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夏
看似實力強大的金融機構突然宣告破產,令眾多存款戶錢財“一夜蒸發”,這是令投資者最為擔心的事。明年,或許這種事有解決的辦法了,一種叫做“存款保險”的制度將要出臺,這是近日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談到明年央行貨幣政策取向時透露的。
存款保險制度是一個國家為了保護存款人的利益和維護金融秩序穩定,通過法律形式建立的一種在銀行因意外事故破產進行債務清償的制度。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一種為危機銀行“埋單”的制度。具體的操作是,國家法律規定存款性金融機構都要求參加存款保險,交納保費,一旦這些金融機構面臨支付危機或破產,就由存款保險機構(銀行)給存款人支付一定限度的存款,以維護存款人一定的權益。最早設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是美國。1934年,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作為全球最早對銀行存款進行保險的政府機構開始運作。從那時至今,全球已有122個國家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
中國開始關注存款保險問題是在1997年。那幾年,中國先后發生“中農信”、“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海南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破產事件,看似實力強大的金融機構突然坍塌,令存款人權益血本無歸,由此觸發擠兌恐慌和局部地方社會不穩定,這個教訓記憶猶新,不少專家、學者和政府人士呼吁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但中國要建立怎樣的存款保險制度?從務虛到轉入實質性操作,中間有過許多爭論,焦點是:中國是所有銀行包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都要參加存款保險,還是僅要求那些存款余額有限、信用較差的中小金融機構參保?因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按存款余額計算要交納的保費數額驚人,由此可能削弱它們的競爭能力;再者,一旦金融機構發生支付危機或破產,對投資者或存款人的存款是全額兌付還是部分兌付?兌付部分又以多少為限度?這些都要經過對全國所有銀行和金融機構全面調查和周密復雜測算后才能制定具體的方案。據了解,目前這些工作正在加快推進。
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將宣告:當金融機構發生支付危機或破產時,過去由國家出面用納稅人的錢去補償投資者或存款人損失的事再也不會繼續下去了。這意味著,它對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具有雙重約束,作為金融機構,今后不要再指望政府為它的經營不善負責;作為投資者或存款人,今后更要小心謹慎地選擇金融機構投資或存款,更不要輕易參與一些違規的高利金融產品投資,否則,一旦該金融機構出事,損失的只能是自己。
(觀宇/編制)
|