅保護

    從2005年1月1日起,石油和化工行業共計99項稅目的進口關稅稅率將同比下調,其中調低后稅率仍高于15%的稅目有20種,均為膠片、膠卷等信息化學產品,同時,有6項稅目進口關稅稅率將調降至零關稅,包括磁帶或磁盤等塑料加工產品。綜合來看,2005年化工產品的平均稅率將降為6.9%,較上年度下調三個百分點。

    此外,為抑制因出口量增加而拉動國內尿素價格的上漲,以及增加國內可供資源總量,保證2005年春耕用肥,國家還將于2005年1月1日起對出口尿素臨時從量征收三個月260元/噸的出口關稅。

    通常,進出口關稅稅率的調整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調節國內產品市場供給與需求的平衡、并促進相關產業的內部結構調整的作用。此次化工產品進出口關稅稅率的調整對國內石油和化工產品市場的整體競爭格局影響有限。

    1、此次化工產品進出口關稅稅率調整幅度不大。針對行業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某些化工產品的新稅率仍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起到保護國內相關子行業、降低進口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作用。

    2、石油和化工產業目前正處于全球化的景氣上升周期,盈利水平逐年提升。關稅平均稅率小幅下調對國內石油和化工行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影響非常小。隨著近三年石化產品價格的高企、毛利率的不斷擴大,全球石化產品的競爭形勢有所緩和,雖然關稅稅率的下調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國內石油和化工產品的競爭力,但全球經濟強勁增長帶來的旺盛需求使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3、化工產品價格波動幅度較大。關稅在石化產品價格構成因素中所占比重較小,關稅稅率的小幅下調難以成為影響相關產品市場競爭格局的主導因素。

    此外,在進口石化產品關稅稅率下調的背景下,國家正在不斷出臺其他一些非關稅的貿易壁壘,如發放進口許可證等措施,以使相關產業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繼續獲得緩沖和保護。

    電子業:加快形成"世界電子工廠"

    從2005年1月1日起,電子產品關稅由2004年的9.2%降為9.1%。根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信息技術產品協議2005年實行零關稅的承諾,我國自2002年大幅調低了信息技術產品的關稅,從2005年1月1日起,信息技術產品所涉及的251個稅目將全部實現零關稅。

    電子產品關稅下調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影響利大于弊:

    1、能夠加快我國成為世界電子產品制造中心的進程。我國在電子產品制造方面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同時國內快速發展的經濟又為電子信息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再加上中國政府實施的鼓勵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一系列優惠措施,這為我國發展成為全球電子產品制造中心創造了良好條件。近年來國內電子信息產業能夠在全球保持一枝獨秀(增長速度基本保持在20%以上),入世作用功不可沒。目前全球電子產品制造向中國集中的趨勢仍在繼續,世界銀行發表的報告認為2005年中國將發展成為全球電子制造中心。

    2、能夠提高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與管理水平。受全球IT企業競爭加劇及國內廉價優質高技術人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跨國公司的研究中心有向中國轉移的趨勢。國內的工程師可以在這些跨國公司中接受系統的培訓,其技術開發能力能夠得到迅速的提升。同時這些跨國公司進入中國也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

    關稅降低的不利因素主要為國內企業會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但這種劣勢不是絕對的,國內企業只要充分利用國內的成本優勢、吸取跨國公司先進的管理經驗并加強技術開發力度,還是可以在局部領域取得一定的競爭優勢的。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行業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健力寶收購案風云突變
楊振寧與女碩士訂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審判決
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
年底多款國產新車上市
網友幽默汽車貼圖欣賞
家居家裝實用圖片集
窺視房地產業偷稅黑洞
天堂II 玩轉港澳指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