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工程咨詢”的特定含義是指我國“走出去”的工程咨詢企業,在境外從事工程咨詢設計及相關的各種方式的工程承包、項目管理承包等業務。在國內,國際工程咨詢目前未形成獨立的產業形態,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獨立行業, 它只是中國工程咨詢業中的涉外業務。
作為服務貿易, 通過參與國際投標競爭承攬國際工程咨詢業務始于上個世紀 80年代,是在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90 年代初,原外經貿部決定成立“中國
國際工程咨詢協會籌備組”,并授予一批有實力的設計院對外工程咨詢設計經營,讓這些擁有較多科學技術人才的單位走出國門,在海外開拓工程咨詢設計業務,促進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1992 年 4月,寰球公司、廣電設計院、有色金屬設計研究院、北京鋼鐵設計院、航空工業規劃設計院、華西設計集團、上海建筑設計院、輕工設計院、紡織設計院以及擁有設計力量的中建、中土、港灣等工程公司,共32 個單位參加了原外經貿部合作司召開的“協會”發起人會議, 隨后,又有許多有實力的設計院陸續加盟,1992年底經原外經貿部批準,“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向民政部申請登記注冊, 于 1993 年 2月在北京成立。從此,我國的國際工程咨詢業開始具有行業性質,工程咨詢設計單位走向國際市場從事境外工程咨詢業務開始以自己的名號對外簽定項目合同 (在此之前,各設計院尚無對外經營資格),使我國的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內容更加豐富, 形式更加多樣。
“國際工程咨詢協會”由成立時的 52 家會員單位, 已發展到 270 家。隊伍不算龐大,但資質比較高,除近期新入會的少數幾家會員企業外, 其余的都是有甲級資質的國內大型設計院、大企業,均有對外經營資格,是咨詢設計行業的正規軍。他們在行業自律、業務運作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行為準則。這支隊伍經過十余年的磨練,有了較多的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經驗,國際工程咨詢事業穩健發展, 企業實力比十年前有了明顯的增強。在改革中,有許多單位通過聯合重組、專業整合,資源得到優化配置。重組后的企業科技含量提高, 資本擴大, 綜合實力增強,競爭能力、抗擊風險能力都有提高,具有承擔設計——采購——建設項目的總承包能力。據管理部門統計, 截至 2003 年底,各會員單位累計對外簽定咨詢設計項目共 4122項, 合同總額 19.9325 億美元, 累計完成營業額 11.7006 億美元,從總體看, 年度新簽的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逐年增加,其中 2003年新簽的咨詢設計合同額增長幅度較大。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會員企業己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1994 年, 我國有 2家企業首次進入世界200 強設計商行列, 此后每年都有幾家企業躋身世界 200 強, 2003 年達到了12家。但目前我國國際工程咨詢業務規模還很小, 比起近幾年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的快速發展,國際工程咨詢設計業務明顯滯后,主要原因是整體競爭能力還不強,除石化工程建設、成達、寰球、水利電力公司等十幾家企業對外工程咨詢業務能夠持續發展外,多數企業國際工程咨詢經營額都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統計口徑和一些技術問題, 我國的國際工程咨詢業務的合同額、營業額統計與世界 200 強排名有很大的差別,如2002 年, 有 80 家會員企業當年對外新簽了項目合同, 管理部門統計的國際咨詢的合同額為 8479 萬美元, 營業額8723萬美元, 而這一年, 進入 200 強設計商的 8 家企業, 其國際營業額為 1.502 億美元, 超過了80家企業營業額總和;2003 年管理部門統計的國際工程咨詢合同額是 1.7561 億美元, 營業額 8776 萬美元, 而進入200強設計商的 12 家企業, 國際營業額為 2.079 億美元, 也超過了 87家會員單位的營業額。兩組數字差距比較大。盡管如此,國際工程業務發展緩慢是不爭的實事。雖然 2003 年有 12 家企業進入了世界200 強設計商行列, 是歷年最多的,完成的營業額也是歷年最多的, 但這 12 家企業在 200強中所占的市場份額只有0.95%。
我們的國際工程咨詢業務開展了十年, 在國際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一直未能突破 1%, 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目前情況看,主要有下面幾方面的問題, 制約了這項業務的發展。
一、開拓工程咨詢市場的工作不到位
在 270 家會員單位, 每年有對外新簽項目合同或營業額的不足 100 家, 近 25的單位幾乎沒有開展境外工程咨詢業務,客觀上, 那些沒有開展境外業務的企業, 由于對國際市場情況不熟悉, 獲得商業機會較難, 同時,這幾年國內工程市場比較興旺,他們在國內的工程設計和項目承包的業務不少, 加上境外開展業務, 不可預測的因素較多,開拓國際市場積極性不高。此外,盡管很多單位原來的主業是工程咨詢設計, 但由于工程咨詢設計的收費在項目建設費用中所占比例很小,不容易形成規模,而當今五花八門的各種評選均以經營規模論英雄, 規模是實力和地位的象征,對企業至關重要,所以企業在市場開拓中往往注重工程承包。即使境外業務開展得比較好的單位, 工程咨詢業務所占的比例往往也不高。2003 年35家境外工程咨詢業務較好的企業, 工程咨詢設計合同額也只占他們 26 億美元的境外項目的5.5%。說明國際工程咨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關鍵是對工程咨詢設計在工程市場中的作用要給予高度重視, 只要工作到位,國際工程咨詢市場份額徘徊不前的局面定會改觀。
二、資金不足、融資困難是制約業務發展的瓶頸
資金困難是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設計單位多年來是執行國家任務的事業單位,改制后資金問題尤為突出。近幾年國家出臺了承包工程貸款擔保和中小企業開拓市場資金等一些扶持和鼓勵措施,為企業積極開拓市場解決了一些困難。但總的數額有限,很難顧及設計單位。開展國際工程咨詢雖然已經好幾年,但多數設計勘察單位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困難還較多,會員單位普遍反映對外承包項目融資困難一直是制約其業務發展的瓶頸, 首先是信貸擔保有困難, 銀行一般要求企業按1:1提供信貸擔保抵押, 對于從設計單位轉制的咨詢設計企業, 多數有形資產不多, 擁有的是大量的無形資產(專長技術、專利、人力資源等),而這些無形資產目前國內還沒有權威的評價機構,來確定其價值。銀行也不認可以無形資產作抵押。采用企業互保的方式,對于大型項目根本找不到有互保資格的單位;二是貸款審批程序復雜,耗時過長。現行制度規定, 企業參加投標前須經有關商會協調,主管部門審批, 銀行才能受理,然后經保險部門審查同意后出具出口信用保險意向書。銀行受理后要進行一系列評估工作,其中涉及到出口信用擔保,銀行認可的國外買方銀行合同的支付條款、企業經營管理財務狀況、資產處置權、履約能力、還款擔保等環節,延緩了啟動貸款時間;三是外匯管理制度還不能適應企業境外工程的需要,尤其是對外工程的開始階段需投入大量的費用,須由企業在國內籌集流動資金換匯,換匯的審批、備案和運行過程仍需相當長的時間;四是融資渠道少,服務體系不完善。國家管理部門嚴格限制企業在國外融資;我國信貸、擔保、保險等金融服務項目較少,保險額度小, 費率高,金融支持力度較弱。企業反映, 境外工程有其特殊性,政治風險較大,但目前我國還沒有政治風險擔保的服務項目。這些都影響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三、高層次的人才不足
對企業來說, 人才是立業之本。據有關部門統計, 至 2000 年底, 全國有中專及以上學歷或專業技術職稱的各類人員達6360萬人, 其中, 黨政干部 585.7 萬、企業管理人員 780.1 萬、專業人員 4100 萬、其他人員 894.2萬,這是寶貴的財富。他們對于完成各自專業任務都好手, 但闖國際市場就不很適應。真正專業精,外語好,熟悉國際規則的復合型人才仍顯不足。據有關方面的資料, 目前我國從事工程咨詢設計的人員中, 高級技術人員不足 14 萬人, 只占17%左右, 工程師以上的人才也不足, 全國有一級注冊建筑師 9000 人;二級注冊工程師 22 萬人;一級注冊結構師 1.6萬人。100萬人口中注冊建筑師所占的比例, 我國只有 24 名, 遠遠低于其他國家, 也低于我國的香港和臺灣, 如美國有 400人,歐洲各國300-350 人, 香港 160 人, 臺灣 100人。這些數字是否準確姑且不論,但我國目前高級人才資源不足是事實。某企業承包外國一項大型工程項目,因為我們自己的設計在業主那里很難通過(主要是技術標準和規范問題), 延誤了工期, 為了達到業主對項目設計標準的要求,不得已重金聘請了幾十名外國專家協助做工程設計,使該項工程的效益大打折扣。我們在走訪企業時,有的企業也有聘請外國專家的想法。可見解決人才是個迫切的問題, 沒有大批合格的人才,這項事業就不可能有大的發展。
四、市場多元化的格局尚未形成
據管理部門統計,2003 年新簽的境外工程咨詢合同額 17561 萬美元, 主要集中在 17 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亞洲國家和地區占33%, 非洲國家占 8%, 歐洲國家占 8.1%, 而國內的外匯工程占 35%;2002 年,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同額占 33%,非洲國家占 11.4%, 歐洲占 1.85%, 國內外匯工程項目合同額占45.1%。從以上統計數字可以看出,我國工程咨詢企業“走出去”力度還不大, 市場缺少多元化,70%以上的業務是集中在國內和亞洲近鄰國家和地區,只有部分企業進入非洲和歐洲市場, 但業務量不大,其他地區的國家基本沒有進去,一方面是我們的工程咨詢設計在規范和標準方面與國際接軌還有較大差距,還沒有得到國際上的廣泛認可,另一方面是我國多數的工程咨詢企業涉外業務起步晚, 對國際市場情況不夠熟悉, 加上自家門口有活干,不愿舍近求遠去冒風險。所以,要貫徹“走出去”、“引進來”的戰略,需要國家有關方面的扶持措施、管理部門的有力指導和行業協會的有效服務。
非洲國家基礎設施落后, 一直是國際援助的重點, 那里資源豐富, 市場廣闊, 不僅有占世界儲量 7%以上的石油,還有種類眾多的礦產資源。隨著大部分非洲國家政局趨穩,逐步走出經濟停滯局面,已經成為國際大型工程承包公司角逐的重要市場之一。據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R) 對非洲 43 個國家的統計,建筑業總支出 1998年為 569 億美元, 1999 年為 552 億美元, 2000年 601 億美元;2001 年 43個非洲國家的工程設計營業額為177.45 億美元, 世界 200 強設計公司在這些國家的營業額為 12.954 億美元, 占總營業額的7.3%。
我國一直十分重視加強與非洲的經貿合作。國內很多大型設計院,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就承擔了我國對非洲幾十個國家的援助項目的勘察和設計任務,對非洲國家的基本情況比較了解,我們的技術設備也能適應這些國家的需要。開拓非洲國家的工程咨詢市場, 我們應該有能力、有優勢,但我們目前在那里的業務規模仍較小,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在這個市場站穩腳跟, 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五、企業信息不靈, 協會服務滯后
在會員企業中, 除部分較有實力的大企業開展國際業務早, 機構健全, 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外,多數咨詢設計單位目前還沒有自己的駐外機構,能與外國業主、客戶或經紀人直接建立合作關系的也不多, 缺少有效的信息來源,介入市場拓展業務有一定難度。這些單位雖然有自己的內部網站,但主要是為企業的內部運作服務,搜集國際市場信息工作的深度還很不夠。商務部擁有豐富的國際市場信息資源, 設有政府網站,各駐外經商參處網站, 各商、協會也有網站,但這些寶貴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們走訪企業時就信息工作聽取他們的意見,因為企業人員崗位任務很重,一般不設專人從事國際市場信息工作, 對商務部的信息渠道都不太熟悉,且商務部系統網站上的許多資料是外文資料,他們沒有力量從這些紛繁的信息中篩選自己需要的信息。由于受資金、人才等條件限制,我們協會信息服務工作還不到位,主要是通過網站提供有關部門和單位的相關網址,為會員單位查詢信息,在有針對性地篩選一些國際市場動態、招投標信息、國別投資環境的信息資料 (尤其是翻譯成中文的資料)方面所做不多,內容也未能做到及時更新。有的會員企業批評協會的信息滯后, 不能適應他們開展業務的需要。
以上幾方面的問題, 政府部門、企業、協會多年來一直在積極解決,特別是政府管理部門已經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扶持措施,企業的經營環境有了不少改善, 近幾年業務發展有了新的起色。今年 1-5 月,對外新簽咨詢設計項目合同額已達 10168 萬美元,達到去年合同額的 60%, 合同額在 500 萬美元的國家 有 5個。協會的信息、調研等服務工作正在積極改進, 與會員單位共同努力,把信息轉化為生產力, 促進國際工程咨詢業的更大發展。
作者:陳英成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副會長
商務部 研究院 《國際經濟合作》 第8期
(信息來源:貿研院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